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望闻问切”理论探析“切”法与中药药性的关系

2020-01-10 08:04孙珍珍李家劼朋汤义
中医药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中药药物

孙珍珍,李家劼,朋汤义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基于整体观念,总结出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断疾病的法则,总称四诊,它代表了中医诊断理论的精髓,用于综合分析病情,及时做出诊断。而中药也有其“望、闻、问、切”四法,可以简单概括为眼看、鼻闻、口尝、手摸,用于中药性状的鉴定,进而探求、解释中药的性能特点[1]。其中的“切”字,《广雅》谓:“接触切,摩也。”指出“切”有切摩,抚摩之意。《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切当“切齿(咬紧牙齿),切磨(摩擦;摩搓),切摩(触摩)”之用。中药之切,即用手感知药材,包括抚摸、掂量、触捏、捻压,其中以手抚之,感受中药的寒热,其寒热之感与药物之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又有着密切关系,借此关系可更好地在实际中推广使用,指导临床。现笔者将其简单叙述如下。

1 中药药性的内在联系

中药的药性又称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神农本草经·序例》言:“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即所谓的四气五味,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发挥出来的作用而总结归纳出的用药规律,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2]。升降浮沉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人体在服用中药后,各种药物在人体内的不同趋向性。而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又互有联系。四气与五味分别从药性与药味的角度来说明药物的作用,而二者结合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功效和性能。如细辛、薄荷都有辛味,均能发散表邪,但细辛辛温,能解表散寒;薄荷辛凉,能疏散风热。百合、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后者甘温,有补气升阳,温养中焦的作用。四气五味是从不同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升降浮沉亦是,且性味可作为影响或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二者呈间接相关的关系。“左右者,阴阳之道”,阴阳二气一左一右,升降有序,浮沉有道,化生四时五运,遂生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3]。从寒热温凉四气来看,气属温、热的,大多是升浮药,如防风、黄芪;气属寒、凉的,大多是沉降药,如牵牛子、大黄。从药物酸苦甘辛咸五味来看,味属辛、甘的药物多主升浮,如细辛、白芷;味主酸、苦、咸的药物多主沉降,如芒硝、磁石[4]。

2 以手抚之而知中药之性

传统的中药性状的鉴定,主要是用眼看、鼻闻、口尝、手摸、水试、火试等方法,对中药的形态、色泽、气味、滋味、质地、折断面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进而鉴定中药的真假优劣[5]。而中药“望、闻、问、切”四法中的“切”法则是通过对中药的抚摸、掂量、触捏、捻压等方法来感知药材,从而推测出有关中药性能的信息,其中对于中药的抚摸主要是感受药物入手的第一感觉,即寒热之感,而通过观察研究可发现以手抚药所得的寒热之感与药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温热者性温热,寒凉者性寒凉

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君臣佐使法》中提出“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主对治疗,由是而出”。由此可见,四气五味在中药临床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的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反映了药物在人体内阴阳消长、寒热增减的变化趋势,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理论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 序例》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均指出了药物四气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的。如能缓解或治疗高热烦渴,大汗淋漓等热性症状的药物,便可认为是寒性或凉性,如能够减轻或消除四肢厥冷、脘腹冷痛等寒性症状的药物,便可认为是热性或温性药物[6]。

取一药物,以手抚之,感受药物表面的触感,可明显感觉出不同的药物有寒凉温热感的不同。同时经观察研究发现,药物本身所自带或者经炮制加工后,以手抚之感温热的中药,其药性也多为温热;而寒凉之感则不同,不同来源的寒凉之性的中药,其以手抚之的寒凉之感各有不同,矿石类药物的寒凉感最为明显,动物类中药的寒凉感次之,植物类中药的寒凉感一般不明显。如陈皮、桂枝等一类温热性药物,以手抚之就会明显感觉到与石膏等矿石类寒性药物不同的温热感;动物类中药如珍珠母、穿山甲等寒性药物的寒凉感较矿石类中药次之;而植物类中药如白薇,虽然是寒性药物,但寒凉感不甚明显。所以,虽然可以通过对药物的抚摸来简单判断或者推测药物的四气及简单功效,但也不可以偏概全。而四气在同等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热甚于温,寒甚于凉。这种程度上差异在触觉感官中仅有细微的差异,需要仔细辨别。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中药性分寒热,不寒不热即为平,如山药、甘草等,但实际上没有绝对平性的药物,其性总是略有所偏,或偏于寒,或偏于热[7]。在以手抚药的过程中,对于寒热之感不甚明显者,可将其简单归纳为平性药,但也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再进行下一步细致的鉴定,仔细斟酌。

2.2 温热者辛而甘,寒凉者酸苦咸

五味是指药物固有的性质,即中药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道,其确定基于味觉器官,定于临床疗效,也是对药物真实味道与药物功用相结合的总结归纳。此外,尚有淡、涩二味,因淡味无特殊滋味,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且涩味药和酸味药的功效又相似,故不另立淡涩,仍称五味。《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是对中药五味功用的最早概括。根据文献记载及药物临床应用的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中药五味的功用。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润养的作用,甘味药有滋补、缓急、调中的作用,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药有燥湿、清泄、下降、坚阴的作用,咸味药有软坚、润下、散结的作用[8]。

以手抚摸药物所感受到的寒凉温热感,除与上文提到的四气有关外,与中药五味同样相关。四气与五味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中药的作用性质,常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以全面认识中药的功效和性能。而四气与五味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四气是在中药的五味作用于人体之后才产生的。五味是性质,四气也可称为药物的性质,但更多的是效应,由此可见,四气与五味的关系是药物效应与性质的关系,可称为因果关系[9]。而以手抚药的寒凉温热之感可借由与四气的关系,来推导与五味的关系,将其简单概括为“温热者辛而甘,寒凉者酸苦咸”,即抚药有温热感的多是辛甘味药物,如防风、白芷;寒凉感的多是酸苦咸味药物,如磁石、芒硝。上文提到抚药感温热的多是温热性药物,而温热药性的药物多具辛甘之味;有寒凉感的多是寒凉性药物,寒凉之性多为酸苦咸味中药,这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相似,但又并非完全一致,如矿物类中药石膏性大寒,以手抚药可感受到明显的寒凉感,但其味辛甘。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不可单凭“切”法对其四气五味下定论,还要结合药物作用和临床经验。此外,同性药物之间还具五味之差别,同味药物又各有四气之不同,对于同一温热感药物有辛温(藁本、辛夷),酸温(石榴皮、覆盆子)、甘温(龙眼肉、当归)、苦温(蛇床子、苍术)、咸温(海螵蛸、紫河车)的不同,在识药时要进行仔细鉴定。

2.3 温热者浮而升,寒凉者沉而降

《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生长化收藏”。体现了生命活动中气机升降有序的重要性。升降浮沉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人体在服用中药后,各种药物在人体内的不同趋向性。升有上行升举,提陷之意,趋向于上;降含趋下渗利,降逆之意,趋向于下;浮具外行归表,轻发宣散之意,趋向于表;沉寓内行降利,重镇敛纳之意,趋向于里,反映了药物在人体向上、向下、向表、向里的不同作用趋势[10]。一般而言,中药的四气五味、质地轻重与药物的升降浮沉有密切关系,而配伍、炮制方法的不同则会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

以手抚药的寒热感,可通过与四气五味的关系传导,来论述寒热之感与药物升降浮沉的关系。四气五味是从不同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升降浮沉亦是,且性味可作为影响或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二者呈间接相关的关系。药物本身具备或经炮制后后天具备的寒热温凉之感,与升降浮沉的关系可称为“温热者浮而升,寒凉者沉而降”,抚药后有温热感的药物,多是有升浮趋向的药物;寒凉感的药物,多是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该关系可从四气五味的方向进行归纳总结,一般有温热感的中药大多具有辛、甘味,温、热性而具升浮之趋向;有寒凉感的中药大多有酸、苦、咸味,凉、寒性而具沉降之趋向。

3 中药“切”法的推广应用及指导意义

“切”,即用手之感觉,是通过对中药的抚摸、掂量、触捏、捻压等方法来感知药材,从而推测出有关中药性能的信息。对于加强“切”法推广应用的方式,可分为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两种。在课堂教学方面,“切”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在中药学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对中药的兴趣及积极性。学生如果能通过“切”法获得对药物最直接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其继续探求。但基于我国中医临床类专业及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偏重不同,或偏于医,或偏于药,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中药的感性认识,改革现行的课程设计模式是不可或缺的[11]。中药学教学既需要“切”法这样的的感性教学,使学生获得对中药的直接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又需要“问”法理性教学,使学生获得对中药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在临床教学上,可以构建一种中药临床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实习生或住院医师运用“望”“闻”“问”“切”四法,尤其是“切”法来进一步全面认识中药,不仅仅是功效,而要从产地、采集、炮制、功效等各个方面整体学习。同时在实践中探索、归纳中药的客观规律,建立中药知识立体记忆体系与科学培养机制。除此之外,还可汇编中药专业培训教材,实行规范考核制度,在加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具鞭策约束作用。二者结合形成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双轨教学模式,加快中药“切”法的推广应用以指导临床[12]。

同时中药的“切”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中药的直接感知,从而有效获取关于中药的信息,了解中药的温热寒凉、升降沉浮及中药相关功效。就理论而言,中药的应用一直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运用“望、闻、问、切”四法感知认识中药的学习方法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备。但在临床上不可将“切”法孤立出来,要借助中医“四诊合参”的思想去全面运用中药的“望、闻、问、切”四法,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获取中药信息的目的。

4 小结

中药的“望、闻、问、切”四法,可以简单概括为眼看、鼻闻、口尝、手摸,主要用于中药性状的鉴定,了解中药的基本功效,推导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其中的“切”,即用手之感觉,对于中药的抚摸主要是感受药物入手的第一感觉,即寒热之感,而通过观察研究可发现以手抚药所得的寒热之感与药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温热感的药物,多具辛甘之味、温热之性而有升浮之趋向,有寒凉感的中药,多具酸苦咸之味、寒凉之性而有沉降之趋向,这对于认识药物的个性和共性以及实际临床应用都有指导意义。“切”法可以通过课堂及实际教学两种方式来加快推广应用以期更好的运用于临床,而其本身于中药理论与实践也具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中药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