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阳,王 军
淤积性皮炎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周围血管病中的一种常见病、难治病[1]。发病可急可缓,可出现水疱、渗液、糜烂等急性皮损,也可有干燥、脱屑、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慢性皮损,严重者可因外伤或感染迁延不愈而形成难治性溃疡。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 “湿”、“热”、“瘀”三邪密切相关[2]。《证治准绳·疡医》:“或问足内外臁生疮连年不已何如?曰:此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于经络,以致肌肉紫黑,痒痛不时,女人名为裙风。”其发病病机为过度劳累或久立久站过劳伤气、或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营卫不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气血瘀滞于脉管,导致脉道扩充伸展迂曲;由于病情缠绵、久病生湿,湿邪下注、郁而生热。湿热瘀互结外客于肌肤腠理之间,肌肤经脉失濡养而发病。故而治疗多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为大法。
病前期治疗应以清利湿热为主,但切忌一味清热利湿。本病发病,虽以“湿”、“热”、“瘀”三邪合而为病,但“湿”邪为本病发病的主因。正如《外科启玄》:“湿毒疮,属湿毒所生之疮,皆在于胫、足踝之所,初起而微痒,爬则水出,久而不愈”。《儒门事亲》:“自髀至足,生湿䘌疮,大者如钱,小者如豆,痒则搔破,水到则浸淫,状类虫行裤袜,愈而复生,瘢痕成凹,一余年不瘥。戴人曰:此湿疮也。由水湿而得,故多在足下。”而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为水气所化而属阴邪。湿易伤阳,且大量清热药物的使用也容易损伤阳气,故治疗时佐以温化之品,阳气内蒸则湿邪无地以容,同时温通药物也利于“瘀”邪消散,使瘀去新生。
在临床治疗本病时,对于急性发作后期及慢性期的患者,在使用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往往佐助以温通药物,如细辛、肉桂、桂枝等。细辛可辛温走窜,通窍活络,《本草正义》:“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空窍而直透肌肤”,在治疗湿热壅滞之证时佐以少量细辛,可起到开结散瘀之效。肉桂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在疡科病中多用于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王教授使用肉桂取其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之功效。然肉桂辛甘大热,故临床上多以桂枝代之。桂枝长于发散表寒,而《新修本草》云:“桂,味甘、辛,大热,有毒。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又云“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把桂枝归类于附子、乌头等温热药物之类,治疗可取其性热温补之效。
由于本病的发生与“湿”、“热”、“瘀”三邪密切相关,故而亦有众多医家从“气、血”对本病进行论证。如有医家认为:淤积性皮炎的发生多因久站、负重或是劳倦过度等致脾失健运、运化失常造成患者水湿内停、湿邪下趋以致经络闭塞、气血凝滞不通,所以中医治疗原则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为主[3]。又如:淤积性皮炎初期主要是由于内外因合而并之致湿热下注,血脉淤滞;如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湿运化失常,痰湿内停,损伤经脉,以致经脉气血不和或经年久立行,过劳伤气,导致血运不畅,气滞血瘀,血壅于下,胶结湿痰,脉络闭阻而生本病[4]。从气血论治本病的医家多注重健脾益气,亦是从脾司运化水湿着手。
从“气、血”论治本病,应着重理气。由于该病具有病史缠绵、极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5]。因本病易缠绵反复且多伴有具备瘙痒及色素沉着等症状,故反复发作的患者多伴烦躁、抑郁等情志不舒的表现,而甚者加重为“郁证”。郁证是中医特有的学术概念,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就形成了“郁证”。《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人体气机通畅,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的论述。元代的《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自明代以后,逐渐把情志之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清代的王清任对郁证中血行淤滞的病机做出了阐释。
对本病从“郁”论治,在临床中亦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尤其年轻女性患者,在治疗本病中多于处方中合用柴胡、川楝子等药物。柴胡一药,具有既能轻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点。正如李杲所述:“又治疮疡癖积之在左。十二经疮药中,须用以散诸经血结气聚,功用与连翘同。”在本病的治疗中,使用柴胡,既可取其疏肝解郁,又可取其升举阳气之效。川楝子苦寒降泻,清泻肝火,又能胜湿解郁,正如《本经逢原》:“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临床上王教授多两药合用,调畅气机。但同时王军教授强调,本病治疗多用利湿药,配合大剂量理气药物多易耗气伤阴,故临床使用应斟酌计量,不可用药太过。
在注重内治的同时,注重本病的局部外治。局部外治疗法,是中医外科独特的疗法,与内治法配合运用,常能收到奇效。而本病局部症状表现明显,采用外治法对本病症状的缓解往往有较好的疗效[6]。本病西医外治往往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膏药,其对皮炎、湿疹、皮肤干燥等皮肤病疗效显著,但此类药物有很多缺点,用药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或产生淤点、淤斑,皮肤干燥,产生色素沉着或呈鱼鳞病样变化,以及出现脱发、多毛、激素性粉刺等,并且长期使用可能合并细菌、真菌等二重感染[7]。
中医外治对本病的治法较多,而文献报道中以湿敷、熏洗法报道居多。中药湿敷、熏洗虽对本病的治疗有很好的作用,但其治法多受时间、空间限制,在便捷性上有所制约。中药膏剂、油剂使用较为便捷,且药物和皮肤具有较高亲和力,更利于药物吸收,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透达皮下组织,起到治疗作用。而文献报道中的中医外治法膏药多以保护创面、防治感染、利于创面愈合为主[8]。治疗淤积性皮炎局部干燥、脱屑、皲裂症状较重时多使用我院院内制剂黄连消肿膏。而在局部水疱、渗液、糜烂症状较重时多使用我院院内制剂地榆油擦剂。黄连消肿膏由黄连、黄柏、当归、地黄、姜黄组成。主要作用为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湿疮、烫伤等病。地榆油擦剂主要成分为地榆、麻油,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针对不同局部症状,使用外用药物,对症状的缓解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患者田某,女,38岁,商场服务人员。患者既往左下肢静脉曲张反复静脉炎病史,往往为劳累后诱发,平素小腿患处时有瘙痒、脱屑。患者此次因劳累后再次出现小腿延静脉走形处色红伴轻度疼痛,小腿肿胀,局部搔抓后出现糜烂、少量渗液,患者自行口服四妙丸等清热利湿中药,外用金黄膏治疗,后局部疼痛症状稍缓解,但局部瘙痒感明显,局部糜烂、少量渗液,故至门诊就诊。现患者诉时有乏力,烦躁。查体:左下肢小腿靴型区可见色素沉着,小腿可见较大面积干燥、脱屑,小腿内侧可见局部糜烂、少量渗液。舌淡,苔薄白,脉弦。
考虑患者淤积性皮炎反复发作,此次发作后自行使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后患者湿邪留存,但因阳气不足运化无力,故予中药口服组方以健脾利湿中少量加以清热药物,并于活血通脉药物中加用温阳益气药物,并佐以少量疏肝理气药物。外用药物以中药外洗燥湿止痒配合地榆油外用以减少渗液。中药处方:茯苓30 g, 黄芪30 g,肉桂6 g,杜仲10 g,苍术10 g, 牛膝15 g, 黄柏6 g,白术20 g,薏苡仁10 g,当归10 g, 川芎10 g, 延胡索15 g,柴胡6 g, 白芷10 g, 白鲜皮15 g, 甘草片6 g;外用药处方:青椒6 g,白鲜皮15 g,土茯苓15 g, 苦参15 g,苍术15 g, 地肤子6 g。患者使用此方后2周复诊,腿部糜烂渗液较前好转,仍有局部瘙痒、脱屑。患者因外洗药物使用繁琐,自行停用。患者复诊时表现轻度焦虑状态,怀疑自行停用外洗药物造成病情加重可能,现患者舌红苔干,脉弦。考虑患者存在肝气不舒表现且存在热象,故原方减用杜仲、肉桂,改用桂枝6 g,加用柴胡10 g、白芍30 g、陈皮10 g、川楝子10 g。外用药物减用外洗药物,加用黄连消肿膏。患者使用此方后自觉症状逐渐好转。
淤积性皮炎是中医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及难治病,虽致残、致死率较低,但因本病局部症状重且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本病的内治及外治中均有其独到的观点,且治疗中往往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