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木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2020-01-11 13:26徐倩文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积木指导策略

徐倩文

摘要:积木作为幼儿学习的媒介已经历史悠久,它能给幼儿提供真实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获得数理、感官、创造力以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本文将从活动实录以及问题分析两方面着手,浅谈自己对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积木;建构游戏;幼儿;指导策略

积木,通常是指木质的建构材料。建构游戏是指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材料进行操作搭建,而呈现出一定结构的游戏。因该游戏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有一定主题性且开展时间较长,在幼儿园游戏中较为普遍。近段我园的课程实施观察记录将重点放在建构区,本人在近一年的观察过程中发现课程实施以来和孩子们一起遇到的问题,萌生出诸多疑问与思考并给出了一些不够成熟的对策。

一、活动简录及问题分析

(一)材料投放不合理

建构区活动常常让孩子们热情高涨。在我园设置的建构区域中,本班孩子玩耍频率较高的主要有两块区域,一个是户外的“小小建筑工”建构区,另一个是班级外面走廊设置的建构区区域游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户外建构区井然有序地搭建起小桥、楼房、公路。而在教室外走廊活动时,我却时常听到孩子跑过来告状:“老师,XX拿积木打到我了!”“老师,XX把我的积木踢倒了……”同一群孩子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驱使我对处在两个位置的相同区域进行了细细对比和深入思考。

两个地方的活动场地面积有非常大的差异,当两处地方用了数量、大小接近的材料,那么显然,较小的活动场地是不合理的。

教室外积木数量较少,还没搭建好几个建筑,孩子便开始将积木当作打闹工具开始追逐玩耍。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想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保留较多低结构的材料也是不合适的。

(二)分工不明确,幼儿参与度低

建構区域相对于其他的区域活动场地面积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孩子的参与度都比较高,在听到我的指令后,可以看到孩子们起初都常常会很疯狂地去搬运一堆材料,有些甚至是一模一样的材料,但在后期这些孩子没有将搬来的材料利用起来继续搭建下去,而是没有目的地四处游走,甚至有一些孩子会开始进行一些有意无意的破坏行为。多次重复这样的行为后,我不禁想要找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几经思考后,我意识到在传递给孩子们今天户外活动玩的是建构游戏的信号时,我通常讲解得比较简略,只是说请孩子们搭建“桥”“小动物的家”以及“不要打闹追逐”等简单要求,较少会提及在游戏过程中孩子搭建的分工以及具体的目标。一来二去,孩子们在此类游戏中就渐渐失去了自主自觉搭建的能力。

二、指导策略

建构游戏活动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和游戏空间,结合教材主题活动内容的延伸发展,和幼儿一起确立主题牵动的建构游戏活动。

(一)建构环境设置

通过将我园多个区域的积木建构区进行对比,我发现本班孩子对于设置在操场上的积木区域参与度较设置在专用建构游戏教室和班级外建构游戏区域的要高。由此可见,积木建构区应设置在宽敞、明亮、开放、清爽的空间。

环境具有导向性,环境的创设要尽量与教育目标一致,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朝着教师预设的目标发展。在实践中,教师较容易忽视这种关联性,往往根据现成的材料、个人喜好和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布置游戏环境。尽管建构区被装饰得五花八门、色彩明丽,墙面贴着彩画,地上、架子上摆上装饰物,但仔细观察便发现这些装饰物和布置实际上和建构主题的联系很少,因此建构区环境的布置应考虑到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尽量布置成会“说话”的墙面。

(二)重视材料投放问题

材料在建构游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材料不够直观形象,甚至还比较单一时,则会大大降低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建构游戏材料可以被视为是教师对幼儿实施间接、隐性指导的媒介。因此幼儿园要投放比较有趣和层次不同的材料,具体来讲材料层次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比如用长方形的纸盒加两个圆形瓶盖制作“汽车”。材料投放合理,才能使建构游戏发挥教育价值,进而使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各项能力得以发展。

(三)积极的师幼互动

积木材料固然重要,但教师并不是一次性投入丰富的材料后就可以了的,一旦如此不仅会使积木建构区丧失教育价值,也会错失幼儿成长的契机。关于儿童的认知,最早依据的是皮亚杰“建构论”的观点:知识是儿童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维果茨基认为幼儿必须通过主动建构才能得到知识,并强调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是需要他人引导的,而非皮亚杰所言“儿童是通过单独作用于世界而建构所需知识的”。因此,在建构游戏中,老师对儿童的思考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教师要明确自己在积木建构区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引导者,还是合作者、支持者、观察与记录者、分享者、挑战者与代言者。

1.观察导入。孩子建构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有赖于对实物的参照和模仿。大多数情况下幼儿仅仅是习惯性地进行基本的平铺、堆叠,没有突破性的构建表现。教师可以适度调整补充,首先可以从观察的方法人手,让幼儿通过观察自行讲述建筑的主要特色,包括形状、功能等;此外,有机会的话,带孩子们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让孩子身临其境,触发孩子更直观的感受并增加他们相关的生活经验。

2.引发思考。在建构游戏的主题确定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就建构游戏的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抛出简单的问题,接着以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活动主题更多的兴趣,继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教师要避免说“你真棒”“真不错”“这是什么”这类非常单一且没有针对性的话语,而是应就幼儿搭建作品所使用的积木量、形状、特点、搭建方式、搭建过程、新技巧和幼儿做双向沟通,如此才能使他感到自己的作品是被重视的,进而让他仔细研究自己的作品。

3.明确分工,合作规划。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轮流、猜拳等方法商量、明确各自的分工,而不是放任幼儿一窝蜂地去做同样的事。在实施“工程”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将自己所见过的建筑融入建构游戏中,设计自己独特的图纸也即幼儿搭建时候的任务书,并参照图纸将自己的设计用建构材料表现出来。中班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所增强,任务书的加入提高了幼儿学看平面图、设计建构图、依图搭建的能力,提高了幼儿平面、空间感知和转换能力。

建构游戏,还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教师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所要拿捏的分寸并不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园实施建构游戏的目标以及幼儿在具体年龄阶段所对应的发展水平了如指掌:既要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启示,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借用先哲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比喻,用在积木建构游戏中便是,教师要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积木指导策略
堆积木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