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杰
(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重庆 409600)
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过程。精神激励是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员工授权,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认可,公平公开的晋升制度,且提供学习和发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等。精神激励是以一项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且影响深远的工作,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总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工作充满激情,将自身的内驱力充分释放出来,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学校组织的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1]。
激励机制是针对每一个人的,但现阶段很多学校在激励机制实施方面仍然比较僵硬,往往会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采用论资排辈的方法或者内定的方式,妨碍了教师之间的公平竞争,没有竞争、没有活力、没有上升空间的工作氛围,很难调动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很多学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激励方式,如季度小结、期末总结、年度总结等考核形式,没有及时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没有建立优秀的绩效评价和制度,更是没有从教师的实际生活所需出发。同时,由于总结长久保持不变,缺乏客观、量化、科学的考核标准,对教师的真正成绩没有做出真实的反应,也就失去了对教师应有的激励作用。
因地方财政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会时不时地拖欠教师的绩效考核奖励,满足不了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便会萌发离职的念头,很容易造成教师的流动。同时,由于没有科学的激励政策,师资队伍的自我进修积极性难以提高,很多老教师运用相同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消极怠工,很难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学校不提供自我进修的平台和氛围,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持续提高,自然会缺乏很多骨干教师,教学水平也很难朝高水准的方向发展。
教师队伍的工作氛围直接决定着教师个体的工作状态,每个教师的工作状态又关系着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因此,管理者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强有力引导,为每位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尤其是要确立教师的地位,并将合理的优待充分显现出来。同时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要求上级主管对下属尊重关心和信任,保持工作团体内的人际关系融洽,促使教师能够在校园工作中心情舒畅、精神饱满[2]。
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可见,任何人都希望被他人及组织认可并获得尊重,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师队伍管理中,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与各位教师建立情感联系,积极地和他们沟通,让广大教师的内心真正感受到被重用、被尊重。尽可能地利用一些机会关心教师,真正帮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建立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平等沟通的平台,多听听教师的建议和想法,让教师能在充分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内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满足教师的经济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必然手段。在教师队伍管理中,精神激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在尊重现实情况的条件下,满足教师合理的经济需求,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物质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满足教师的经济需求,不是一味地提高教师的工资奖金,而是根据学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一些教师的待遇,或者在福利方面满足教师的需求,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热情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3]。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如果只是在原地踏步就是落后。因此,在教师队伍管理中,还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要给予教师学习的平台,并正确认识教师、认可教师。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制度及晋升制度,满足教师发展、自我提升的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立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帮助教师扬长避短,使其不断进步。评价机制的设定最好发动全员参与,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制定比较容易使其接受及执行。在评价结束后,通过反馈的各种信息,使教师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成绩及工作不足,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从而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精神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将教师的内驱力充分释放出来,使其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学校组织的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