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研究

2020-01-10 11:2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

张 婷

(天津航大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0 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秉承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系列政策制度的相继出台和落地实施,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国内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起步比较晚、机制不完善,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

1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1.1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

目前的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自营、转让和合作。自营模式即以高校为依托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科技成果,匹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模式。这类科技成果一般未经市场调研、科技含量不高且容易被模仿复制,缺乏市场竞争力。转让模式即将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成果转让给社会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这样往往会造成初衷模糊和信息脱节,“半成品”很难真正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虽然高校不用为研究成果到量产面世的过程承担风险,但如果产品获得实质性效益,巨大的利益差无法形成激励科研的长效机制。合作模式即前两者的综合情况,高校与社会组织建立股份制企业并参与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这样一来,高校所承担的风险就相对提高了,合作沟通的信息偏差、责任分散以及产权关系的复杂情况等,限制了科研成果本身的转化能力。

1.2 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和成功率较低

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在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时间里,国内高校获得的发明专利总数为160236项,其中仅出售了为7957项,比例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而美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将这个数字冲击到了80%。长久以来,国内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并未形成科研与转化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反而一直被两者格格不入的惯性所拖累,很多项目在申请专利注册后逐渐没了音讯,最后“胎死腹中”。例如上海交大的存续专利就达到了6000多个,都静静的躺在文件柜中无人问津。这其中有高校管理体制不能与时俱进的影响,也有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注重论文、忽视转化的因素,还有校内主管部门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的问题。

2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题

2.1 产学研脱节

由于思维模式的影响,部分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更偏爱技术角度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科研项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意识较为淡薄。国内高校仍然按照国家制定的科研规划进行立项申报,一味的追求某一领域的技术前瞻性,而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转化的可行性;同时,某些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或课程安排上也存在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即将或已经过时,无法通过科研创新创造价值;另外,经济社会的运转缺少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的有效渠道,导致了产学研的严重脱节。

2.2 流程管理混乱

一方面,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依据相关规定,公立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被界定为国有资产,处置时要作评估、备案。由于流程管理的不完善,评估、备案程序很难顺利完成甚至完不成,一些具有时效性的科技成果就无法即时转化成商品而失去价值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到转化阶段,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成功率。另一方面,一些科技成果在实验室中并不能完全完成“1-9”的系统性过程,需要结合设备制造、市场反馈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成放大试生产、试营销、试使用等过程,尤其是中试过程必不可少。这其中就需要信息沟通和团队合作的有机配合,责任目标、人员分工、时间控制、沟通效率等流程管理方面的混乱常常会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尴尬场面,甚至可能导致科研项目的破产。

2.3 线边服务缺失

“研究—开发—产业化”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支持和协助。线边服务指的是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各环节所需的各类第三方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的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专利技术转让经纪、金融风险投资、财务和法务、中介服务、商业策划和包装提升等,都会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无法串联起科技成果转化这条产业链。

3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优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议

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值,科技成果转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实现最大化的市场价值,所以说满足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可以被转化的主要因素,市场供求关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动能。

3.1 完善体制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建立并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有利于激发科研创新的活力和潜力,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有效改善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制还会衍生出市场化的组织体系,以服务企业的科研理念出发,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其作用价值并不断改造提升,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利益分配体制,也将激励科研人员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研工作,最终形成产学研良性推动的闭环。

3.2 借助利好政策

早在2015年,国家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由国家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业单位,目的就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成效。“三权下放”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优化了转化过程中的机制流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2019年初,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其中对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国有资产管理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新规定明确指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并简化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评估程序。时隔四年后的再次“放权”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贴合实际运作情况,大幅度增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经营活动中的灵活度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为了吸引高科技人才、提升区域产业科技水平,不少省、市、地区也推出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及个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补贴,或成立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基金,最大限度的激发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3 培养专业人才

科学研究思维与市场运作思维的不同,导致科研人员很难直接对接市场,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从中沟通推动,进而完成转化全产业链。同时,客观的市场分析、从专业的视角发现需求并准确对接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人员,做高效的沟通渠道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经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目前,我国既了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又可以对接市场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亟需培养一大批专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经纪人,帮助高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3.4 搭建服务平台

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线边服务,搭建一个集合尽可能丰富的服务平台是必不可少的。组建专职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广泛获取技术前沿发展和企业需求信息,结合全产业链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专利申请与保护、法律咨询、财务管理、科技融资、广告营销等线边服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最终将校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有了风险投资、抵押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加入,使得转化过程中的融资活动提高了灵活性,降低了风险性。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尽早的引入专业的法律咨询和财务管理将最大限度的避免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后公司股权分配和收益分配的纠纷,且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IPO活动。不可忽视的还有专利保护和商业策划服务,科学合理的利用营销手段,树立企业形象,打造品牌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线边服务平台还将承担起行业的风向标的重任,定期发布行业动态、组织线上/线下路演活动、对接需求单位和服务机构,成为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信息的集散地,更加高效的统筹规划和服务对接。

3.5 培养专业人才

科学研究思维与市场运作思维的不同,导致了科研人员很难直接对接市场,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从中沟通推动,进而完成转化全链条。同时,客观的市场分析、从专业的视角发现需求并准确对接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人员,做高效的沟通渠道也是一位优秀的技术经理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目前,我国既了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又可以对接市场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亟需培养一大批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帮助高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3.6 整合社会资源

(1)校地合作:高校所在地带来的地利优势不容小觑。例如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市政建设等项目,分别对应着高校里相关专业和相关项目,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释放科技资源的活力和创造力,以带动高校所在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2)校友会:通过深挖并整合校友资源,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实力,无论是技术方面、资金方面还是信息交流方面,实现高校、校友、企业三方多赢的大好局面,从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例如,2016年清华校友总会和启迪控股合作,依托启迪全球创新网络,在各地建立“启迪清华校友活动中心”,并设立了水木清华校友基金,成功实现了多个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4 结束语

从实验室里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化成为市场上拥有价值的商品,每一步都是惊险刺激的逆水搏击,只有过关斩将走到最后才能一跃龙门。最后,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2020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布会上的讲话作为结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
WTC科技成果转化论坛:金融助科技成果转化 大有可为(上)
科技成果
八项科技成果介绍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