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八纲”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思路

2020-01-10 06:52谢璟仪张丽颖车慧尹晓岚王凤云唐旭东
环球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位脏腑反流

谢璟仪 张丽颖 车慧 尹晓岚 王凤云 唐旭东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及巴雷特食管三种临床亚型。GERD 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亚洲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2]。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治疗存在非糜烂性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抑酸治疗效果差及症状重叠等治疗难点[3]。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4]。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石,而临证时患者临床表现往往较为复杂,传统的八纲辨证已不能满足临床辨证的需求。“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是基于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创建的,具有脾胃病辨证特色的辨证纲要,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将基于脾胃病的“新八纲”理论内涵及其在GERD辨证论治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新八纲”理论内涵与源流

1.1 基于脾胃病的“新八纲”理论内涵

1.1.1 辨脏腑 脏腑辨证是中医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早在《灵枢·本神》中即提出“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后世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指出:“脏腑各有所主,各有经脉……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基于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和生克制化规律,辨脏腑时须注意脏腑的特异性,不可混为一谈,同时兼顾脏腑之间的关联性,明确标本主次。疾病初期,胃腑受邪,胃气壅滞,久而胃病及脾,脾胃合病,此时病位仅限于脾胃,即“胃本腑自病、胃病及脾”,为脾胃系疾病病位的第一个层次。肝、胆、肺、心等脏腑与脾胃关系密切,均可与脾胃相互影响而变生他证,根据脾胃与他脏的传变关系,脾胃系疾病的病位又可分为“胃(脾)病及他脏”及“他脏及胃(脾)”两个层次。根据以上三个病位层次特点,又可将脾胃病的治法分为单纯治胃法、脾胃合治法、从他脏他腑调治脾胃法三类。因此,辨脏腑有助于明确病位,是准确辨证施治的基础。

1.1.2 辨虚实 《素问·调经论篇》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脾胃之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不同,其发病亦有虚实之分。一般认为,胃病多实,脾病多虚,实者多为气滞、食积、痰湿、血瘀等,虚者又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分。然而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证候之虚实亦可出现虚实夹杂、相互转化等复杂情况,在脾胃系疾病中尤为常见。如因实致虚者常由于食积、湿邪、气滞等实邪蕴结于中焦,日久而致脾失健运,水谷无以运化,气血化生乏源;因虚致实者可由于中气亏虚,气机升降不利,而致气机壅滞,从而化生湿浊、瘀血等实邪。因此,辨虚实有助于明确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据此调整补泻药物的轻重缓急。

1.1.3 辨气血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血调畅则胃腑受纳正常,气血失和则胃纳失调,可影响脾、肝等诸脏腑功能,变生它病。一般而言,初起病在气分,病情较轻,未及络脉,日久病入血分,病情深重,病在络脉。气血之间又可相互影响,多气病在先,血瘀在后。气滞或气虚均可致血行不畅,瘀阻络脉,瘀血又可阻滞气机运行,气机升降失调,二者关系密切,常相兼为病。董建华院士强调“治胃必调气血”,无论气病、血病或气血同病而见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证,治疗时均需注重调气活血,随证调整调气与活血的轻重,或调气以和血,或调血以和气[5]。辨气血是基于脾胃功能特点的脾胃系疾病辨证特色。

1.1.4 辨寒热 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生寒;胃为阳明,其性易实,实则生热。受到患者体质、饮食、外邪等多因素影响,脾胃系疾病中常见寒热转化或寒热错杂证,给治疗带来困难。根据寒热特点,可分为单纯寒证、单纯热证和寒热错杂证三种基本类型,以“冷热好恶、大便性状、舌苔颜色、脉象”为审证要点。属寒者常见喜热恶冷、便溏、舌苔白润、脉缓,属热者常见烧心、便干、喜冷、苔黄、脉数,而寒热错杂证则可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表现,治疗时须辨明寒热的主次、部位、真假。辨寒热对于明确机体状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脾胃病治疗的难点。

1.2 “新八纲”与传统八纲辨证

传统八纲辨证即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提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被后世医家奉为中医辨证的总纲。然而由于其高度概括性,在临证应用时往往感到不够精准、便捷。“新八纲”即在传统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做了补充和调整,融入了脾胃病专科的学科特色和学术思想,使其更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新八纲”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为理论基础,传承了“通降论”的理论精髓,即脾胃病认识上的三要素“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以及治则上的两点论“脾胃分治”“脾胃合治”[5-6]。“新八纲”的提出既是脾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具体抓手和操作技术路线,也是将“通降论”之理落实的方法。其以辨脾胃脏腑、气血为中心,结合寒热、虚实的发病特点和机体状态,搭建了临床辨治脾胃系疾病从理通向法、方、药的桥梁[7],对传统八纲辨证做了进一步细化,更为契合脾胃的生理的特点和脾胃系疾病的辨证要求。

2 “新八纲”理论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具体应用

2.1 临证思路

GERD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所致,这与“通降论”中脾胃“因滞而病”的思想相符合。基于此,在本病的治疗上,应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为基本原则,以“通降”为治疗大法,使胃气得降,脾气得升。

然而,临床上患者个人体质和疾病轻重不同,又可有兼夹脏腑、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不同,须仔细斟酌,才能做到准确辨证,有的放矢。首先应辨明脏腑,即在胃、在肝、在脾或同时兼夹其他脏腑病变,明确病位有助于确定选方思路。次辨虚实,本病在实多为气滞、痰湿、食积、血瘀,在虚可有气虚、阴虚之别,其中虚实夹杂者更为常见多见,应据此调整补泻大法的先后及药物的剂量。再辨气血、寒热,根据在气在血、偏寒偏热之不同对方药进行加减,调整理气与活血、寒性与热性药物的比例,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2.2 脏腑定位

本病初起,病位多局限于胃,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尚未涉及他脏(腑),治宜和胃制酸、理气通降,常用方为香苏饮加减。本方以紫苏梗、香附、陈皮、甘草等畅气机、消壅滞,对于夜间及晨起反酸明显者可配合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8]。肝胃同居中焦,二者气机一升一降,肝气生发正常则胃气得降。若肝木疏泄不及,气机阻滞,横逆犯胃,酸水聚于胃而上逆,则出现吐酸,即《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云:“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肝胃同病者可选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和胃、理气通降,偏热者可选用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脾胃同病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劳倦内伤而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水谷难消,酿而为酸,上泛口中,常以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和胃、理气通降,同时配伍浙贝母、海螵蛸等和胃制酸之品。

2.3 补虚泻实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脾胃分治理论的具体体现。偏于实者,脾胃气机壅塞,痰结、食积、湿阻、血瘀等郁结中焦,而实邪亦能阻碍气机升降。气逆者可加枳实、柿蒂、青皮等;痰湿者可加苍术、浙贝母、荷叶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等;血瘀者可加丹参、五灵脂、蒲黄等;伴有下焦气行不畅,腑气不通者,可加槟榔、厚朴、大腹皮等。偏于虚者,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别,中气不足者可以四君子汤加减;胃阴亏虚者可加北沙参、玉竹、麦冬等;脾胃阳虚者可酌加肉桂、炮附子等,但量不宜大,同时反佐清热药。对于兼夹肝肾阴虚者,可选用丹栀逍遥散或滋水清肝饮加减。须注意的是,对于虚实夹杂者,临证时应注意补泻的轻重缓急,如患者兼有舌苔腻、食欲不振等痰湿内蕴之表现,则不可滥投补剂,以防其滋腻之性阻碍脾胃气机升降,此时可采用先化湿再补虚之法,或于补药中佐以利湿化浊之品。

2.4 调气活血

胃的气血运行失常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胃腑气机升降不利,血行不畅,瘀阻胃络。病情轻浅、尚在气者可参照虚实辨证,根据气滞、气虚之不同行气通降或健脾益气。其中行气药在脾胃系疾病中的应用既符合胃以通降为用的生理特性、因滞而病的病理特点,又符合脾胃同治、治胃必调气血的治疗原则,更使全方具有灵动之性[9]。对于气病及血、气血同病者多表现为反流导致的胸背疼痛、舌质紫黯等,可在调气机基础上合用丹参饮、失笑散等。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胸痛是GERD的常见症状,现代医学多认为与感觉神经反射、内脏高敏感、食管动力异常、自主神经障碍及心理因素等有关[10],中医理论则认为该症状由胃脘食郁气滞、上干于心引起[11],临证可用丹参饮加减。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原方主治“心胃诸痛”,由丹参、檀香、砂仁组成,临诊时可配伍川芎、枳壳等药,共奏行气活血、宽胸止痛之功,尤其对于以胸背疼痛为主要表现,伴舌质黯红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镜下食管糜烂较重者,亦可冲服三七粉祛瘀生新,促进黏膜愈合。

2.5 调燮寒热

寒热药物的配伍和使用是脾胃系疾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上患者往往表现复杂,如餐前烧心、饥嘈、大便偏溏,若单用清热药或健脾温阳药则可能加重病情。此时可取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意,采用黄连、黄芩、干姜等药配伍,并根据患者寒热之偏颇对药物和剂量进行调整。若患者以热为主,而无明显寒象,表现为餐前反酸烧心、嘈杂、大便正常或偏干,可黄连、黄芩并用,或以左金丸、龙胆草增强清热之力,但因其过于苦寒,用量过大可能伤及脾阳,使患者食欲下降,可少佐干姜以减弱其寒凉之性;若患者寒热并见,表现为空腹反酸同时伴大便稀溏、腹部畏寒,此时不宜再用龙胆草等寒性较强的药物,而应寒温并用,以少量黄连或黄芩清热制酸,同时增加干姜剂量或选用炮姜以温中止泻;若患者腹泻明显,可以姜炭配伍干姜或炮姜,姜炭经炮制后热性稍减,而增加收涩之性,有安肠补虚之功,与燥药、寒药配伍可胜湿止泻、清肠止痢,临床疗效甚佳[12]。

3 总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新八纲”的创立为规范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指导,对于提高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代表的脾胃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继续深入探索和挖掘。

猜你喜欢
病位脏腑反流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