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艳 娜仁格日乐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民族工作的总方针,是进一步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明的方向。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西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 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科尔沁文化、蒙元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成吉思汗庙、十旗会盟地等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和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的实践地。兴安盟具有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蒙古族人口占85%)的民族旗县、全国唯一从事牧业生产的满族民族乡和民族特色浓厚的朝鲜族特色村寨。
2013 年9 月,兴安盟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地、市、盟)试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兴安盟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6 年8 月顺利通过国家民委的验收,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
兴安盟是民族团结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70年兴安盟地区具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 个、模范个人:18 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8 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8 个;盟旗两级:先进集体:1466 个、个人:3528 人。示范单位:123 个,好家庭:100 个、好邻里:100 个,示范窗口:20 个。[1]兴安盟的民族团结进步生动实践,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永远在路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盟-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整理研究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口述史,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手资料。
兴安盟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盟,为不断推动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发展,积极创新民族工作。
2017 年,兴安盟委行署印发《关于深入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兴党发[2017]23 号),明确了“五个一”行动计划,丰富和发展具有兴安特色的民族文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草原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安达节”系列活动。[2]
兴安盟着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提升,着力丰富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在全区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每年6 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6 月25 日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日—“安达节”。并制定了《兴安盟安达节系列活动方案》,从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实施步骤、组织机构和工作要求五方面对全盟各地各部门开展好“安达节”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活动涉及到全盟11 个部门和系统、6 个旗县市,活动内容为民族文化、体育、教育、服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家庭邻里、个人美德等各个方面。各个旗县市结合实际,突出地域和各系统各部门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群众特色的系列活动。“安达节”的“安达”,是蒙古语,“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意,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结成生死之交。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血脉亲情和“草原儿女心向党”思想认同。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学校是主阵地、主渠道,我盟各级学校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已进入学校课堂教学,其中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民族理论”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讲解民族团结文化。在中小学生乡土教材中设置民族团结文化,深化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形式、途径以及深度与广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教育教学中缺乏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引导;个人层面存在着民族认知思维方式、族际交往倾向稍微阻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
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参照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任务,有机结合史学、口述史研究理论和采访、访谈、查阅资料的多重作业方法,科学地、全方位地将兴安盟41 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当事人或见证人的先进事迹进行口述记录、分类整理、学理阐释。
分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各层成员,对亲历、亲见、亲闻的团结、进步的经历和记忆进行详尽采访、访谈并做笔录、录像和录音,以第一视角对准兴安盟各族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内交往交流交融的先进事迹,并概括、撰写详细、透彻的学理性较高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示范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效,深化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兴安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详细、活态的参考理论,为弘扬兴安盟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守望相助,把兴安盟这道祖国北疆风景线打造成更加亮丽做出微薄之贡献。
(1)理论价值:对于民族区域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对少数民族口述资源的共享与共建、兴安盟民族团结、地域和谐氛围以及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理论。
(2)应用价值: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地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任务提供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口述史料、延续民族记忆,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工作,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快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活态资料;提高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效,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示范盟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做法,以示范的榜样作用引领民族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活态资料。
(1)相关研究现状综述与理论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概述;口述史研究综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综述;兴安盟概况、选定本案例地区的缘由概述以及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历程的回顾。(2)兴安盟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先进集体、个人)当事人或见证人团结、进步的经历和记忆口述资料的搜集记录。(3)兴安盟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当事人或见证人团结、进步的经历和记忆口述资料的整理。(4)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口述史资料的评估:相关文献资料、先进事迹资料、先进事迹资源的价值取向的评估。(5)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经验的社会效益:先进经验的民族团结效益、济发展效益。
(1)文献分析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民族团结进步的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的文献资料,并对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做概括、概述,在这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旨趣。(2)实地调研:运用社会调研法,了解和掌握兴安盟团结进步实践历程、人物分布,在这基础上搜集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文献资料和兴安盟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录音、录像资料,并详尽的进行整理、分类、归纳、整合作业。(3)访谈法:运用访谈、录音、录像、笔记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对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当事人或见证人进行访谈、录音、录像、笔记,广泛搜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口述史料。(4)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档案学等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以及实地调查、访谈记录、文字记录、拍照录音录像等口述资料采集方法,加强声像技术手段在口述史研究中的应用,采用数据化手段与数字化技术,尽可能科学地、全方位地将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经历与记忆记录下来并做好资料保存,以便备好利用本课题研究。
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