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阳微阴弦;辨证选方,当先辨病

2020-01-10 06:52贾海忠朱立刘宁钟相根赵进喜庞博肖遥
环球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薤白内经同治

贾海忠 朱立 刘宁 钟相根 赵进喜 庞博 肖遥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病脉证并治篇》是针对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心系疾病的现代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次“铿锵中医行”将重点讨论如何深刻领会《金匮要略》有关胸痹心痛的认识,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阳微阴弦”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

刘宁副主任医师:

现代普遍认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的“胸痹”指的是心系疾病,但《内经》中的“胸痹”却并非如此。胸痹之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脏》:“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这里的肺小和少饮其实是一个生理状态,肺大则是肺气虚损的状态,容易出现多饮,胸痹、喉痹、逆气等证。《内经》里胸痹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肺气虚,饮邪内停,而致胸部气运堵塞而发病,是肺气不宣出现的症状,与心无关。而对于“心痛”《内经》中的论述多达六十余处,内容涵盖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包含《灵枢》针刺的治法。《内经》时期对心痛的认识相对比较全面,胸痹在《内经》并没有和心痛并列,而且论述比较少,由此推测胸痹在当时并不是和心痛在同一范畴,即非相互包含这病变属于上焦的两个疾病,一个主要以肺系为主,一个主要以心系为主。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继承、发展了《内经》胸痹心痛短气的概念,提出了以“阳微阴弦”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开创了化痰通阳这个基础的治法,对后世的医家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在他之后的医家,比如叶天士用旋覆花汤治疗瘀血、胸痹、心痛,也继承了他的治疗思路,用活血法是祛瘀血、通心阳,无论是痰瘀阻滞,还是瘀血阻滞,以及后世的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也是在这个大法指导之下,就像叶天士说:“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那么可能这里边是活血还是化瘀,或者攻逐痰饮等,其实都是在这种祛除病理产物以温通心阳的思路下产生的。

赵进喜教授:

《黄帝内经》时期胸痹与心痛是作为两种不同疾病存在,而《金匮要略》中的胸痹心痛篇则主要是讲的心系疾病。但实际上要从张仲景所列方药看,它也包括现代医学的肺系疾病,甚至还有胃病。后世的部分医家将胃脘痛也放在胸痹心痛之中,包括孙思邈《千金方》《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也没能完全区分,直到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才明确指出古方九种心痛皆在胃脘不在心,并提出心痛和胃痛鉴别。因此如果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心痛直接认定为冠心病、心绞痛也不一定符合历史的原貌。在《黄帝内经》中胸痹跟心痛是分别论述,在《金匮要略》里虽有专门说胸痹之病,但是也常说“阳微阴弦故胸痹心痛”,把“胸痹”和“心痛”放在了一起,这也是后世用“胸痹心痛”这个病名来代替冠心病的文献基础之一。

贾海忠教授:

胸痹心痛篇中,“阳微阴弦”是这里面问题和解释最多的一个词。阳微阴弦指的是脉,那么我们来看“阳”就是指的寸口脉,“阴”就是指的关尺脉,它就是一个取脉的部位。太过指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比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缺血的脉是弦滑有力的脉,这是太过脉;不及就是有一些脉比较弱,比如说心绞痛,这些在临床中都可以遇到,阳微阴弦脉就是寸脉弱,关尺脉一点也不弱甚至还弦而有力,这是我们在临床上体会出来的。

2 应用仲景思想辨治心系疾病对提高临床疗效确有指导意义

庞博副教授:

在栝蒌薤白白酒汤证中,有“寸脉沉而迟,关脉小紧数”的脉象,根据张仲景在辨脉法中提到“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此谓阴结”,寸脉沉而迟责其极虚,但后来又说以其阴弦故也,那么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且很难说清。在临床中我们怎么办呢?以其阴弦故也。我们通过瓜蒌、薤白、白酒辛开苦降,寒温并用,去除邪实的方法,使阴弦得去,阳气得以恢复。现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也多贯彻了张仲景“阳微阴弦”的思想。如施今墨在临床当中也非常强调心胃同治,所以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常用瓜蒌薤白汤、二陈汤、桂枝汤,以及丹参配三七、菖蒲配远志、菖蒲配西洋参等对药;祝谌予教授用葛红汤治疗冠心病;祝肇刚先生的冠心2号方(菖蒲、郁金、羌活、独活、人参、麦冬、五味子);李介鸣教授治疗胸痹的宣痹法、温通法、健脾益胃法和益肾法四法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钟相根教授: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治疗胸痹心痛的要方,《金匮要略》原文中张仲景对半夏的认识是 “半夏去水,水去则呕止”,“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所以在这里半夏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去水,第二个作用是降逆下气。《内经》中“肺大”的多饮,上逆、胸痹、喉痹、逆气,用半夏既可去水,也可下气。张仲景使用薤白有两个最典型的经验,一个就是胸痹篇里面的薤白,另外一个是少阴病四逆散,用薤白治疗泄痢下重。这两个使用薤白的经验,一个治下,一个治上,为什么?《伤寒论》四逆散中治疗泄利重用薤白,此为治下;第二个就是《金匮要略》胸痹病用薤白,通阳散结,是为治上。此外,“主之” “亦主之”是《金匮要略》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想。

对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证,我认为它可能不是心系疾病,而是一个以胸闷为主症的胸中气塞与胸闷,亦属于以胸闷为主症的西医的胸闷变异性哮喘。肺主通调水道,肺主气,我们把它解释为短气来自于水,气逆又需理气。所以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利水,橘枳姜汤理气。在茯苓杏仁甘草汤中,茯苓是以去水为主,而杏仁也有利水的功效,《金匮要略》痰饮篇中,形肿者加杏仁,因为血虚不能用麻黄,故用杏仁来替代麻黄,因此这里杏仁跟麻黄一样都是利水消肿的,因此汤中的3味药都是以利水为主。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证中既有气逆也有水停,而气和水往往无法分开。临床上常二方合用治疗胸闷气短,疗效甚佳。

橘枳姜汤方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必须要大剂量使用。在橘枳姜汤方后有言“《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噎塞是咽喉部的意思。《内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喉痹、逆气即是咽喉部的疾病。张仲景非常重视咽喉部的疾病的诊治,因为在《金匮要略》中,噎是阴病十八之一,在此需辨是水还是气,若为水则可用小青龙汤治噎。

赵进喜教授: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中的方药涉及了多种剂型,既有汤剂、散剂,还有丸剂。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叫“汤者荡也,散者散也,丸者缓也”,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真正急救的时候,汤药是来不及的。汤药都可以用于治疗重病,但实际上急救的时候更多的是丸剂、散剂、丹剂,这个才能救命的。因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都是治疗胸痹心痛里头的重症,而且都是急症、重症才有散剂、丸剂,为现在急救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在具体治法中,胸痹心痛还兼有短气等复杂的症状,那么它到底易治还是不易治?它是病位在心,还是病位在肺,还是病位在胃?正因为它记载的不太清楚,历代医家的描述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也让我们有发挥更多的想象力的空间。比如说路志正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时候选用从脾论治,从湿论治,强调心脾同治,如人参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现在临床上心肝同治也很重要,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正是心肝同治之意。那有没有强调心肺同治的呢?实际上包括茯苓杏仁甘草汤、丹参饮等,都体现了心肺同治的思路。因此这也是中医治病整体性的一种体现,现代中医理论中归属于心系疾病的胸痹心痛,在临床中也不仅仅是治心,也经常需要心脾同治,心肺同治等。实际上无论是张仲景的经方,还是后世的实方,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算是胸痹心痛里头直接治疗心,它也需要心脾同治,心肝同治,甚至需要心肺同治。这些治法拓宽了中医治疗的思维,给临床很多启发。

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中,张仲景所列方子,总体都是比较偏温热的。实际上阳微阴弦也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临床治疗思路,刘渡舟教授治疗心脏病特别喜欢苓桂茜红汤,该方虽不见于金匮要略,但实际上也是贯彻了“阳微阴弦”的思想,即通阳不在温,而在去其邪。曾诊一女性,心绞痛一日发作数次,伴濒死感,望舌苔水滑舌质略暗,予苓桂茜红汤原方七剂,心痛数日未发,效果甚佳。

贾海忠教授:

对于经典理论的学习,我们在读了这些经典,再在临床有所见后,理解起来就不难了。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实际就是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而且里面的方子都很好用,我在治疗心律失常时有所突破就是因为这个条文。胸痹心痛篇提到了肺、心、胸痛和短气,这是因为它们在临床上无法截然分开。《内经》云“心痹则脉不通”,那实际上所有的痹都是脉不通,心痹其实就是胸中的气血瘀滞,在这种病机下发病,临床表现多为心痛,病位在胸中。很多人认为短气和心脏病关系不大,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早期心脏病的表现就是体力不够,走一走就气短,这里不是少气的意思,而是气不够用,呼吸急促,这才是短气,而喘一般伴随有痰、咳嗽等。所以我觉得张仲景对心脏病的认识太全面了,实际上确实有肺源性的心痛,有胃肠源性的心痛。

3 学习仲景思想,要落实在临床

赵进喜教授: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胸闷、胸痛,实际上却不是真正的心绞痛,但也有不伴任何症状但病情十分严重的,如糖尿病心脏病的无痛性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金匮要略》有“平人无寒热”之说,即是患者表面上没有特殊不适,但他有短气症状,所以需要重视,因为它可能就是胸痹心痛,甚至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真心痛。因此也提醒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要有“治未病”的精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钟相根教授:

学习《金匮要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一定要抓住本义,逐字精读,明白他讲的内容是什么。第二个层次就是我会把张仲景当老中医看待,老中医如何去辨病?如何去分析脉?如何去分析证?如何去治诊疗决策?如何去善后调护?这实际上就是病、脉、证并治的整个诊疗模式。《金匮要略》每个条目就是一个病,病人坐在你前面,这个病人主诉是什么?辨什么病?张仲景是怎么分析脉证?张仲景按他的经验是怎么处理的?证据何在?所以我第二个层次就是,强调每一个条文就是一个具体病人,张仲景如何去辨病?如何病脉证并治的?这个诊疗模式他是怎么处理病人的?就像病人挂号坐在你前面一样,这是训练掌握张仲景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诊疗决策;第三个层次还是要拉回到这个条文指导当下的临床,所以我讲经典原文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本义;第二个层次就是如何“病脉证并治”诊疗决策;第三个层次就是如何指导当下的临床。

庞博副教授:

学习《金匮要略》应注重病脉并治,不管是辨脉、辨病、还是辨方证,都是为了寻求“法”。“法”最后体现在治疗上,不管是针也好,药也好,灸也好,一定是在法的指导下的。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要在文字上、训诂上下功夫,推敲经典原意,同时不能脱离于临床,尊重经典,又圆机活法于临床,做到“方之法无穷” 。

4 结语

张仲景在继承《内经》有关胸痹、心痛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胸痹心痛“阳微阴弦”基本病机,强调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针对性地选方用药,建立了胸痹心痛“先辨病,再辨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对现代中医临床尤其是心系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学习《金匮要略》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读经典的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了解不同方证的适用范围,掌握其适应病、脉、证,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医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薤白内经同治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便秘、痔疮要“同治”
薤白 白薤露中肥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荒唐同治讲信义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