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解析※

2020-01-13 08:09周岁锋陈华琼缪英年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3期
关键词:藿香运化正气

周岁锋,陈华琼,缪英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 中山528400)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我国著名的方书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由政府颁布的成方药典。该书共10卷,载方788首,最初是宋官方和剂局所使用的成药处方范本,该书以病证对应方剂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及学习,详细论述药物的制作方法和服药法,配伍合理,疗效卓著。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局方》,可适用于湿邪为患的多种病证,被尊为“祛湿圣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丸、散、胶囊剂,也都是在原书散剂基础上发展而来。本文主要阐释藿香正气散的原文含义、方药特点及治疗范围。

1 原文解析

原文出自《局方》卷二:“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1]根据原文分析藿香正气散主治证的病机。

1.1 外感寒邪 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为外感症状。《伤寒杂病论》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又言:“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恶寒病位在太阳。太阳者,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为人体之藩篱,外邪侵犯,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因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而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即所谓“阳胜则热”。发生阳气偏盛的热性表证表现,以发热为主,伴有恶寒、口干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位于身体之最高处,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颠顶,阻遏清阳,导致阴阳失调、脑失所养而致头痛。《黄帝内经》认为外感邪气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因素。《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风气从外而入,客于肌肤之间。风为阳邪,容易伤及人体阳气,两阳相合,正邪交争,故见恶寒,头痛,身重。寒邪可从肌肤侵入,或从足太阳膀胱经侵犯骨髓,上逆于脑,发头痛。《素问·奇病论》云:“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为厥逆。”此为下受之寒,上逆至颠顶,成厥逆之病。

1.2 虚损体质 五劳七伤是全身虚损证候病因。《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认为五劳可伤五体。《诸病源候论》言:“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又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五劳,一是伤及五志,二是伤及五脏。七伤一种说法是7种病因,《诸病源候论》认为七伤是“大饱伤脾,大怒气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包括了因起居、饮食失节、六淫、七情、劳作所伤引起的脏腑病变。《金匮要略》认为七伤为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诸病源候论》言:“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提及男子肾虚有七伤。五劳七伤从不同层次、不同病因解释人体虚损,虽不能完全概括疾病的本质,但从养生角度仍不失借鉴意义。

1.3 风痰内扰 风痰首见于《肘后备急方·卷四》,其言:“治膈壅风痰,半夏不计多少……好茶或薄荷汤下。”风痰是一个病因病机概念,风邪和痰饮之邪,二者互兼互生,共同致病。风为百病之长,如风与寒、风与湿、风与热、风与燥等,形成复合的致病因素,致病表现则兼有两种外邪的特点。风为阳邪,风性扬散,容易侵袭人体的肌表及上部。痰饮有两种成因,风夹外感六淫侵袭人体,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液失布,聚而为痰;饮食不节,伤损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引起风痰病证。《丹溪心法·论中风》言:“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痰互结,阻滞经络脉络,出现眩晕、胸闷、呕吐等症。

1.4 膈气 《伤寒杂病论》言:“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膈气”等同于脾胃功能虚弱,胃气上逆之症。《诸病源候论·五膈气候》明确提出“膈气”是作为一种疾病而单独存在的。《外台秘要》言:“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将膈气病分为5种。《肘后备急方》言:“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经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可见,膈气是由于情志内伤,或者外邪入里,导致中焦运化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的诸多闭塞不通之症。

1.5 脾虚湿滞,水湿内停 水液的生成和输布涉及多脏器及部位。胃、小肠和大肠是化生津液的场所。脾、肺、肾、肝、心、三焦为津液输布的动力脏腑。《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黄帝内经》高度概括了津液从生成到排泄的过程。寒邪客于中焦,寒凝气滞,脏腑失其温煦,心腹冷痛。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反胃呕恶,脾喜燥恶湿,脾虚湿滞,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亦为脾胃虚弱、湿邪内阻之症。钟学文等[2]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良好,认为病机为湿浊内蕴,三焦水道不畅。

1.6 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及小儿疳伤 从藿香正气散主治的证候可以看出,一方面可以解外表之邪,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祛除中焦湿邪,恢复人体正气。吴崑在《医方考》中讲到“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用藿香正气散治疗从病机上解释不通,临床亦不为治疗此类病证之主方药。

2 方义分析

原方药物组成为大腹皮、白芷、紫苏叶、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原方为研磨散水煮热服。中医方剂用法较为讲究,“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刘菊妍等[3]较为全面而完整地阐述藿香正气散的特点,认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双效奏表里同治之功;升清降浊以斡旋中州运化;化湿未忘行气,气化则湿亦化;祛邪扶正,正不正之气。藿香正气散的组方和立法是以六淫之邪侵袭和水液的代谢紊乱为依据。方证的病机特点为外感风寒,湿邪中阻,表里同病为主要致病因素。

3 治疗范围

3.1 表里同治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从用药的特点看,外感之邪不是从口鼻而入,而是因四时不正之气引起,直接祛邪易损伤正气,可用辛散风寒、芳香化湿药,如藿香、白芷、紫苏叶。藿香辛散风寒,芳化湿浊,悦脾和中,为君药。《本草正义》载:“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白芷辛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本草汇言》载:“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亦可行气宽中。《名医别录》言:“主下气,除寒中。”《本草纲目》言:“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三药合用,既能辛温发散于表,又能芳香化湿于里,达到表里同治的目的。

3.2 升清降浊,化湿和中 脾胃居中焦,中焦运化正常,才能保持正常的升清降浊功能。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珍珠囊药性赋》言其“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藿香、紫苏叶辛香化湿,发散脾胃阳气;桔梗引清阳之气上升;半夏辛温降逆,《医学启源》言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陈皮、厚朴苦温而燥湿,又下气除胀满。

3.3 健脾扶正祛邪 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内生。《本草通玄》言:“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之也。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同用可健脾燥湿,恢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水湿自除。

4 小结

藿香正气散主治表寒里湿证。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散可治疗多种内科杂病,临床应用超出原有治疗范畴,临证时抓住湿邪内盛、偏寒湿或热证不明显的病证特点,就能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藿香运化正气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藿香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