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

2020-01-10 19:14:28
科教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验课实验室实验教学

朱 燕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 湖南·长沙 410013)

在现代医学中,疾病的诊治已离不开检验结果的辅助诊断,培养高水平的检验人才是时代的召唤。检验医学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临床检验医学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有力支撑。[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实验课又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决定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能胜任所要承担的检验工作,是否能为医生的诊治提供可靠的辅助信息。[2]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专业要求,要发展,改革才是硬道理,为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教研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验室实行6S 管理

6S 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其内容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6 个词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3]

1.1 对实验室物品的定位管理

对实验预备室和实验室重新整理规划,使预备室和实验室内仅保留与实验教学相关的试剂、仪器和物品。并根据使用频率规划放置位置,分类定点存放。

对实验场所的地面及桌面用黄色色带纸划分出各种物品存放的区域,对于抽屉里的一些小物品,用隔板分隔开,使物品更清晰明了。在地面、桌面、墙壁、柜门、抽屉等位置贴好标签纸,做好定位标识。实验器材如天平、振荡器、吸量管架、移液器架、废液桶、废料桶、锐器桶等均用黄色胶带纸设置固定放置区域并贴上标签。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各种规格的Eppendorf 移液器,装在专用盒子里,贴好标签和编号,放置在专用柜子里。

定位管理方便学生取用试剂和器材,节省了时间,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的观察并思考,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安全知识的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必修之课,教研室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与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注重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我们建立了实验室准入制度,每届新生入学后,都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每次实验都要带手套,让学生把每一份标本都当成疾病阳性标本,养成自我防护的好习惯。定位放置的废液桶、垃圾桶提醒学生不能随便乱倒废液、乱丢垃圾,并及时分类回收废液和清理个人垃圾。严禁在实验室喝水和吃东西,在隔壁房间内设有学生专用柜,每个学生有一个柜子,钥匙自己保管。学生的书包、水杯等物品均放在柜子里,实验课结束后工作服放到柜子里,避免带回宿舍造成污染。

1.3 仪器管理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用到的仪器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箱、电泳仪、稳压器、离心机、电子天平、振荡器、水浴箱和pH 计等,这些仪器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进度和效率,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检查,老师复查,在仪器使用本上学生和老师依次签名,对有故障的仪器及时进行报修。

1.4 实验室打扫工作的制度化

教研室建立了“值日工作制度”和“值日工作记录表”,实验结束后值日生对实验室台面、水槽、黑板和地面等进行例行打扫,并规范整理好试剂、器材、仪器及其他实验用品,最后整理好所有清扫工具,若有需特殊处理的废料和废液,则需放入指定回收地点,打扫完后由值日生、指导老师和教辅人员依次在记录表上签字,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把关。

实验室实行6S 管理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预备室和实验室更整洁美观了,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随时和随手整理,实验结束后,学生都能将实验用品归位,有效避免了物品随意放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种良好的习惯必将使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及工作中享用一生。

2 培养学生的质控意识和质控能力

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界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是实验室生存发展的前提。[4]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是临床检验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因此加强在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质控意识和培养他们的质控能力是迅速提高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检验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实验课课时多,大部分实验都是定量检测。通过定量检测,可以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往都是直接从临床科室取正常体检者的血标本来检测,而且是多个体检者的血标本。对于血液中某种生化指标的准确值并不知晓,老师不能评判学生得出的检测结果与准确值的的差别。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主要靠教师在实验课上巡视时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来做出主观判断,因为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在评价中难免带有一些教师的主观偏见。

教师先用质控血清制定出自己实验室的靶值和标准差,再用质控血清作为待测血清让学生检测,将测定结果与靶值进行比对,就可知学生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可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否规范,是否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包括实验器材和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与校正,试剂的准确配制和标定,规范性实验操作习惯的养成,实验条件的掌握和控制等。

另外,以往做临床生化实验时,学生只求快速检测完算出结果,认为实验就算结束了,对实验过程不太重视,因而操作有些草率,不太规范。但是他们又想知道血液中这项生化指标的准确值到底是多少,想看看自己的结果做得怎么样。但是因为老师也不知道血标本中的指标检测值,所以无法评判学生的实验结果,这就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质控血清作为待测血清来给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结果出来后,陆续填到电脑里制作的实验结果表格里,待所有学生全部填完结果后,在课程小结时老师会公布待测血清的靶值和标准差,这时候学生往往会比较紧张,生怕自己的结果不在质控范围内。若有学生结果属于失控值,则需重做,直至结果在允许误差内。这个可以反过来促使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更规范和细致,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择多个临床生化检测项目,采用质控血清让学生实验,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而达到实验技能“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质控意识,提高了质控能力。

3 摒弃“保姆式”教学方式

以往的实验教学,老师常常扮演着保姆的角色,总担心学生对实验内容不清楚或者会做错,因此会讲很多内容,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有的老师在某些关键的实验步骤甚至会自己动手,学生只是观摩,这样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会设计和探索,不会思考,自主性不强,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虽然开设了大量的实验课,但学生收获甚少。

为了培养会思考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少讲多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多看多观察,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让学生说出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正确的操作是怎样的。另外设置了“欢迎来找茬”的环节,比如在教授微量移液器和刻度吸管的操作时,让一个学生操作,其他同学在旁边观察,待操作完后让围观同学找出他的错误来,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印象非常深刻。

4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以往的实验考核方式是一个老师负责同时监考五名学生,学生的实验过程从头至尾都是由同一个老师监考。这样容易受到不同老师主观因素的影响,有的老师监考严一些,有的老师监考松一些。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老师负责,比如微量移液器和吸量管的考核由两个老师负责,分光光度计的考核由另外两个老师负责,这样尽量做到学生在不同的考核环节监考老师都一样,标准也一样,更加公平化。另外,这种考核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考试效率,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5 小结

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上述改革方式,学生更喜欢和重视实验课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对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人才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实验课实验室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