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倩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主要病理是由于视网膜和/或视盘新血管形成以及其并发症。因此,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新血管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时掌握治疗时机,是预防盲症和治愈盲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对直接眼底镜和彩色眼底照相下对没有可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透视检查临床前表现和敏感性[1]。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眼科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充分散瞳后行直接眼底镜检查,并用KANGHUA APS-CER数字眼底造影仪行眼底彩色照相,确认无可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9例共178眼,其中男性患者48例96眼,女性患者有41例82眼,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3.2±4.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4年,平均病程(7.6±2.5)年。裸眼视力或矫正≥0.8,无明显屈光介质混浊,眼压正常,排除其他视网膜和视神经疾患。根据不同病程分为1、2、3共3组:1组(病程<5年)共18例36眼;2组(5年≤病程<10年)共32例64眼;3组(病程≥10年)共39例78眼[2]。
1.2 方法 选择KOWA眼底照相机拍摄患者眼睛的彩色照片,该胶片与海德堡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同时拍摄。在检查开始之前,将1ml荧光素钠稀释至1%的浓度进行静脉注射,并进行过敏试验[3]。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则进行正式检查。该组89例患者均无异常反应,均符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指征。在患者的前轴静脉注射3ml 20%荧光素钠,以患者的任何一只为主眼,并等待荧光素钠注射后脉络膜背景荧光出现。该设备对患者的主眼进行动态拍摄,然后以0.9秒的间隔更换拍摄眼,然后继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拍摄两只眼睛的晚期和静脉期[4]。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百分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2.1 直接眼底镜及眼底彩色照相下无可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荧光血管造影变化情况[6]。 89例(178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在FFA检查中未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89例(178只眼)占100%。在36只眼中可见弥漫可数的微血管瘤,主要见于黄斑区中心凹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其次为黄斑的颞侧,其形态多为边界清晰的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晚期部分微血管瘤有轻度荧光渗漏,在35只眼中可见毛细渗漏性改变,随着造影时间的延长,局部或弥漫荧光渗漏[7]。其中,在6只眼显示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为早期糖尿病的最早征象,在2只眼中可见视盘周围辐射状毛细血管(RPC)扩张。
2.2 病程与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第一组(病程<5年)18例(36只眼),检出23只眼,检出率为63.88%。第二组(5年≤病程<10年)32例(64只眼),检出59眼,检出率为92.19%;3例(病程≥10年)39例,共78只眼,检出75只眼,检出率为96.15%。三组多重率χ2检验,χ2=22.361,P=0.000。然后进行两组χ2检验[8],第1组和第2组:χ2=6.351,P=0.012;第1组和第3组:χ2=23.602,P=0.000;第2组和第3组:由于一个单元格的预期计数小于5,因此使用了Fisher,精确的测试结果为P=0.023。上述所有P值均小于0.05,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差异。
分子水平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已通过病理学证实,糖尿病的早期病理变化是选择性的毛细血管和周围细胞损伤,微血管形成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糖尿病患者肌醇代谢异常,导致视网膜周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活力降低、最终死亡,毛细血管张力丧失,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形成和通透性增加。过去,微血管瘤被认为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早迹象[9],然而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仅可以充分显示微血管瘤的数量,而且还可以动态反映微血管瘤形成前微血管的变化,即早期迹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受限,充盈缺损,毛细血管肿瘤样斑点状荧光。在四个早期变化中,荧光渗漏最多见,其次是毛细管填充缺陷。因此,建议配备荧光成像设备的单位应将在荧光成像中发现的早期迹象处置于简单阶段[10,11]。
本研究在直接检眼镜和彩色眼底照相下没有可见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178只眼中,有158只眼的微循环有轻微变化,充分表明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之前眼底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已经改变[12]。此外,我们的研究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5年病程、5年至10年病程、超过10年病程,发现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以上数据表明,即使在直接检眼镜和彩色眼底照相下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荧光素检查下眼底仍可能显示出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重视眼底荧光素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可将漏诊率降到最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