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冰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开展口语训练,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表达;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047-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关键学科。小学阶段,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尚处于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现代教育改革的思想如新课程改革思想、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等,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之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都比较重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是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口语表达能力都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中,笔者立足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必要性极其对策。
1.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极其影响因素
笔者所执教的地区为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口语表达能力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低,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羞于在公众面前交流和表达等,都是当前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学生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村地区,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比较普遍,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认知不足,日常口语交际训练缺失,导致学生很少有交流和表达的机会,最终导致学生不敢表达、不能表达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家庭语言环境不佳。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孩子语言能力与家长的引导息息相关。而农村地区的家庭,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导致日常的交流中,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基本缺失,同时,普通话环境缺失,导致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表达都是地地道道的方言,甚至说普通话时也夹杂着浓重的方言。这样的语言环境,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针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具有必要性:一方面,积极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有利于改变过去口语表达训练缺失的语文教学现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口语表达训练,有利于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分析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因素,并从学生语言薄弱项入手,开展专项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发展学生原因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为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3.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3.1 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改变学生“不敢说”的现状。
前面我们谈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存在“不敢说”的语言表达现状。这种“不敢”的心理因素,导致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以及交流和表达中,即使有思想和见解,也不敢大胆地交流和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不愿意交流和表达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打破学生长期不敢说的局面,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为促使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敢于与他人沟通,大胆说出来。在课堂上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多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多以有趣的故事来代替难懂的语文教学,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些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有可能需要他人的鼓励、帮助、引导,教师在與这类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语言一定不要太复杂,比如询问你最喜欢吃什么食物?你最喜欢什么颜色?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交流内容,令他们能轻松回答上来,才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敢于讲出来,进而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2 积极开展口语训练,改变学生“不能说”的现状。
学生之所以“不能说”,主要原因在于普通话水平低下,不懂得如何组织语言。要想改变学生不能说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开展口语训练,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有效地改变学生“不能说”的现状。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普通话训练。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的根本。针对很多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普通话训练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拼音教学、汉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提高学生音准,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次,积极开展多元化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散文、诗歌、古诗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停顿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辩论赛、朗诵比赛等,都有利于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语言综合素养。此外,在语文课堂上,“课前三分钟”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积极开展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演讲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交际和表达机会,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东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