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旗策 朱飞叶 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310053
燥邪是六淫之一,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记载,但直到金元时期,刘完素针对《素问》“病机十九条”中独缺燥邪致病,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涩为涩滞,一指秋脉涩滞不利,二为“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产生肢体麻木。枯涸、干劲总的是指机体失去水液滋养而外在表现为枯萎不荣的征象,如面容憔悴、皮肤干瘪、肢体活动不利等。皴揭指皮肤龟裂[1]。刘完素对外感燥邪引起的一系列津液亏虚的症状进行病机分析,中医燥邪理论时隔千年后才得以发展。对燥邪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他把《内经》中“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更符合临床实际,并指出燥气的性质同于火热,还创立了名方“清燥救肺汤”。随着温病学的发展,燥邪致病的理论和临床得以快速发展,其中吴门医派的叶天士和绍派伤寒的俞根初都颇具特色,现将其论治燥证的异同总结比较如下。
《临证指南医案·燥》:“上燥治气,下燥治血。”邵新甫评曰:“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人上焦气分……内伤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病从下焦阴分先起。”《临证指南医案·便秘·血液枯燥》治一妪便秘腿脚抽搐:“昔喻氏上燥治肺,下燥治肝。”结合喻嘉言《医门法律·秋燥论》可以发现,叶天士继承了喻嘉言关于燥的认识,外感导致的上燥治疗在气在肺,内伤引起的下燥从血从肝论治。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指出:“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若延绵数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因此,燥邪与温邪相似,首先也侵犯肺卫,表现为发热恶寒等表证以及口、鼻、皮肤、肺等干燥伤津的症状。外感燥邪日久,则会发生传变,邪入营血,这与温病的传变规律相似。叶天士还进一步丰富了内伤致燥的理论,如肝肾精血不足、液燥下亏,导致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而发生中风,又如血燥便秘等。
绍派伤寒的俞根初系统整理了燥邪致病的病因病机,《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2]指出:“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可见,燥邪伤人,多具有季节性,根据所感之时节从热化为温燥,从寒化为凉燥,系统提出了温燥和凉燥的分类方法。对于外燥致病,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其病位,燥邪可侵犯肺、胃、肠、肝、肾等脏腑,同时还易与湿邪、暑邪兼夹,完善了燥邪致病的病机。叶天士根据卫气营血理论更加强调燥证的传变规律,俞根初总结前贤的理论经验,对燥证的病机分类更为完善。
燥邪伤人,邪气首先犯肺,卫气失宣,故可见发热恶寒;由于“燥为干涩不通之疾”,肺失宣肃,津液不能输布,可见口咽干燥,咳嗽,痰粘等症状,《临证指南医案·燥》中的第一则医案为治疗气分热,所用方剂中,桑叶、豆豉、栀皮轻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贝母宣肺化痰;沙参、梨皮养阴润肺,清宣燥邪,润肺止咳。燥邪日久,或邪热化燥,深入下焦,病位在下,多耗伤肝肾阴血,“其法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补地黄丸、六味丸之类是也”。外感燥邪,首先犯肺,在深入肝肾前,还容易伤及胃阴,《临证指南医案·燥》中有“胃阴虚”,《种福堂公选医案》燥门中有“肺胃津伤”,《眉寿堂方案选存》中有麦门冬汤养胃阴而治燥。由此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燥首先分内外,再根据燥邪传变的上中下顺序从肺、胃、肝、肾等脏腑辨治。
俞根初根据感受燥邪及兼夹的不同将秋燥致病分为三型:凉燥犯肺、温燥犯肺和秋燥伏暑,凉燥与温燥分别选用香苏葱豉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最有特色的是秋燥伏暑的辨治,根据伏暑的特点,分为挟湿和化火两端。挟湿多缠绵难愈,而且湿与燥的性质相反,润燥有碍湿邪,化湿可致伤阴。挟湿总的病机是湿遏热郁,轻者多为肺燥脾湿,重者为脾湿肾燥,这也是江浙一带温热病常兼夹湿邪的特点。化火进一步伤阴,变症迭起,燥邪与暑邪相合,深入脏腑,轻者多见肺燥肠热,强调了肺与大肠相表里;重者表现为胃燥肝热,这与三焦传变相吻合。俞根初注重燥邪致病的变症,因此,将燥邪的辨证进一步系统化。
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将叶天士治燥的用药特点进行了归纳,外感、内伤,津液结、精血竭,在表、在腑等都进行了提纲掣领的论述[3],“外感者……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喻氏清燥救肺汤,及先生用玉竹、门冬、桑叶、薄荷、梨皮、甘草之类是也”;“内伤者……其法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补地黄丸、六味丸之类是也”;“大凡津液结而为患者,必佐辛通之气味。精血竭而为患者,必藉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风药而成功,在腑以缓通为要务。古之滋燥养营汤、润肠丸、五仁汤、琼玉膏、一气丹、牛羊乳汁等法,各有专司也”。在治疗下焦肝肾阴血亏虚的燥证时,邵新甫虽然总结叶天士的用药原则是“其法以纯阴静药”,但从医案上分析,处方多以复脉汤为主,用药也都是动静相宜。在治疗燥邪导致的胃阴虚证时更是提出:“经云:六腑以通为补。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补工夫,岂徒理燥而已。”燥邪犯肺多归为表证,一般不可纯用滋阴补液之品,治疗多以辛润宣肺为主,避免辛温之品进一步伤阴。由此可见,治燥当润,应选用滋阴养血、生津养液之品,但叶天士治疗用药润中有通,以通补为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指出:“凉燥初起,宜用辛润,开达气机为君……气机闭遏,在上焦咳嗽胸懑、痰黏气逆者,加以通润,宣畅上气……在中焦脘闷呕恶、嗳腐吞酸者,加以消降,疏畅中气……在下焦里气不畅、大便燥结者,加以辛滑,通畅下气……如燥已化热及新感温燥,宜用辛凉甘润,清宣气机”。另外,如阴虚便结、伏暑、挟湿的治疗也都要注意气机的畅通,虽然养阴润燥是正治,但俞根初同样强调不可纯用养阴润燥之品,以防补而留滞。可见俞根初治疗秋燥的用药原则与叶天士基本一致。俞根初对于燥邪挟湿的用药颇具特色。燥与湿是一对矛盾对立的六淫邪气,一般不同时发生,但由于患者从化、体质以及痼疾等原因,两者可同时出现。燥邪与湿邪的治疗也存在相互牵制的困难,润燥有碍湿邪,祛湿又加重津亏,因此,俞根初燥湿同治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价值。肺燥脾湿,先与辛凉解表,轻清化气,葱豉桔梗汤加紫菀、杏仁。上焦得宣,气化湿开,则用加减半夏泻心汤去半夏加川贝、芦笋苦辛淡滑以去湿。《金匮要略》曰:“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肺燥脾湿先治在表之燥,多用风药中之润剂;再疗在里之湿,少用辛温,多选用苦寒。脾湿肾燥分为阳虚多湿,湿伤肾气而燥以及阴虚多火,湿热耗肾而燥。前者为阴凝而燥,治宜温润,用肾气丸加减;后者为阴竭而燥,治宜清润,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由于燥与湿这一对矛盾的双方同时存在,针对两者的一般治疗方法往往相互掣肘,根据病情缓急先后施治,或者经过辨证把握病机同时治疗,这对于燥邪的辨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叶天士与俞根初对燥邪论与治各有特色:叶天士认为燥邪致病,首先分内外,外感燥邪,“燥自上伤”,首先犯肺,易传变至胃和肝肾,治疗以养阴润燥为主,但润中有通,补而不滞,以通补为要;俞根初系统提出了温燥和凉燥的分类方法,同时还认为燥邪易与湿邪、暑邪兼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方药,丰富了燥邪的辨治,两者有机结合可更好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