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大金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教学,但是,如今在很多初中物理课堂上实验教学明升暗降,流于浅表,集中在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只求做了实验。简单的验证实验,学生不观察也知道,几乎没有发挥出实验教学应有的价值。二是“PPT+动画+视频”替代。原本期望解决实际动手实验可见性不强、易出问题、费时间、课堂不好控制等劣势,多媒体具有清晰明了、可反复观看、随时提问强调、讲解规范等优势,实际上视频实验的课堂减少了学生参与和发现的机会,学生更趋向被动学习,被牵着鼻子走。三是重视实验教学应试的功利化处理。部分教师大谈“做不如看,看不如讲,讲不如背,背不如考”,将实验要点归纳得整整齐齐,学生不断地背,教师不断地考,不留一丝一毫漏洞。
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不能局限于应试教育的狭小格局,只抓知识;物理教学和实验更应该是一个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在教学中走向深处,落到实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遵循科学探究的规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义务教育阶段尤其要让学生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实验正是学生激发探究意识、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并拓展探究实践最好的渠道。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并制定计划,帮助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实验结果等,全面实践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更多是充当“观众”的角色,很少直接动手参与实验。如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科学的热情,是每一位初中物理老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教学研究,我认为在演示实验教学上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装成随堂实验、小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甚至让学生自带实验仪器,随堂开展实验,促进学生亲历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一课时,我们可以把一支漏斗和一个乒乓球组合的演示实验变得更有趣、更能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先演示漏斗口朝地,乒乓球放在漏斗口,松手后,乒乓球快速落地,此实验现象较为常见,学生都知道。接着,创设新的情境——教师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释放乒乓球,让学生思考“乒乓球还会快速下落吗”,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教师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没有落下来,而是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都被这一现象震惊,陷入深思之中:为什么用气吹,乒乓球反而不落下来呢?难道重力不存在了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乒乓球掉不下来?学生的好奇心猛然上升,探究的意识油然而生,都想亲自试验一下,弄明白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将漏斗和乒乓球交给一名学生,让其尝试仿照刚才的动作表演。学生吸足了气,集中力量对准漏斗口吹气。结果,乒乓球照样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没有落下去,他吹得越厉害,乒乓球跳动得越快。这样三次实验一对比,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所有学生都急于知晓神奇实验的原因,都在苦思冥想,并不断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类似的器材,分发给学生,让每位学生亲自操作,体验神奇的现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到课本,寻找、分析这一奇妙现象背后的真理,学生将会在轻松、活泼、发人深思的氛围中,进行观察、思考、质疑、创新、交流、合作,带着问题和好奇心阅读教材,解释实验现象,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调研两节分组实验课,即八年级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九年级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我们发现这两节课的课型都是探究课,教师教学水平基本相当,学生的层次相差甚小,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相差甚远。课堂测评结果是八年级合格率达90%,九年级合格率只有65%。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在于两位教师处理分组实验的方式截然不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课上,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地猜想,教师仔细聆听评价。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探究方案,抽小组展示设计方案,让方案不同小组互相交流,并相互做出评价。然后师生一起互动交流,一起优化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学生经历了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分析论证、合作交流、解释与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学生井然有序,组织严格,分工明确,参与度非常好。到了交流、解释和评估环节更是积极主动,不断地补充、质疑、解答,灵感层出不穷,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了解他人的探究成果,热情高涨。认知层次螺旋上升,全员参与,乐在其中。下课后,学生还不过瘾,把教师堵在教室门口,问个不停;班内学生三五成群不停地交流讨论实验,余音未绝。
这节课上,教师没讲多少东西,只是组织引导,适时地鼓励和评价学生,轻松自在,几乎都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好像教师没起什么作用。然而仔细想想,无论是课前的实验器材准备与调试,还是导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抑或平时对学生的培养与指导,这位教师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物理课堂分组实验的落实,功在平时,利在永久。
再看九年级课堂,教师整节课都在播放PPT,不停地讲解,时而视频,时而动画,时而图表,讲练结合,演板和检测穿插,可谓是课前准备充分,设计精彩凝练,讲解生动诙谐,颇有大家风范。课未过半,教师讲得兴趣盎然,学生却多已浑浑噩噩,直到下课,教师仍然意犹未尽,不断叮嘱强调,甚不放心。我听得索然无味,远没有上一节听课时心情跌宕起伏。教师连演示实验都没做,即使学生看了视频和动画,也是一时新鲜,被动地接受,多角度的触感、想象和思维的立体空间被扁平压缩,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严重销蚀了学生主体的学习欲望。
分组实验落得实,重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不仅是“动脑”,更重要的是“动手”,让探究过程真正地“动”起来。教师只有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未知问题,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新性才能不断展现,进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其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众多与物理有关的课外实验探究还很多,我们教师应该想办法引导和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实验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找一些输液管、针头、注射器、玻璃瓶,制成潜水艇模型,演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沉、漂浮、悬浮,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一目了然。下课后,教师把学生分为六人一组,要求每组做一个潜水艇模型,看哪个组做得有新意。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行动起来,分工合作,探究制作方案,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由于选材不同,每组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风格各异,有的用注射器吸气、排气改变“潜水艇”的重力;也有的用口往管内吸气、吹气改变瓶中的水量。
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带了小气球和一个大的矿泉水瓶(瓶口较小)在课堂上玩转吹气球游戏。首先,把气球放到矿泉水瓶内,气球口固定在矿泉水瓶口处,让学生使劲往里吹气,吹不动。然后在瓶底扎个孔,让另一位学生吹气,这次气球鼓起来了,一松口或一换气,气球就会跑气、变瘪。最后,教师让学生先把气球吹大后再把小孔堵住,发现气球就不会变瘪。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对比、交流、解释,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及其魔力。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位同学从家中选择合适的物品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拍照片或视频交作业;也可以在第二天上学时带来教室,师生一起分享、交流和评估;更有甚者联系地理、生物制作了科普PPT“大气压的变化与我们”。各种静态图、动态图、视频、解说、示意、讨论、质疑、创新交织在一起,学生设计的实验比教师做的好得多了,大部分是奇思妙想的设计,其表现和创造性精彩不断,使人脑洞大开。
还有像“纸锅烧水”“筷子提米”“潜望镜”等趣味小实验、小制作,既简单又有趣,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求知的眼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开展课堂之外的小实验、小制作,动手动脑,师生一起思考,一起设计,一起研究,这就使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把探究能力迁移到生活实践中,达到高阶的探究能力。
在日常生活、研学和旅行等活动中,不妨建议学生多加观察,寻找那些现象、事实和模型中包含物理知识、道理和规律,活动结束后写一篇物理知识小论文,引导学生搞创新设计活动比赛。教师也要经常带学生去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参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区科技节等活动。教师布置的物理作业要丰富,形式要时代化、格局大,使学生的物理实验“勤”起来,探究道路“宽”起来。
物理教师应该发挥专业特长,借助大量的课内外可视化的物理实验,精心、巧妙设计实验教学,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低成本实验器材,充分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拓展课内外探究道路,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