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聪 仲晓波 梁奇辉 黄秋华 黄浩轩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梅州 514015)
恐惧管理理论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衍生于哲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经过了超过30年的研究,成为了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动机的重要理论(Pyszczynski,Solomon,& Greenberg,2015)。 对人的死亡心理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引起重视。该理论认为人生存繁衍的本能与必然死亡的事实相冲突的结果是产生死亡恐惧,进而会对个体一系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造成影响(Pyszczynski, Greenberg, Solomon, & Maxfield,2006)。恐惧管理理论是用实验法研究死亡心理的代表(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2015),其中死亡提醒 (mortality salience,MS)作为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指通过死亡信息的暴露以唤起死亡意识的操作,而死亡提醒操作过后引发的个体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行为变化,则被称为死亡提醒效应(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通过死亡提醒的实验方法,目前研究发现死亡提醒能够引发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三种——文化世界观防御(culture worldview defence)、对自尊(self-esteem)的强化以及对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的渴求(陆可心,王旭,李虹,2019),而通过维护固有的观念体系、增强自尊,以及增进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和联系等方式可以缓解死亡恐惧。
恐惧管理理论经过长足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死亡提醒效应的积极一面,即死亡提醒是否可以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有益的促进长久发展的正面影响?其中对死亡提醒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给出了一些肯定的回答,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例如,Jonas等人(2002)研究发现,在殡仪馆前接受采访的被试对慈善机构的态度更加积极,且愿意捐献给本国慈善机构更多的金钱。还有研究者发现,当助人为乐的文化规范被凸显时,死亡提醒之后的人们更可能停下脚步帮忙拾起行人掉落的物品,更可能帮助残疾人和无家可归之人 (Gailliot, Stillman, Schmeichel,Maner, & Plant,2008)。 Jonas 等人(2008)在后续研究中,也发现亲社会观念凸显之后,死亡提醒提高了被试帮助生病的孩子以及辅导他们作业的意愿。国内学者也发现死亡提醒后的被试倾向于选择更长的助人时间(段锦云,王国轩,田晓明,2018)。这些研究客观上揭示了死亡提醒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向关系,死亡提醒诱发的死亡意识对利他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
虽然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的促进效应得到了一定的研究支持,但这种现象可能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情境条件。在大多数死亡提醒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传统研究中,利他情境往往有所局限,即利他行为的代价一般处在较低的水平(拾笔、小额的捐款等),不需要行为者付出太多的利益,或者说行为者的利益问题不是研究的重点。而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利他者在帮助他人时所付出的代价越高,利他行为就会越少见,因为人们需要相对规避自己的利益损失。例如,Stewart-Williams(2008)研究发现,随着帮助行为的代价逐渐增加,人们通常会减少对朋友和配偶的帮助。因此,在存在明显利他代价的情况下,死亡提醒对个体利他行为是否还会呈现出积极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外,除了代价问题,亲缘关系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Kurzban et al.,2015)。例如,在Stewart-Williams(2008)的研究中,人们对亲属的帮助行为不同于朋友和配偶,利他代价的提高反而会促进对亲属的帮助,即使受访者报告与朋友或配偶的关系更加亲近。Booysen等人(2018)通过社会折扣研究发现,亲属关系在利他行为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溢价”(premium),即使面对在情感上与他们不亲近的亲属,个体也愿意采取利他行为。此外,亲缘关系在利他行为中的重要影响在死亡心理反应方面也得到了体现。Brunstein等人(1994)对比了在火场救人和日常助人情境中个体对不同他人的利他行为,发现遗传相关度可以很好地预测个体的帮助行为。人们倾向于帮助跟自己血缘关系更深的亲人,这一结果在生死攸关的场景中(火场救人)表现得尤其明显,表明人们在死亡情境中倾向对血缘深的亲属给予更多帮助。然而尽管许多研究揭示了亲缘关系对利他行为的重要影响,目前仍较少有研究考虑将个体对亲属和对自我的态度在利他情境中做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人具有集体价值取向,尤其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比自己还要重要(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2015)。也有研究表明,中国被试对重要他人的死亡比自己的死亡更恐惧 (Hui&Fung,2009)。由此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由家人而不是自我来承担利他代价时是否会抑制个体对他人的利他行为?在目前大多数研究中,利他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由自我来承担,而家人作为亲缘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当付出代价的对象由自我更改为家人,由家人来承担利他代价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死亡提醒又会对此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索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是否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社会折扣任务(social discouting task,SDT)来测量被试的利他行为。方法论上,首先社会折扣任务不局限于传统利他研究范式(如博弈范式)中行为者和接受者的真实关系,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设定多个不同的社会距离对象,例如亲人、朋友、陌生人等。任务的关键是要求被试通过分别想象不同社会距离的他人,以自我为参照,需要放弃自己一定的利益才能帮助对方。其次,任务所测量的指标贴合利他行为的定义,如Hamilton(1964)和 Trivers(1971)所定义的那样,行为者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被试愿意放弃的金额),并可能对接受者有益(某一社会距离对象接受的金额)的行为(Booysen, Guvuriro, Munro, Moloi, & Campher,2018)。最后,根据被试愿意放弃的金额大小可以评估他人在被试心中的社会折扣程度,折扣程度越高,表示对方在个体心中的价值折扣越高,被试的利他行为程度就越低(Rachlin& Jones,2008)。
综上,虽然有研究表明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有促进效应,但往往采用了利他代价较小的实验情境,也较少考虑将个体对自我和家人的态度在利他情境中做比较研究。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死亡提醒操作方法和社会折扣任务,考察代价较高的利他行为受死亡提醒和参照对象的影响机制。首先,本文通过提醒情境的设置来区分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死亡提醒操作,回答与死亡相关的两道开放式问题。控制组则接受负性提醒操作,回答与死亡不相关,但形式相同的两道问题 (选择负性提醒而不是中性提醒可以更好地控制组别间的情绪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其次,传统的社会折扣任务中被试需要以自我为参照,在特定情境条件下分别设想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一系列的金钱经济决策,本研究为了探讨不同参照条件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在进行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家人为参照的社会折扣任务,即当需要放弃金额的对象由自我改为家人,由家人来承担利他代价时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此外,为了进一步凸显利他代价的存在,本研究的被试需要设想在“所有人生活困难,金钱对生活能够有所帮助”的背景下完成社会折扣任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假设,即死亡提醒和参照对象均会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利他代价较高时,死亡提醒、家人参照条件均会削弱个体对不同他人的利他行为。
总共邀请114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实验(男性40名)。剔除了在选择任务中出现多个拐点或填写不完整的无效数据后,剩余107份有效数据(死亡提醒组n=55, 牙痛提醒组n=52)。 被试年龄范围在 18~23岁,平均年龄为20.70±1.56岁,实验结束后给予一定金钱报酬。
本实验共有死亡提醒、参照对象和社会距离三个因素,采用2×2×3混合设计。死亡提醒为被试间变量,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种水平;参照对象为被试内变量,分为自我参照和家人参照两种水平;社会距离为被试内变量,分为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三种水平。社会折扣作为因变量,社会折扣程度越高,表示对象在个体心中的价值折扣越高,被试的利他行为程度就越低(Rachlin& Jones,2008)。
2.3.1 死亡提醒材料
实验组采用在TMT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死亡提醒 操 作 (Greenberg, Solomon, & Pyszczynski,1997),被试需要回答两个开放性问题:(1)当想到死亡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有怎么样的心情?请尽可能描述一下。(2)当你死后,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为避免死亡话题的唐突性,实验指导语中称该操作是一种新型的人格测验(Strachan et al.,2007)。控制组与死亡提醒操作类似,被试需要回答两个与生理痛苦有关的问题:(1)当想到你因为牙痛而接受牙科手术时,你会有怎么样的心情?请尽可能描述一下;(2)你认为当你在做牙科手术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
为了保证材料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材料进行操作检验。将70名被试(男生33名)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接受死亡提醒和牙痛提醒操作,之后填写一份情绪量表。情绪量表采用由Watson、Clark 和 Tellegen(1988)编制的,邱林等人(2008)翻译修订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量表有18个题项,9个正性情绪题目、9个负性情绪题目,Likert5点记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达到0.83以上。
参照柳武妹等人(2014)的操作检验方法,对第一个开放式问题(当想到死亡发生在你身上(vs.即将做牙科手术)的时候,你会有怎么样的心情?)上的回答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n=35)中有27人(77.14%)提及对死亡的恐惧、不安情绪,对照组(n=35)中有 26 人(74.29%)提及对牙痛的恐惧、不安情绪,两组差异不显著(χ2=0.078,p>0.05。 该结果与柳武妹等人(2014)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体验到恐惧情绪,死亡提醒的操纵成功。此外,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正性情绪差异不显著 (M实验=23.57,SD=8.46 vs.M控制=24.89,SD=7.97;t=0.67,p>0.05),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负性情绪差异不显著 (M实验=14.43,SD=5.01 vs.M控制=12.74,SD=5.13;t=1.39,p>0.05),该结果与柳武妹等人 (2014)以及Zaleskiewicz等人(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可知两组被试的情绪没有显著差异,可以排除情绪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2 延迟操作
根据Pyszczynski等人提出的二元过程模型(the dual-process model of defense)(Pyszczynski,Greenberg,& Solomon,1999),被试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之后,才可能测量得到死亡意识所引起的自我保护和防御反应。该观点也得到了国内研究的支持 (刘颖,2013)。延迟操作材料来源于张特(2017)的研究,为两道填图计算题,回答时间限制为五分钟,若被试五分钟内未完成答题,也必须停止答题,去完成下面的题目。
2.3.3 社会折扣任务
不同于Rachlin和Jones(2008)标准的社会折扣任务,本研究参考了何贵兵等人(2013;2017)的研究,对社会距离的设置做了一些改动和简化,将“他人”设定为三个固定的社会距离水平——朋友、刚认识的人和陌生人,以更符合实验目的。此外,本研究还设置了两种参照对象条件,分别为自我参照和家人参照,前者被试设想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决策,后者被试设想在家人和他人之间做决策。因此,本研究中每个被试需要在自我参照和家人参照两种条件下,分别设想与3个社会距离对象(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进行合计6次社会折扣任务。
被试需要设想在“所有人生活困难,金钱对生活能够有所帮助”的背景下完成社会折扣任务,每次社会折扣任务需要完成一个表格,表格需要被试在每一行的A和B之间选择其一,总共十行。如表1所示,以在自我参照条件下,设想的社会距离水平为“朋友”的情况为例,A选项中自己获得的金额从0元到270元以30元为间距增加,而B选项中接受者获得的金额维持在240元不变,被试根据自己的偏好在每一行中选择A或者B。
实验程序分三步完成,首先,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死亡提醒操作和牙痛提醒操作。接着进行延迟操作,回答两道填图计算题,时间限制为五分钟,若被试五分钟内未完成答题,也必须停止答题,去完成下面的问卷题目。最后,每名被试完成社会折扣任务,其中自我参照和家人参照两部分任务的顺序安排是随机的。
表1 社会折扣任务(以自我参照、“朋友”社会距离水平为例)
社会折扣任务测量的指标为 “为使处于某一社会距离水平的他人获得一笔固定的金额,愿意放弃给予自己(或家人)的金额”,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被试在一系列滴定选择中的转折点 (B项转到A项),然后计算转折相邻两题中自我 (或家人)获得的金额的平均值即为所求的指标。换言之,转折点处的数值是被试愿意放弃的最大金额和接受给予自己(或家人)的最小金额的平均值。如果被试全部选择A项,记为0,全部选择B项则记为270。接着,参考前人的社会折扣研究 (何贵兵,蒋多,2013;何贵兵,杨鑫蔚,蒋多,2017),计算不同社会距离上的折扣程度,记为d。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d为社会折扣,V为他人固定获得的金额,X为愿意放弃给予自己(或家人)的金额。d值越大,表示被试更不愿意牺牲自我或家人利益帮助他人,利他行为程度越低。
以社会折扣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见表2):死亡提醒的主效应显著,F(1,105)=7.40,p<0.01,死亡提醒情境下的社会折扣显著高于牙痛提醒情境;参照对象的主效应显著,F(1,105)=27.52,p<0.001,家人参照条件下的社会折扣显著小于自我参照条件;社会距离的主效应显著,F(2,210)=146.85,p<0.001, 进一步做事后比较(LSD)发现,三种社会距离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01,社会折扣随着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变大,d陌生人>d刚认识的人>d朋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何贵兵,蒋多, 2013)。
表2 两种提醒情境下在六种社会折扣任务中的社会折扣(M±SD)
死亡提醒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10)=3.40,p<0.05,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朋友”和“刚认识的人”在死亡提醒情境下的社会折扣均显著高于牙痛提醒情境,F朋友(1,105)=9.13,p<0.01;F刚认识(1,105)=6.95,p<0.01,“陌生人”在死亡提醒情境和牙痛提醒情境下的社会折扣没有显著差异,F陌生人(1,105)=0.96,p>0.05;在死亡提醒情境下,“朋友”与“刚认识的人”,“朋友”与“陌生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刚认识的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牙痛提醒情境中,三种社会距离水平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
参照对象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10)=10.19,p<0.001,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见表4):“朋友”在家人参照条件下的社会折扣显著高于自我参照,F(1,105)=37.85,p<0.001;“刚认识的人”在家人参照条件下的社会折扣显著高于自我参照,F(1,105)=11.19,p=0.001;“陌生人”在家人参照条件下的社会折扣显著高于自我参照,F陌生人(1,105)=6.19,p<0.05。 计算两种参照对象条件在每个社会距离水平的社会折扣差异,发现两种参照对象条件在“朋友”社会距离水平的社会折扣的差异(d朋友(家人)-d朋友(自我)=0.19)分别大于“刚认识的人”和“陌生人”社会距离水平的社会折扣的差异(d刚认识(家人)-d刚认识(自我)=0.08;d陌生人(家人)-d陌生人(自我)=0.06)。“朋友”的社会折扣比起其他社会距离水平受到参照对象条件改变的影响更大。
表4 三种社会距离对象在两种参照对象方式下的社会折扣(M±SD)
以往研究表明,人们死亡提醒之后更加拥护帮助他人的理念和行为,同时倾向于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例如帮助有困难的人,捐款更多 (Vail&Juhl,2015;张特,2017)。然而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死亡提醒后的被试社会折扣更高,愿意为牺牲自我(或家人)利益帮助他人的意愿更低,即被试的利他动机降低了。首先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归结于利他代价的不同,以往研究中实行利他行为的代价较小,往往不需要被试付出较大的努力或利益,例如提醒或帮他人拾笔、捐款等,而在本研究中,被试需要设想在所有人生活困难,金钱对生活能够有所帮助的背景下进行利他决策,帮助他人意味着自己将失去一部分收益,也就意味着失去改善生活的机会,在这种明显存在代价问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谨慎地考虑得与失。其次,人们所持有的普世价值观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人们可能认为帮助贫困的人并非是所有人的义务,富有的人而非贫穷的人有更大的义务去解救贫穷的人,这种价值观可能在死亡提醒之后得到增强,降低了被试的利他倾向。
本研究的自我参照和家人参照条件下的利他行为都显示出了死亡提醒效应,经过死亡提醒的被试更倾向于保护自我和家人的利益,减少对他人的帮助行为。一方面,在进化的历程中,个体经常需要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中进行取舍,面对生死问题,利己主义始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先性,尽管帮助群体或许能够使更多人生存下来,但只有拒绝为群体牺牲的个体才能存活下来并拥有更多繁衍的机会 (陈晓平,2010)。另一方面,人类帮助亲属有着进化意义。根据广义适合度理论,亲属是一个与自我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亲属与自己享有部分共同基因,帮助亲属等同于间接提高自己基因的繁衍率。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内隐亲缘合作偏好(邓永光,毕新,杨智钦,路立,吴铁钧,2010),而且在真实的历史灾难事件(例如饥荒、严寒环境)中,那些拥有父母以及其他亲属的人更有可能存活下来(Grayson, 1993; McCullough & York, 1990)。 帮助亲属也是在帮助自己。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社会距离水平的社会折扣受死亡提醒的影响略有不同,“朋友”和 “刚认识的人”都存在提醒情境间的显著差异,而只有“陌生人”这一社会距离水平不存在情境间的显著差异,被试在两种提醒下都不会对陌生人给予太多的帮助。此外,死亡提醒情境下,“刚认识的人”与“陌生人”的社会折扣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意味着受死亡提醒的影响,个体对刚认识的人在心理距离的感知上更加疏远,正如同对陌生人一样,死亡提醒情境下的被试不愿意牺牲太多的利益给予其帮助。
不同的参照对象下的社会折扣不同。相比起自我参照,被试在以家人为参照的情况下对他人的社会折扣更高。该结果表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他人和牺牲家人的利益来帮助他人两种情况中,被试对前者的接受程度比对后者的程度更高,意味着被试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获得比自己还要高的利益。此外,研究还发现“朋友”受到参照对象的影响大于其他社会距离水平,当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被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时,被试对朋友也显得不那么慷慨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本位”的观念下,人们视家庭关系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家庭不仅仅是一个血缘组织、事业组织,还是中国人的超越之所,能够从中获得生命的超越性价值体验 (麻天祥, 2011)。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他人的利他行为程度随着社会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何贵兵等人使用了心理联结(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的概念解释这一现象,认为“自我”与“他人”在个体心理上存在着联结强度,社会距离越远的他人与自我心理上联结强度越弱,他人遭受损失而引发心理感受也就越弱,导致折扣程度越高(何贵兵等,2017)。此外,从进化论的角度也可以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在进化心理学中常使用互惠利他理论(reciprocal altruism)来解释非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认为得到帮助的他人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予利他者回馈(Trivers,1971)。一般来说,那些与我们社会距离较近的他人给予回馈的概率更高,帮助他们从而使自己在未来获得利益及其概率更高,因此我们会更多地帮助那些与我们更亲近的人。
本实验研究表明,死亡提醒和参照对象对他人的社会折扣会产生影响,这些结果也许能够进一步帮助了解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亲缘关系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在生活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灾难来临时,有些人能够见义勇为甚至舍己救人,也有些人只关心自己、明哲保身,这种区别除了受到帮助行为的代价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帮助对象性质的影响。
死亡提醒情境下的社会折扣显著高于牙痛提醒情境,死亡提醒降低了社会折扣任务中的利他行为程度。“陌生人”的社会折扣不存在提醒情境间的显著差异,“刚认识的人”的社会折扣在死亡提醒情境下与“陌生人”不存在显著差异,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参照对象对社会折扣的影响显著,比起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人,人们更不愿意牺牲家人的利益帮助他人。其中“朋友”受到参照对象的影响大于其他社会距离水平。
不同社会距离的社会折扣存在显著差异,折扣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