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宝娟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教育部在2018 年11 月提出职业教育“1+X”证书体系构建的改革措施,2019 年1 月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1+X”证书体系制度试点,希望通过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随后,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
“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不是“双证书”制度的改头换面或更新升级,而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在“1+X”证书制度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X”代表的是职业技能,它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与经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技术技能。
“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的最根本区别在于“X”的灵活性上,“X”有多种可能,体现在该证书制度既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满足同一专业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1+X”证书制度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用人需求的多层次性,符合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目的。
“1+X”证书制度是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而产生的,因此,更加关注专业岗位技能,毕业生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会更强。而且“1+X”证书制度对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更好地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及时融入课程学习,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也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更有力的抓手。
“1+X”证书制度更深层次的意义体现在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很多工作岗位需要复合型人才,很多职场人想要升职、换岗或跳槽,“1+X”证书制度为这一需求提供了可操作性。同时,“1+X”证书制度也为众多社会人学习充电、培养兴趣提供了可能。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实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实践必将随之向纵深发展。
当前,“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实施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高职院校现有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与“1+X”证书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单一,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够、话语权较少;专业教学与经济社会需求相脱节,课堂教学内容较实际岗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育人融合不够,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力度有待提高;校内实训室难以承担专业实习场所的功能,而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有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素质技能含量较低,难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等等。
现阶段,职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群建设,以培养能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体是多元的。政府从宏观上加以指导,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形式提供保障;行业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实际提出职业技能标准,为专业人才培养明确具体方向,主导“1+X”证书考核;高职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及专业方向,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下,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决定了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也体现着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
1.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及时纳入课程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同步改革,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将职业技能标准本土化、实用化,使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覆盖,深度解析,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通过率。
3.课程教学考核
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改革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将教学与考核完全分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课程评价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对接,引入社会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现有实训室受场地、设备更新、软件开发等因素影响,无法满足专业课程学习要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进一步升级实训室功能,创新实训平台建设。职业院校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智能化实训平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操练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更好地保障学生就业,同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改革内动力
“1+X”证书制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才能自觉投身到教学改革的热潮中。职业学院要不断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学习,促使教师产生教学改革内动力,配套相关制度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奖惩要有据可依,落实要及时到位。
2.加强培训,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员
随着职业技能鉴定的普及化,社会对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职业院校要因势利导,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考核,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员,一方面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尽早掌握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标准和考核要求,将这些要点及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在鉴定评审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建设职业院校名师培养工程,从而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3.强化外引,推行双导师授课模式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的规模与投入。师资结构不仅仅限于在编在册的教师,而且要积极吸纳企业的能工巧匠,专业课程要强化企业引进,将企业员工纳入师资队伍,推行双导师授课模式。这样既可以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又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的机会,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需要的差距。
1.校企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校企双方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共同探讨“1+X”证书制度中“X”的种类、数量,明确“X”涉及的理论基础、岗位需求、职业技能,以及考核的方式、重点、难度级别等内容,使职业技能鉴定更具有理论性、可操作性和专业性。
2.行业协会组织考核、鉴定职业技能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作用,职业技能鉴定有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模式,使考核、鉴定更具有权威性。
总之,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职业院校要及时更新观念,积极投身“1+X”证书制度实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明晰思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