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2020-01-10 08:39赵颖霞
关键词:教科书价值观道德

赵颖霞,马 丁

(1.保定学院 商贸物流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0)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体系在儒家道德教育传统、西方近代价值观教育理念与内容及近代中国思想家的德育思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在传承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发生了深刻变革。

一、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评价

(一)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形成始于周代,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仁学”,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都充实进了教育内容之中。如朱熹所言:“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1]113其后经由汉唐到宋代最终构建完成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体系,形成了“仁”“三纲五常”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内容。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课程实施。一是开设儒家价值观教育课程。汉朝及之后各时期的官学、私学开设《四书》《五经》《论语》《孝经》课程讲授儒家道德价值观。二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内容对儿童进行价值观熏陶。传统儿童教育中的识字、历史、地理等教育内容中也多与知事明理、道德训练和性情陶冶融为一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故事琼林》《增广贤文》《弟子规》《太公家教》《蒙求》等蒙童教科书,既教授儿童识字、诗词、文学、自然、社会、历史、地理等知识,也传授为人、处世、言行、治学之道,清代就有“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样的俗语,可见《增广贤文》《幼学故事琼林》这样的教科书对儿童价值观影响之大。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价值观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主导内容,甚至1901年清末新政改革,尚规定“不准阑入周秦诸子谬论,释老二氏妄辩,异域方言,报馆琐语,一切离经叛道之言,悉当严加屏黜”[2]33。可见儒家价值观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二)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评价

1.积极因素。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修身教育,以私德教育为主,重在培养儿童优秀道德品质。无论是教育原则、内容还是方法都有其优秀教育传统。

首先,遵循德育至上原则。《汉书·食货志》中就指出:“八岁入小学,学五甲六方,书记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朱熹强调要教授儿童射御书数的知识技能,也要让儿童懂得“长幼之节”“君臣之礼”“孝弟忠信之事”。《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表述更为生动。可见,传统价值观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包涵诸多优秀内容。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中诸如孝、慈、悌、敬、直、惠、勇、刚等内容所宣扬的晚辈孝敬长辈、学生尊敬师长、朋友相互信任、上下级和睦等内容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应为当今中小学德育所传承。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也注重儿童日常生活道德规范的教育。《蒙养礼·展书》中就教育儿童敬重学习,遵守读书礼仪:展书无湿指,无撮甲,书常远身六七寸,无卷边,无折角,无污痕,无乱批点。读过之书,如新可卖,亦可以观为学者之所养。《幼学·敬书》也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卫生:诸生出大小恭,及晨起未栉沐者,先合盥手就座,平日毋以手近书,夏日尤宜痛戒。这些都是儿童生活中必须践行的道德规范,德育生活化可以说是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的一大特色。此外,德智兼顾也是传统儿童德育的优秀传统。《三字经》遵循“首孝悌,次见闻”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教育儿童懂得“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另一方面又教儿童“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等识字、作文、历史、常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再次,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多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利用典故、诗词、韵语等生动、活泼的内容形式向学童传授道德知识。《三字经》就是借“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对学童进行孝悌教育。知行合一也是传统德育优良教育方法。朱熹遵循“古人小学教之以事,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渐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1]114。王阳明更是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10“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4]322,提出儿童德育的宗旨就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践行道德规范。

2.消极因素。传统儿童价值观教育蕴涵了许多优秀教育因素,但在历史变迁中也积淀下许多陈腐、没落的内容,对学童的价值观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一,封建纲常礼教的内容充斥于儿童价值观教育。如南宋理学家程若庸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性理字训》就宣扬“元亨利贞,自然之理,是曰天道;人伦日用,当然之则,是曰人道。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谓命;人所禀受,贤愚厚薄,是之谓分”。这些内容文字简短、形式对偶、韵语整齐,非常适合儿童诵读,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封建纲常礼教不知不觉渗透进学童们的骨子里,压抑了学童的人性、天性,也影响和束缚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再如东汉班昭编写的教科书《女诫》与《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直到民国初年都是女童伦理道德启蒙教育的首选读物。这些教科书主要以“三从四德”的理学道德教义为核心内容,在长期的教育中逐渐成为束缚和扼杀女童天性的枷锁。

其二,中庸消极的处世之道泯灭了儿童勇敢抗争的天性。《增广贤文》向儿童宣扬诸如“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等消极中庸的处事教义,这些消极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童,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乐天知命、安贫守道、处世中庸的价值观。这种道德理念最终泯灭了儿童勇敢抗争的天性。

二、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

自清末中小学堂设立修身科,价值观教育就成为了独立课程。1904年张之洞与张百熙、荣庆在《重定学堂章程折》中说明了立学宗旨,尤其强调:“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2]2891906年3月25日,清廷正式颁布教育宗旨,公布了修身教育的五端标准,即“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强调“忠君”“尊孔”是“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2]535。之后,一系列中小学德育教科书,如《蒙学修身教科书》《蒙学读本》《小学修身教科书》《中学修身教科书》《最新修身教科书》《中等教育伦理学》《伦理教科书》等纷纷编纂出版。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小学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中华中学修身教科书》《新编中华修身教科书》《新制中华修身教科书》等一批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教科书均以养成儿童完全人格为宗旨,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道德五个侧面围绕公民道德教育编排教育内容,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内容更加完善。

近代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无论是修身教育还是公民道德教育都在不同程度的传承传统,特别是在儒家价值观教育优秀内容的基础上寻求变革。

(一)传承“以孝为先”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传统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修身教科书》第一册的第4课至第11课主要向学生传授传统儒家的孝悌观念和孝文化的内容。第六册的第1课通过孔子和子思的对话向学生解读儒家的孝文化。第七册的第1课向学生讲述了先儒黄润玉儿时孝敬家长,人人称颂,长大后刻苦学习,尊长爱师,终成一代儒师的故事。其它如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和第八册也同样编排了与孝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些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课文,学生们逐渐地学习、领会、认知了儒家的孝文化。

1907—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蔡元培主编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孝行为本”的家族伦理教育也是重要内容。书中有专设章节向学生传授家庭“以孝为先”的理念:“凡家族所由成立者,有三伦焉,一曰亲子;二曰夫妇;三曰兄弟姊妹。三者各有其本务,请循序而言之。”该书内容强调:“事父母之道,一言以蔽之,则曰孝。亲之爱子,虽禽兽犹或能之,而子之孝亲,则独见之于人类。故孝者,即人之所以为人者也。盖历久而后能长成者,惟人为最。”[5]44

民初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摒弃了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封建腐朽内容,也传承了传统德育中诸如孝悌、亲爱、恭敬等涵养儿童“以孝为先”的价值观的课目。如《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教科书中的课文《爱亲》:“父往他乡,女随母,送于门外。请父早归。”[6]66《事亲》:“黄香九岁,事父至孝。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6]67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小学生传授了子女尊敬父母的孝行意识,教育儿童从小孝敬父母。

(二)传承“忠恕之道”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传统

“忠恕之道”是传统价值观中强调自我完善和对他人一以贯之之道,是尽己、推己之道。“忠”即忠于内心,诚于内心。“恕”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内涵是指人应该平等看待自己与他人,悯人之过,扶正救失,导人向善,具有大度和“推己及人”的美德,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清末民初比较重视中小学的“忠恕之道”教育,修身和公民德育教科书中有诸多篇目论及“忠”“恕”的内容。

如《最新修身教科书》第十册《忠实》:梁冀既害李固,又下郡收其三子。固女文姬,乃属其幼弟燮于父之门生王成曰: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成乃将燮乘江东下,入徐州界内。令燮变姓名为酒家仆,而成卖卜于市,各为异人,阴相往来,燮从受学。及冀诛,朝廷求固后嗣,乃偕还乡里[7]9。第六册《忠义》:张千载字毅夫,宋丞相文天祥之友也。丞相贵显时,屡以官辟之,不就。及丞相为元所执,过吉州城下,毅夫来见,曰:今日丞相赴北,某当偕行,既至燕,丞相囚于小楼,毅夫即僦居于楼旁,日以美馔供之,凡三载,如一日[8]8。第七册《信义》:朱晖在太学,同县张堪见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儿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9]12类似的课文多借助浅显易懂的历史故事向学生传授人要忠于、诚于自己的内心,做人做事应做到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完成自己的职责的价值理念。

而《最新修身教科书》第八册《宽容》一文向学生讲授了宽容之道:成大事之人,必有大度量。有大度量之人,必能宽容众人,而人咸乐为之用。人以横逆来,我以含忍容之,人或有无心之过失,我即恕气无心而容之[10]17。第七册《行恕》一文则对学生进行“推己及人”的价值观教育:苏轼自儋北归,居阳羡。士人邵民瞻为轼买一宅,直五百缗。轼倾囊仅能偿之,将入居,夜行,闻老妪哭声,与邵推扉而入,问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有一居,相传百年,吾子不肖,举以售人。吾今日迁徙,百年旧居,一旦诀别,此所以泣也。问其故居所在,则轼所得者也。因再三抚慰曰:妪不必深悲,当以是居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翼日迎母还旧居,不索其直[9]11。

这些课文都向学生讲述了传统忠恕之道,钱穆先生称其为中国文化的精神。

(三)传承自立、自强、勤勉、节俭、勇敢等个人品德修养教育传统

《中学修身教科书》第一册的《修己总论》阐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夫道德之方面,虽各各不同,而行之则在己。……怀邪心者,无以行正义;贪私利者,无以图公益。未有自欺而能忠于人,自侮而能敬于人者。故道德之教,虽统各方面以为言,而其本则在乎修己。”[5]5所以,“凡德道以修己为本”。清末民初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继承了儒家传统,中小学修身教科书编排了诸如自立、自强、勤勉、节俭、勇敢、友爱、恭敬、礼貌、整洁等个人良好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清末,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就编排了诸篇如“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如人,即为人役。岂徒牛然,人亦如此”的课文,通过言简意赅、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教育儿童从小要发奋图强,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

《中学修身教科书》也详细归纳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诸方面内容:其一,修身先强体。“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一切道德,殆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5]6。其二,涵养良好习惯。“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习惯,则其影响至大,其于善否之间,乌可以不慎乎?第使平日注意于善否之界,而养成其去彼就此之习惯,则将不待勉强,而自进于道德”[5]11。因此,学生应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三,勤勉。“勤勉者,良习惯之一也。凡人所勉之事,不能一致,要在各因其地位境遇,而尽力于其职分,是亦为涵养德性者所不可缺也”[5]13。人只有勤勉努力,才能具备德行与才能。其四,节俭。“家人皆节俭,则一家齐;国人皆节俭,则一国安。盖人人以节俭之故,而赀产丰裕,则各安其堵,敬其业,爱国之念,油然而生”[5]17。强调,人都有崇尚名誉、追求财产、向往快乐等的欲望,否则人生就失去了意义,但人的欲望应该是有节制的,过度的纵容欲望对人是有害的。其五,勇敢。“勇敢者,所以使人耐艰难者也。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必达而后已,则勇敢之效也”[5]21。强调勇敢不在体力,而在于善于以果断、独立、义勇等品质应对逆境。勇敢是应该具备的重要品德,勇敢能促使人战胜艰难,人只有在艰难困境中不屈不挠,才能取得人生学业的成功。

《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也编排了多篇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履行的个人品德修养教育的内容。诸如课文《守信》:“李生有地图,张生借阅之。约日矅送还。及期,张生如约送还李生。”[11]92教育儿童懂得遵时守信。《勇敢》:“宋悫年十四。有盗至,悫挺身拒之。盗十余人,不得入室。”[11]82教育儿童涵养临危不惧、勇敢坚强的品格。《友爱》:“徐湛之出行,与弟同车。车轮忽折。路人来救,湛之令先抱弟去,然后自下。”[11]90培养儿童自小养成友爱的品质。《敬长》:“某富翁与客坐谈。一人旧衣敝屣,如屠沽者,自外至。翁急起立,延之上座,退而拱立。其人命坐,翁乃坐。客问翁曰:‘彼何人耶?’翁曰:‘某族叔父也’”[11]116。《礼让》:“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11]91《整洁》:“屠羲时曰:‘凡盥面,必以巾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令散乱’。”[11]85这些课文旨在教育儿童涵养恭敬、礼貌、整洁等品行。

三、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变革

社会变革必然引发价值观教育的变革,随着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加剧,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也呈现了不同的内容与特征。

(一)摒弃传统价值观教育的腐朽内容

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在传承传统德育优良传统的同时,也摒弃了传统德育中的很多腐朽内容。以蔡元培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为例,教科书在讲子女对父母的孝德时也明确强调反对愚孝,“孝者百行之本。孝道不尽,则其余殆不足观。盖人道莫大于孝,亦莫先于孝。以之事长则顺,以之交友则信。苟于凡事皆推孝亲之心以行之,则道德即由是而完”[5]44。但在讲孝德的同时也必须摒弃传统“三纲”中的“父为子纲”的腐朽内容,提出“人子顺亲之道如此,然亦有不可不变通者。今使亲有乱命,则人子不惟不当妄从,且当图所以谏阻之,知其不可为,以父母之命而勉从之者,非特自罹于罪,且因而陷亲于不义,不孝之大者也。若乃父母不幸而有失德之举,不密图补救,而辄暴露之,则亦非人子之道”[5]46,明确反映了蔡元培反对子女对父母的愚孝、盲从。此外,教科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也摒弃了传统德育中的忠君思想与道德规范,强调爱国不等于“爱君”的理念,认为:“国为一家之大者,国人犹家人也。于多数国人之中而有代表主权之元首,犹于若干家人之中而有代表其主权之家主也。家主有统治之权,以保护家人权利,而使之各尽其本务。国家亦然,元首率百官以统治人民,亦所以保护国民之权利,而使各尽其本务,以报效于国家也。使一家之人,不奉其家主之命,而弃其本务,则一家离散,而家族均被其祸。一国之民,各顾其私,而不知奉公,则一国扰乱,而人民亦不能安其堵焉。”国家不是一“君”之国而是公权的国家,“国家既有保护人之义务,则必有可以行其义务之权利;而人民既有享受国家保护之权利,则其对于国家,必有当尽之义务”[5]93。这些内容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对传统“愚忠”教育的否定。

(二)吸收西方近代价值观教育的合理元素

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不仅扬弃传统德育文化的腐朽之处,而且积极吸收西方德育文化的先进元素。清末文明书局出版的《小学修身唱歌教科书》诸多课目宣扬近代西方的博爱、爱国、公德、公义、守法、励志等道德规范。如《励志》一课歌词:“人民国家命脉连,休戚应相念。改良社会从实际,人格须完全。竞争场上著先鞭,吾曹幼稚年。强弱淘汰虽曰天演,人尽人事神无权。”文明书局出版的《中等修身教科书》的许多课文也多编排了西方伦理教育素材,而蔡元培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在吸收西方德育文化元素方面最具代表性。

1.在个人修养教育中,在传统私德教育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公义、公德的德育理念,倡导人应懂得作为国民的职责,履行作为国民的基本义务,恪尽职守。“吾国圣人,以孝为百行之本,小之一人之私德,大之国民之公义,无不由是而推演之者,故曰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由是而行之于社会,则宜尽力于职分之所在,而于他人之生命若财产若名誉,皆护惜之,不可有所侵毁。行有余力,则又当博爱及众,而勉进公益,由是而行之于国家,则于法律之所定,命令之所布,皆当恪守而勿违。而有事之时,又当致身于国,公而忘私,以尽国民之义务,是皆道德之教所范围,为吾人所不可不勉者也”[5]4。

2.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倡导夫妇根据性别的差异,各尽本务,权利平等。“夫为一家之主,而妻其辅佐也,主辅相得,而家政始理。为夫者,必勤业于外,以赡其家族;为妻者,务整理内事,以辅其夫之所不及,是各因其性质之所近而分任之者。男女平权之理,即在其中”[5]55-56。

3.在社会道德教育中,倡导国民涵养公义、公德,遵守国家法律。“人之在社会也,其本务虽不一而足,而约之以二纲,曰公义;曰公德”[5]66“凡人既为社会之一员,而持社会之道德,则又为国家之一民,而当守国家之法律。盖道德者,本以补法律之力之所不及;而法律者,亦以辅道德之功之所未至,二者相须为用”[5]66。这些教育内容体现了西方德育思想的影响。

4.在国家道德教育中,强调国家有保护国民的义务,也享有履行其义务的权利。同样,国民享有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也就应履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这些思想显然吸收了近代西方政治和法治思想的内容。

四、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传承与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儒家道德与教育传统的影响

儒家道德与教育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时至近代,当新的价值观教育思想与实践产生时,传统儒家道德与教育传统依然根深蒂固。以清末中小学堂德育为例,1904年1月公开颁行的“癸卯学制”就贯彻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德育以正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在这一德育思想指导下,这一时期中小学堂设置了修身课程,中小学堂章程则规定修身课程仍以传统儒家道德为主要内容,初等小学堂修身“尤须趁幼年时教以平情公道,不可但存私吝,以求合于爱众亲仁、恕以及物之旨”[12]414。高等小学堂“修身之道备在《四书》”[12]429。至于中学堂的修身课程,更是规定:“摘讲陈宏谋《五种遗规》:一、《养正遗规》,二、《训俗遗规》,三、《教女遗规》,四、《从政遗规》,五、《在官法戒录》(以教为吏胥者)。”[12]502就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而言,更是体现了传承儒家德育传统的宗旨,中小学堂的中国文学科“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中国各体文辞,各有所用。古文所以阐理纪事,述德达情,最为可贵。骈文则遇国家典礼制诰,需用之处甚多,亦不可废。古今体诗辞赋,所以涵养性情,发抒怀抱。中国乐学久微,借此亦可稍存古人乐教遗意。中国各种文体,历代相承,实为五大洲文化之精华。且必能为中国各体文辞,然后能通解经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2]493。初级小学堂的历史科“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12]416。显然,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没有逾越传统儒家的德育思想与实践的场域。

(二)清末民初文化异动与价值变迁的影响

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动,而文化异动与价值观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变革,中小学修身科教学内容的逐渐变化以及公民科的最终确立可见一斑。

中小学修身科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传统儿童德育而言已然发生了变化。虽然1904年颁布的中小学堂《奏定学堂章程》依然要求修身科摘讲《小学》《人谱》《四书》《五种遗规》等儒家德育经典的要义或内容,但体现西方近代德育理念与实践影响的公义、公德、博爱等内容也开始出现在了修身科的教学内容之中。而至民初,西方德育思想影响更加深入,中小学的修身科体现近代价值观教育和新时代气息的内容更具体、进步了。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则及课程表》规定:“修身要旨在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初等小学校,宜就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诸德,择其切近易行者授之;渐及于对社会对国家之责任,以激发进取之志气,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高等小学校宜就前项扩充之。对于女生尤须注意于贞淑之德,并使知自立之道。教授修身,宜以嘉言懿行及谚辞等指导儿童,使知戒勉,兼演习礼仪;又宜授以民国法制大意,俾具有国家观念。”[12]451中学的修身科则“在养成道德上之思想情操,并勉以躬行实践,完具国民之品格。修身宜授以道德要领,渐及对国家社会家族之责务,兼授伦理学大要,尤宜注意本国道德之特色”[12]521。在这一教育宗旨指导下,民初的中小学修身科虽然传承了“孝悌”“恭敬”“勤俭”“贞淑”等传统德育内容,但以“自立”“法制”“国家”“国民”等为主题的新德育彰显了时代文化和价值观异动对德育的深入渗透和影响。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初等小学将公民、历史、地理、卫生四科合并为社会科,高级小学及初中设公民科,高中开设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课程。这标志着以“社会”“公民”“人生哲学”为核心的近代德育取代了传统修身教育。清末民初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伴随着文化和价值异动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化,传统德育渐行渐远,近代意义的价值观教育日渐兴起。

(三)思想家与教育家思想观念的推动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随着西学广泛进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为主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了西方近代伦理的挑战。近代先进思想家、教育家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文化理念,并审视西方道德与文化,继而对中国传统道德观进行了剖析。

龚自珍率先对传统道德进行了修正。他将个性自由作为价值观变革的首要原则,认为:“天地……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人是世界的缔造者,因而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自由是价值观合理性的根本标准。而谭嗣同更是矛头直指传统“三纲”的道德原则,疾呼冲破君主、伦常的网罗,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和“自主”。梁启超则在其《新民说·论自由》一文中深入阐述了他的自由观:“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自由即“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人要具备独立、自由的人格,“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文化界的仁人志士更是高喊个性解放、思想启蒙。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提出:“人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李大钊强调“自由的事,主之自我”。胡适则要求“重新估计一切价值”,即对传统价值观进行独立思考和重新评判。鲁迅则更是思想激进、立场鲜明,认为,为了改变或重塑中国人的价值观,就需要刚健不挠、力抗流俗的“精神界之战士”。对此,瞿秋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发展个性、思想自由、打破传统的呼声,客观上在当时还有相当的革命意义。”[13]100-101

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传承与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家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密切相关。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教科书编纂者是秉持进步理念、认同公民道德教育,还是遵循传统德育观念、坚守修身私德教育,主导思想观念的不同直接影响教科书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设置,进而对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民初中小学德育教科书的编纂者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无论是立意还是题材的选择都反映了编纂者弘扬民主共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一,编纂立意着眼于民主共和价值观教育。以民初的《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教科书为例,该书编辑大意直接表达了编纂者的编写初衷:“以养成共和国民之道德为目的,注重独立自尊爱国乐群诸义。……本书兼采中外故事,以养成儿童之历史观念及世界观念。”[11]1供初等小学学生使用的教科书第八册有十八个课目:孝道、兄弟、慈幼、尚义、宽厚、公益、守法律、服兵役、纳税、教育、选举、尊重名誉、博爱、对外人、爱国、平等、自由、好国民。从这一册的具体课目中不难看出,虽然这套教科书仍然传承了优秀传统德育内容,但共和国民道德素养教育诸如热爱公益、遵纪守法、积极纳税、服兵役、自由、平等、博爱、爱国及人道精神等内容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彰显且占了绝大多数的篇幅。

其二,题材选择注重中西价值观教育融通。清末修身教科书多以中国历史故事为素材,传统德育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民初中小学修身教科书的课目内容外国故事或题材明显增加。如190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高凤谦、蔡元培、张元济编纂的《最新修身教科书》第七册第6课《坚忍》以中国历史上儒者郝经忍穷苦学的故事为题材,教育学生涵养坚忍、刻苦、努力奋进的思想品质。而1912年的《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初等小学第七册第7课同样是以《坚忍》为题,但题材却选择了西方的历史故事:“哥伦布率众,渡大西洋,觅新地。航海数十日,不见陆地。同行者争欲返棹。独哥伦布坚持西方有陆之说,百端譬慰。然舟益西去,希望愈穷。会有芦根、果实,从海面飘来,众咸知去陆不远。于是人人欢跃,奋力鼓棹。未几,遂寻获美洲,哥伦布名闻于世。”[11]153

综上,清末民初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合理和积极内容,如孝悌文化。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定的新文化元素,诸如自由、平等、博爱、公义、公理、公德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清末民初文化和价值观的异动,并通过德育教育者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反映到了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使清末民初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在传承传统德育优秀传统的同时,也积极的变革,彰显了近代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猜你喜欢
教科书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藏起来的教科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藏起来的教科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