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01-13 20:42刘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刘存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非常严重的一种高血压患者并发症,该症状多发生于50~70 岁群体,男性患者的发生率要高于女性,尤以冬春季节最为多发。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会提升患者出现颅内高压、脑水肿的几率,会给患者的脑组织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比较大,不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8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参照组有男2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8.35±6.21)岁。研究组男24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58.98±5.8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和患者家属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本次实验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在CT定向引导下,于血肿所在一侧为患者展开骨瓣手术。采取头颅CT 检测,对患者的血肿位置进行确定,于患者的颞侧裂部做切口,切口长度约为4~5 cm,利用自动疏状牵引器将患者的颅骨暴露出来,将开骨窗直径控制在2.5~3.0 cm,利用椎板咬骨钳对骨窗进行扩大,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采取鹰嘴咬骨钳,手术视野相对较为狭小,鹰嘴咬骨钳难以展开精准操作。以“十”字型将患者的硬脑膜切开,于颞上部位展开回电凝皮层,约为1 cm,采取脑穿针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探查,经由穿刺针道采取窄脑压板进入到患者的血肿腔内部,在手术显微镜下或者是冷光之下将血液缓慢吸出来,采取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血肿腔进行清洗[3]。将患者血肿腔中存在的大部分血液吸出来,不必要求全部吸出,尤其是针对于血肿壁上存在的血块来说,不需要进行清除[3]。针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来说,可采取双电凝器止血法,针对于程度较小的渗血情况,可利用明胶海绵进行轻轻按压,在患者不存在活动性出血以后,将硅胶引流管(内径为3 mm)放置于患者的血肿腔内部。手术时长通常为0.5~1.0 h,后续可利用血肿液化剂对患者存在的血肿残留进行处理。

1.2.2 研究组 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粉碎针型号选取为YL-I 型,直径为3 mm,给予患者微创血肿清除。为患者展开床旁局部麻醉,在CT 导视之下应用YL-I 型粉碎针对患者颅内血肿的实际部位、血肿范围和其于颅表的穿刺点进行确认,选取长度适宜的穿刺针,将患者血肿中心看作是靶点,经由电钻带动,方向选取与颅骨和矢状面相互垂直,进行进针。待进针达到患者的硬脑膜后,将针芯更换为钝头塑料针芯,经由侧孔引流管对患者存在的血肿液态部分进行缓慢抽取,一直到不存在液态血液流出以后,将血肿粉碎针经由外套管置入进去,在4℃的条件下,对患者呈现出固态的血肿部分进行反复性地冲洗,待冲洗液呈现出清亮状态以后,将2 ml 血肿液化剂注入进患者的血肿腔中,以此来对患者的血肿固态部分进行溶解[4]。确保夹闭时间为3~4 h,将引流开放。手术结束以后对患者的血肿腔进行冲洗,冲洗次数以2~3 次/d 为适宜,应用动态头部CT 对患者血肿情况展开复查,在血肿清除范围达到80%及以上时将粉碎针拔出。于手术前和手术后分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250~500 ml/d 的20%甘露醇处理,同时对于血压指标>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 的患者来说,可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速尿治疗或者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以使得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维持在60~180/90~100 mm Hg,同时相关医护人员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抗感染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两组患者均不能进行止血剂和血管舒张剂治疗[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通过VAS 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0 分表示无疼痛,10 分表示剧烈疼痛,分数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通过NIHSS 测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CT 检查结果证实患者血肿完全清除且术后患者不存在显著性神经功能障碍;有效:经CT 检查结果证实患者血肿基本清除且患者神经功能有轻度障碍但其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经CT 检查结果证实患者血肿清除率<30%且患者日常生活不能够自理或为植物人或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疝、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NIHSS 评分(22.12±10.46) 分、VAS 评分(6.35±1.25)分与参照组的(21.46±11.35)、(6.67±1.1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70、1.211,P=0.788、0.230<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 评分(12.12±5.25)分、VAS 评分(3.25±1.35)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6.98±7.02)、(4.65±1.3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06、4.621,P=0.001、0.000<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中显效20 例,有效13 例,无效7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研究组中显效35 例,有效4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中有2 例出现脑疝,3 例出现肺部感染,3 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4 例死亡,死亡率为10.00%;研究组中1 例出现肺部感染,1 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 例死亡;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死亡率0 均低于参照组的20.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4.211,P=0.043、0.040<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会形成血肿,脑组织会进一步出现坏死、水肿和受压等现象,同时白细胞会趁机侵入,会释放出多种炎性因子,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神经元受损程度[2]。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来说,颅内高压的发生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基于此,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科学的适宜的方式方法对患者颅内高压进行控制就有了尤为突出的作用和意义[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主要病理过程中为血肿对患者脑组织形成挤压,致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现象形成海绵样变,这一病理过程为小切口清除血肿和微创清除血肿创造出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采取损伤最小的最安全的方式对血肿作用于患者脑组织的压力进行解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4]。其中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会应用到显微镜等辅助设备,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清晰的视野,能够对患者进行确切地彻底地止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同时该治疗方式会采取局部麻醉,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感,甚至有的时候会采全身麻醉方式,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形成了阻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损伤较小,且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可以有效清除患者大部分血肿,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水平[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VAS 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死亡率0 均低于参照组的20.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