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0 16:32贾国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阿替普达拉溶栓

贾国强

急性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老年人一般为多发人群,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的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极为关键,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方式,而单一药物治疗却没有获得理想的疗效,本院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联合用药可获得理想的疗效。本研究主要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依达拉奉联合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分析对象为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期间接收的9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 例。联合组男、女比例为25∶24;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1.48±6.8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2;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3.08±6.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对溶栓治疗无禁忌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愿意配合研究,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订的患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严重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疾病患者;具有脑肿瘤、脑血管异常、脑水肿等合并症患者;没有完整临床资料患者;对本研究无法全程配合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在实施治疗方案之前均先行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对血压进行控制,调脂治疗等[1]。联合组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为:100 ml 生理盐水与0.09 mg/kg 阿替普酶注射液的混合液,10%采用静脉推注方式,90%采用静脉泵注方式,<1 h 的泵注时间,治疗1 d;依达拉奉的治疗方法为:100 ml 生理盐水与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混合液,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滴注时间30 min,2 次/d。对照组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用法用量与联合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临床表现消失,神经功能评分降低90%~100%为显效;临床症状表现有所缓解,神经功能评分降低46%~90%为有效;临床表现与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包括hs-CRP、IL-6、TNF-α;③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100 分为满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应用NIHSS 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神经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显效24 例,有效23 例,无效2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显效15 例,有效20 例,无效14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炎性因子各项指标比较 联合组患者hs-CRP、IL-6、TNF-α 分别为(6.6±2.5)mg/L、(54.5±3.8)ng/L、(8.0±1.6)n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7±2.8)mg/L、(71.5±4.9)ng/L、(15.5±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10、19.1911、17.1969,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 评分(5.25±1.27)分低于对照组的(8.90±1.39) 分,Barthel 指数评分(82.65±4.86) 分高于对照组的(74.29±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老年人为急性脑梗死的常发人群,且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呈现增长的趋势[3]。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由于脂肪在动脉内膜中呈现变性的状态,胆固醇在动脉内膜中发生沉积,以此造成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脑组织发生缺血情况之后氧自由基会生成,损伤神经元细胞,使其快速消亡,进而导致供血障碍和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4]。急性脑梗死影响因素为肥胖、酗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有较大的治疗难度,在临床治疗中强调积极溶栓,对脑组织缺血和血管狭窄进行减轻,对继发性脑损伤进行减少。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早期,要选择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案,对脑部供血进行及时恢复,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对病死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5]。在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中阿替普酶为应用较为广泛的溶栓药物,可与网状纤维蛋白相结合,促进纤溶酶变化,以此崩解血栓,同时对快速恢复脑部血流有促进作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然而由于其再灌注方面的不足,一旦损伤会导致细胞凋亡和充血,治疗效果会降低。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的一种,对血脑脊液屏障进行利用,达到缺血半暗带,可对脑梗死进展进行预防,对羟自由基浓度进行降低,对表达凋亡细胞因素进行调控,对神经元凋亡进行抑制,对脑细胞进行保护,同时依达拉奉可将自由基清除,对神经细胞损伤进行抑制,对脑组织进行保护,同时可抑制血肿,从而对脑水肿进行缓解,对病情发展进行阻止。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改善,对脑组织循环进行进一步改善,对脑组织损伤进行减轻,恢复患者受损神经,以此对治疗效果进行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5.25±1.27) 分低于对照组的(8.90±1.39) 分,Barthel 指数评分(82.65±4.86)分高于对照组的(74.29±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不但有效提升了临床疗效,同时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仅改善,方案实施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依达拉奉联合方案获得理想的效果,与单药治疗相比,可对临床疗效进行提升,促进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疗效确切,适合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阿替普达拉溶栓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