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 赵景服 李吉娜
(中原工学院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因此,课程思政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就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政治认同、法制意识等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达到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最终目标。作为地方性理工科院校,我们在本科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尤其是在课程思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学校思政问题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开展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破除课程思政的神秘感,解决教师的“思政之惑”,使教师从思想上对课程思政产生清晰的认识,是首要的一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不同,其核心是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灌输正能量,“既传道又授业”,是“浇花工程”,需要精心设计、巧妙实施。“善思者行远道”,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更好地发挥日常教学的因材施教、全面育人的作用,也就是在思政教育背景下“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教育思潮可以说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他们尊奉不同的哲学基础和思维范式,有些一闪而逝,有些长盛不衰。建国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也经历了数次改革,每一次都能产生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影响深远。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也必须要紧跟步伐、与时俱进。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需要就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深入开展。
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二者在培养目标和指导方针的内源一致性的内在要求。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素材,契合思政元素,“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教育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全部的教学过程中。思政新课程的改革实质是通过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机制,拓宽学生培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目标。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不是“两张皮”,它们的融合不能太“突兀”,要有“代入感”,要潜移默化。因此,在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首先要优化设置课程,将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等内容相融合,这种融合是有机的、灵活的、有原则性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思政元素无缝对接知识点,思政目标和专业目标指向性同一。根据学科特点,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联点,把握“育人”原则,发挥协同作用,知识优先,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要紧紧跟上,不能顾此失彼。
(2)课堂互动、情感共鸣,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相辅相成。重视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行动上保持同步,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达到“课堂有温度、教学有新意”的课堂效果。
(3)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设问-引导-体验-反思”几个教学环节有机串联在一起。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四步教学法”,即按照课前设问、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课后反思的步骤展开教学活动,在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及价值引领方面下功夫,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发。
目前,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师生认识度不够,认为课程思政可有可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仍然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授课,学生也采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学习;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不足,软硬件方面没有配套,无论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未做相应的准备;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开展课程思政无从下手,改变教学方式力不从心;教学方法单一,思政元素往往采用“硬植入”的方式,容易和专业课程脱节,无法达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作用。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性原则,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原则,兼顾个体的差异性等。按照这些原则,《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设计如下:
3.2.1 重构课程内容,重视师生互动
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最重要的就包括受教育者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接受、反应。课程思政的设计开发,应当依照教学原理将书面知识、实际案例进行组织、重构、迁移,同步实现真理与价值的获得与回归。在总体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的指引下,将分析教学对象、重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完整教学链。增加互动设计,减少“灌输”内容,重视实践环节,教学主客体的合作更加多样,更具目标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3.2.2 基于OBE反向设计,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成果(OBE),进行反向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养,缺乏对价值观的启发探究式引领。因此,尝试改变“灌输式”教学,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以“个体+讨论”的方式,注重教育客体的主动接受、主动探究和主动迁移,将是未来改革的重点方向。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初步制定了传授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的总体目标,按照“以生为主、互动讨论、参与分享、逐步渗透”的教学步骤,重视“课前布置、课中实施、课后反馈”三个阶段,采用设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生生互评,打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
3.2.3 发挥网络优势,创设“网络思政”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拓宽了信息获取的途径,尤其是移动端APP在教育方面的广泛应用,对于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慕课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智慧课堂,搭建网络思政平台,组建思政教学库和思政资源集,编写教案,录制视频,设置任务点,布置网络作业,让学生搜集思政素材,撰写学习心得。
3.2.4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老师的工作,全体教师都要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全面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应重视智育、德育和能力提高“三位一体化”的模式。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大纲,而是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即便是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宏观性的指导文件,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课程思政对于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挖掘知识与德育两大模块的交叉点,寻找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网络直播、MOOC录播、云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结合实际课堂,以OBE、混合式等为理念设计课程教学,角色转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情操。
《教育学原理》指出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获取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及性格特点。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专题宣讲、自我总结、课堂展示等形式,坚持“设问-引导-体验-反思”的总体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依据如下原则进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堂氛围,随时调整授课方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转移到课堂,发挥语言的感召力和形象的吸引力,打造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是单纯的讲解灌输,要采用设问、暗示、问卷、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着重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积极配合,达到师生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上的“双赢”。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通常有:将传统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深化、延拓,力求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领会其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关注科技前沿,联系时事要闻,通过科技改变生活、数学影响世界的实际,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加入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通过学习中国数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通过讲解课程知识,采取设问、引导、讨论、体验的方式,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以及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养成爱问求知、精于钻研、团结协作的习惯,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为学生走上科研道路、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穿插大量的实际应用举例,设计实践环节,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行合一,体会规则意识、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等。
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步骤是:提前布置思政课题,要求学生搜集素材,独立思考;课前十分钟,开展思政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代表分享发言,教师点评,学生互相打分;课中联系专业知识,精心引入思政元素,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并思考“从中学到了什么?”;课后的“反刍”也相当重要,通过学生的反思和回馈,总结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课程思政的融入不一定是“刻意的”,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可以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蕴含着什么思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做?通过长期的训练,无形中使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是具有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堂。经过问卷调查,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4.3%以上,97.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堂中,在不占用大量时间的前提下,融入思政元素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思政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方式等也将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无形中也会促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