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瑞昌
历史教育是指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国家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初中历史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内容包括历史常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对增长学生历史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民族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人类文明而言,历史教育传承了历史,延续了文明。
广义的历史教育指人类社会各界所进行的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的历史教育。狭义的历史教育是指学校的历史教育。一般来讲,正式的历史教学是从初中才开始的。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初中三个年级开设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学习内容,七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八年级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九年级学习世界历史。历史教学对于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大多集中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阶段。
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的机构。其具有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必须重视社会教育,这种特有的形象直观的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21 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博物馆教育。历史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和天然的联系。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可见,博物馆是历史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课程实施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作为重要校外课程资源,博物馆资源首先是文物资源(包括以文物为基础的图片、模型、仿制品),博物馆教育功能就是从文物开始的。其次是环境资源,博物馆环境能够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是一个历史情境,更是一个展现历史记忆的现场。最后是文教产品和网络资源,博物馆可以将历史的知识和文物信息以趣味横生、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容易被中学生接受。
博物馆资源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学术价值。历史教材往往用文字表达,难以直观反映历史现象。具体、形象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从前的历史状态。一块汉代“养老”画像砖反映出东汉时期的养老制度;一幅《清明上河图》胜过大段对宋代经济的文字描述;一张军机处照片让学生了解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清代皇权、军权加强的重要机构;“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是3000年前古蜀先民创造性的表现,除了历史价值之外,还给人美的享受、艺术的启迪。
文物为初中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文物学术价值的体现。文物众多,在选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导向性原则,选定的文物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要求。第二,科学性原则,选定的文物应保证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第三,典型性原则,选定的文物应是教材当中提到的,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征。第四,适度性原则,选取的文物必须数量适度,过多则会干扰教学效率。
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其一,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历史信息,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其二,学生对文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利于训练其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促进历史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其三,师生对文物资料和遗址进行参观、了解,能让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上三点正与历史“课程标准”提到的三维教育目标相吻合:提供历史文化信息满足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对应学习过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则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直接相关。
博物馆资源众多,并不是所有资源都适合应用于初中历史课程,如何整理、收集、分析、选择、利用博物馆资源是必须确定的内容。
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分三步。首先梳理博物馆的资源,便于历史教育从业者对博物馆资源进行甄选。其次整合博物馆资源与教学内容。最后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把博物馆资源合理地嵌入历史教育教学中。
对于博物馆资源的梳理,包括三种方法:第一是以地域为线索,整理博物馆资源;第二是以时序为线索,以历史学习的主线进行整理;第三是以文物类别为线索,加以梳理。
以地域为线索梳理博物馆资源,可以成都为例加以说明。成都是一座极具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该地区拥有一百余家博物馆,包括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遗址性博物馆等,耳熟能详的有四川博物院、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可成为当地历史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
历史教材是按照时间组织内容的,以时序为线索梳理博物馆资源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四川地区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有古蜀文明(夏商周时期)的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前蜀王陵永陵博物馆、三国文化的武侯祠等。
另外,因历史教师对博物馆资源并不了解,以文物类别为线索进行梳理则更具针对性。结合教材进行文物类别梳理,可将文物介绍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实现博物馆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处于文化和教育两个系统,存在一定壁垒,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合作,以购买、借用的方式实现博物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在美国,以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为代表的美国博物馆将学习资源借给学校教师,这种项目已有100年的历史。博物馆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包括以下多种方式。第一,散点式。即在常规历史课中引入博物馆教育资源,将文物以仿制品、图片、模型等形式穿插到某节历史内容中,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吸引力。其呈现方式包括教师口头阐述、图片展示、文物复制件展示等。第二,专题式。以历史学科为主线,开设专题课程。实践证明,博物馆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的专题课程愈发受到学校师生的喜欢。第三,探究、体验式。与学校课堂教学不同,博物馆馆内学习更注重探究性与体验性。在博物馆中开展历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客观情境中加以应用,而这个过程是社会性、实践性的,是学生自身意识和角色与情境互动的结果。另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和片区都有老、少、边穷地区,师生由于资金、时间、路途等原因很难经常走进博物馆。为此,“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以外出流动展览的形式走进“三区一基层”,特别是走进各地学校,有效地将博物馆资源带进了课堂。“大篷车”车内可以携带文物真品、高仿精品文物、多媒体设备,车外配有活动展板、专家鉴宝和书法绘画等活动。至今,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数字移动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活跃在各自服务区域的大地上,使各地师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享受博物馆为他们带来的历史文化大餐。
博物馆教育人员可尝试与学校教师沟通,对文物资源与学科知识进行梳理,组建由学校教师与博物馆专业人员参与的课题研发团队,实现资源共享。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可有效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此过程包括前期考察、形成资源、分组学习、形成报告四个阶段。即先由历史教师组织和抽调学生代表前往博物馆进行考察学习,拍摄图片及视频,对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访谈,撰写研学实践报告,形成课程资源并将课程资源推送给参与课程的班级。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选课,形成学习小组。最后,学校指派指导教师与博物馆馆员共同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学习并完成考察探究性学习报告。
学习单是辅助师生自主完成博物馆参观的重要工具,合理设计和运用学习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学习单的内容设计包括如下四种方式。一是陈述式,如对某博物馆的概述、对文物的初印象等。二是启发式,学习单提供问题线索,由学生通过找、看、猜、说等形式了解博物馆文物历史知识。三是参与体验式,如学习汉代的陶俑,首先应让学生观察陶俑的表情,其次要求学生模仿陶俑的动作,然后可鼓励学生与陶俑合影并上传到个人交际平台。四是主题式,可以参考历史教学内容制作学习单作为展厅引导。
学生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作品。手工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更对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大有益处。小组性的手工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情景剧表演包括剧本、舞台、演员三个要素,其中剧本是关键,需在某主题下进行场景设计,而学生则是最好的演员。情景剧的编制应以课程内容为本,围绕教学任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