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0006)
中医之名,非自古有之,乃因西学东渐,西医日昌而有。西医亦称洋医、新医,相对地就把中国传统医学称为中医、国医、旧医。中国传统医学,旧称岐黄、悬壶、青囊、杏林、橘井等。
纵观古代世界医学之源,共有五大源地: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这五大源地医学,唯有中国传统医学能一脉相传至今,呵护着华夏子孙健康几千年。
笔者以为,中医历史依我国社会发展史及中医发展状况可分为中医形成前期,中医形成、发展和成熟期,中医的衰退和复兴期三个阶段。今就此三阶段的特点,分别简述如下:
此阶段大致处于我国的奴隶社会及其前期的原始社会,时间上的划分可从春秋战国之际往前推,这期间没有形成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巫与针砭,药物使用尚不够广泛。古医字“毉”可意指当时医之特点:“矢”为箭等锋利之物,“ 匸”代表身体,“ 殳 ”为古时兵器,“巫”则代表巫术,故以利物作用于身体及以巫治病便为医。对于巫医,古书记载有俞跗、苗父、十巫等;对于针砭有伏羲制九针之说,《山海经》有箴石之记载;对于药物,《黄帝内经》仅有11处提到药物治疗[1],《素问·汤液醪醴论》“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中古之世……服之万全; ……当今之世,齐以毒药攻其中,镵石针灸治其外也”。何以古人大多不用药物治疗?明代医家汪机在论针灸时有言,针能治有余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古人充实,病中于外,故针灸有功;今人虚耗,病多在内,针灸不如汤液。依此观点,古人充实,针灸便可见功[1],故“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这期间的医家大多为传说中的人物,如制九针的伏羲,尝百草的神农,还有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伯高、少俞、少师等。
此阶段大致与我国的封建社会同步,即从春秋战国之际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又可再分为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
时间从春秋战国之际到汉末,大约700年左右的跨度,中医理论体系在此阶段形成,其标志是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理论及“辨证论治”的基础,期间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与针灸。古医字“醫”可意指当时医之特点,“酉”者,酒也。古人常以酒、醪醴为药。《伤寒杂病论》存方剂近三百,后世称之为经方,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显著疗效。《神农本草经》依药品毒性大小,把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载药物365种。此间著名的医家有战国扁鹊、西汉仓公、东汉末年华佗与张仲景。
从两晋到宋金元时期,跨度为1100年左右。
两晋到五代 从两晋到五代(约700年)医学理论无显著发展,主要是实践医学的进步和药物品种及方剂更加丰富,同时域外医学(如印度医学)和药物(如乳香、没药、胡椒、安息香、檀香等)的传入。这一时期著名医家医著有两晋时期整理伤寒的王叔和、著《针灸甲乙经》的皇甫谧、东晋著《肘后方》的葛洪、南朝宋梁著《本草经集注》的陶弘景、隋朝著《诸病源候论》的巢元方、唐朝著《千金方》的孙思邈和著《外台秘要》的王焘等;同时,亦颁布了第一部由政府编纂的药典——《新修本草》。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约400年),此时不仅实践医学再进步,药物方剂更丰富,而且医学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1)《伤寒论》的注解、整理和补充[1]。(2)五运六气学说的产生和盛行。(3)医学流派的产生,尤其是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即刘完素的寒凉派、张子和的攻下派、李杲的补土派、朱丹溪的滋阴派。(4)应用类本草书的出现,把药理与医理结合,以思辨结合临床经验的方法,来释说药物的功效与主治。如北宋寇宗奭的《本草衍义》、金元张元素的《珍珠囊》和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等。
这期间医学理论之所以能得到发展,其原因在于:(1)受儒家理学派“格物致知”风气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如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陆游的《集验方》等。(2)宋朝政府对医学、医疗的重视,表现在:①设立校正医书局,令林亿等校正《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学著作。②编纂官方医书《太平圣惠方》《政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等。③重视修定本草书籍,这一时期不仅有官修本草,如《详定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还有唐慎微编辑的集大成之私修本草——《证类本草》,使本草学在北宋进入了兴盛期。④王唯一奉敕铸针灸俞穴铜人并著《铜人针灸穴图经》。⑤设立太医局,负责医疗及学校性质的医学教育。⑥设立官药局,负责成药的制作与销售(类似于现在的药厂、药店)。⑦办各种官方的医疗、福利机构,如保寿粹和馆(养有病的官人,类似现在的职工医院)、养济院(面向社会开放的医院)、慈幼院(养弃儿并给贫苦幼儿治病,类似当今的孤儿院)。(3)宋金元时,专科的兴起亦是一大特点,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都有明显进步,如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和《外科精要》。
1368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明清时期,时间为400多年。
医学理论承前与创新 承前方面主要是对经典医书的注解与再整理。例如明代方有执首倡《伤寒论》的错简说,认为王叔和、成无己等编辑、注解有误,因而著《伤寒论条辨》,按营卫整理《伤寒论》;其次又有柯琴、徐灵胎按方证整理《伤寒论》,尤在泾按条文性质整理《伤寒论》,沈自南按病机整理《伤寒论》。在创新方面,主要是温病学说的创建以及吴又可对热性病病原的“异气说”。至此,在外感热病方面,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并存,理法方药更臻完善。
学术学派百家争鸣 “历代医家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自然气候各异,地域环境有别,师承授受及医疗实践经验的特殊情况等原因,创立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法则。”[2]这期间主要的学术之争有伤寒与温病、温补与寒凉滋阴、经方与时方、尊古与创新、补脾与补肾等,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辨证论治原则确立 依症而知病机病变,则为辨证。病机病变的临床表现就是病位、病性。若是论治用药,则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必须纳入共同的理论体系,如此理法方药才能统一起来。明清时期医学理论、药学理论的发展,使这种统一成为可能,明清医家才得以普遍落实此原则。
医家医述纷呈 明清时期医家辈出,如,尊古派医家有徐大椿、黄元御、陈修园等;温病学派医家有叶天士、吴鞠通、章楠、王孟英等;温补派医家有薛己、张景岳、赵献可、张石顽等。著作丰富,如综合性著作,明代有朱橚的《普济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石顽的《张氏医通》等,清代有吴谦的《医宗金鉴》等。简约普及型医著有李梃的《医学入门》、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本草方面,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汪昂的《本草备要》等。
此阶段包括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与现代史(1949年—至今)。之所以言其为衰退期,主要原因在于:(1)中医的主流地位被西医所替代;(2)传统文化衰退;(3)政府对中医的打压政策或实施不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4)中医的存废之争;(5)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西医的快速发展等。之所以言其为变革、复兴期,乃因中医并没有因为现代西医的快速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简、便、效、廉”的治疗特点随时代变迁而变革发展,如近代史的中西汇通探索,现代史的中西结合等。
近代百年是中国医学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西洋医学在我国得到传播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传统中医学受到有力地挑战[3]。不仅中医如此,传统文化亦在“五四”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两面旗帜中受到了批判与扬弃,而中医的兴旺,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政府对中医大体是一种打压的态度,此从近代曾发生的两次中医存废之争中可知:一次是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另一次是1929年国民党政府通过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医的合法地位直到1936年《中医条例》颁布才得以确认。在中医的办学教育上,北洋政府提倡西医,1913年确认不能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直至1937年,民国政府才在法律上确定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故近代中国的中医教育,主要是以民间自发筹办为主,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四川国医学院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政策变化随着党对中医药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调整。1950年,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亦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中医不许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等。后因党中央的反对而作废。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作出了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批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二十一条注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在法律上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2017年7月1日实施第一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法律《中医药法》,为中医药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传统文化方面,近年来,随着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入全面地弘扬。在中医的办学教育方面,自1956年国家创办最早的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起,至今高等中医药大学(或学院)共有23所,另外尚有众多的中医药专科学校,中医学子遍及天下。然而,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现代中医的发展,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保障中医、支持中医发展,但在实践中却实施了一些不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例如:重视教材,忽略经典;重视论文,忽略临床;强调发扬,忽略继承;强调科班,忽略民间等,使得院校培养出来的许多中医生不会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水平下降,中西结合变成了中医西化。因此,中医药振兴之路道阻且长。
一种医学的兴亡,常与其存在的文化土壤相关。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医的兴亡是与中华文明休戚相关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中医与西医应同时为人类文明与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到的,“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在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潮中,愿中医能走出困境,砥砺前行、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