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从高考对河西走廊的考查感悟人地协调观

2020-01-10 04:00吴捷舒海琴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绿洲人类

文∣吴捷 舒海琴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地协调观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第一位素养,是核心中的核心。[1]中学地理教学对每一个区域的分析和研究,最终都指向区域的人地关系和协调发展。以河西走廊为例,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高山与平原同在,雪山与草原相邻,沙漠与绿洲共存,自然与人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同呼吸,同命运,在历史和现实中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画卷。因曾经有过或者正在发生的地理现象,这片土地成为高考地理的热点区域之一。观察最近几年高考地理对河西走廊的考查,我们发现,中学地理教学可以从“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和谐”三个角度梳理归纳区域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2],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引导学生把握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对人——自然资源的促进作用和自然灾害的制约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两面性:自然资源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灾害制约着人类活动。河西走廊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为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演绎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彩故事。同时,这个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制约和危害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形图,可以发现,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介于两条山脉之间,长约1000千米,宽数十千米至近百千米,地形狭长,形如走廊。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为河西走廊人口繁衍、经济发展、交通往来奠定了土地资源基础。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河西走廊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水系、绿洲、聚落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是河西走廊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有水的地方才有生机,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人民的“母亲山”,来自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润养绿洲,形成三个独立的内流河水系:玉门、安西、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属石羊河水系。这些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绿洲,这些地方农牧业和聚落集中分布,从古至今都是当地的重镇。武威市凉州区人口超过100万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

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个典型地理事物——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军马场。它的形成、发展、兴盛,显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

【例1】(2011年大纲全国卷)山丹军马场位于东经101°、北纬38°附近,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大马营草原,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夏季,辽阔的草原上,绿意盎然,风光秀美,成千上万的骏马疾驰而过,这是山丹军马场的地域特色,也是山丹军马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当地的人们都为拥有这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感到自豪。山丹军马场的产生和发展,也体现了人类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自然资源的智慧。这里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它的南边是巍峨绵长的祁连山脉,山顶白雪皑皑。附近的张掖、武威两地,历来是河西走廊的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

(1)分析山丹军马场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说明山丹军马场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答案】(1)山丹军马场位于北纬38°附近,地域较广,面积2300平方千米,且地形较平坦,宛若平原;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平均海拔2000多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源自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水量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2)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马匹的需求量大;山丹军马场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发展种植业以获取粮食,都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养战马。

教师引导分析山丹军马场的上述成因,学生不难发现,诸多促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造就了这个世界第一。面对此情此景此理,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和吟咏当年匈奴人的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让学生明白,鱼儿离不开水,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可以得出其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等。温家宝的题词“决不能把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从侧面反映出河西走廊中的一块重要绿洲——武威市民勤县面临荒漠化威胁和沙尘暴灾害。

【例2】(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位于101.5°E—104.2°E、38°N—39.5°N之间。民勤平均海拔1400米,处在祁连山脉和北侧山地之间。南侧的祁连山脉,高大绵长,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北侧的山地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海拔在1900米以上。民勤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

材料二:民勤的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境内沙漠广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当地人们深受沙尘天气肆虐之苦。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11次沙尘暴。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答案】①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②民勤位于北纬40°附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升温快,表土解冻,但降水少,因而地表物质干燥松散,风吹容易起沙;③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民勤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④河西走廊的延伸方向为西北—东南,与当地冬春季节的盛行风向基本一致,且南北两山夹持一狭长走廊的地形导致狭管效应,增强风速。

这道例题旨在让学生发现,民勤是整个河西走廊面临风沙灾害的缩影和典型。沙尘天气与沙漠化互为因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沙尘肆虐,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侵蚀土壤,也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沙漠扩张,淹埋良田、道路、村舍,破坏植被与生态,严重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

二、人对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教师给学生呈现河西走廊水资源、人口密度、植被破坏、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两面性。河西走廊生态脆弱,然而历史悠久,绿洲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生态负荷较重,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深刻。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营造良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措施,可以使自然地理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相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道路、房屋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随意排放废弃物,会使自然地理环境朝着不良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2012年高考地理海南卷对临泽小枣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如人类应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合理利用地理环境中的资源,既可以美化优化环境,也可以为自己带来福祉。河西走廊的临泽小枣,核小肉厚,含糖量高,是著名的优质红枣品种,闻名遐迩,实现了扬自然资源之长,避自然灾害之短:一方面,河西走廊降水稀少,易发干旱灾害,而临泽小枣耐旱性强;另一方面,河西走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枣积累有机质,故而品质优良,味道甜美。

教师可以通过景观图让学生感受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夏季,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上,良田纵横美如画,水渠交错,麦浪滚滚,生机盎然,而伴随良田的,往往是干涸凄凉的荒山和寸草不生的大漠,对比如此鲜明,反差如此强烈,不禁让人感叹水资源对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更感叹人类用自己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让大自然成为物产丰饶、温馨怡人、赏心悦目的家园。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出,自然环境的脆弱,叠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就会产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河西走廊的荒漠化和盐碱化便是如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河西走廊荒漠化、盐碱化严重的原因。河西走廊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由于降水少,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温差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戈壁与沙漠。同时,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多大风日,且集中于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灾害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可见,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长时间的干旱,或者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就会加剧荒漠化。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观察河西走廊水源、绿洲、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契合性,明白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必须依靠河流水和地下水灌溉,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取决于水资源量;如果盲目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例如,河流中上游大量引水灌溉,就会导致生态用水缺乏,植被退化,荒漠面积扩大。另外,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亦非常严重。

【例3】我国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区生产了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也面临很多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至(5)题。

(1)绿洲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大多属于( )

A.洪积扇 B.河谷平原

C.河边滩地 D.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绿洲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限制绿洲农业区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源 C.坡度 D.温度

(4)如果绿洲农业区大水漫灌,将会导致( )

A.水土流失 B.气温下降

C.降水减少 D.土地盐碱化

(5)绿洲农业区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开发

【答案】(1)A (2)B (3)B (4)D (5)C

解析:(1)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区大多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洪积扇上。(2)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区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气温低,降水少,但是晴朗天气多,所以光照充足,即太阳辐射强。(3)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候干旱,所以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产规模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水源少的地方,绿洲规模小;水源相对较多的地方,绿洲规模较大。(4)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此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灌溉方式,不但造成水资源低效利用,还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而盐分在地表聚集,发生次生盐碱化[3]。(5)河西走廊深居内陆,且周围有高大地形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因而降水少,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道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造成荒漠化,所以这里面临的主要课题是荒漠化的防治。

通过例3,学生可以发现,人类利用河西走廊的自然资源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文明,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附加在河西走廊十分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上,也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下面这道例题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例4】发源于祁连山北坡的弱水,流经河西走廊,注入内流湖中。河西走廊的地理条件,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据此回答问题。

(1)弱水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出弱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评价河西走廊所在的自然区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

(3)河西走廊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请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四个方面分析,并指出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2)该流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自然区的有利条件:金属矿产资源、能源丰富;草场广布;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低。(3)①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的光热资源、土地资源、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牧业,壮大河西走廊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商品粮棉基地优势地位;可能产生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的问题。②工业:利用金属矿产资源及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发展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可能产生植被破坏、“三废”污染。③交通运输业:利用兰新铁路、兰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经过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在交通线路建设中,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④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祁连山风光,发展旅游业,可能产生植被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例4研究的就是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在有些时段,有些地方,矛盾还很尖锐。2017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引起了全国关注。教师向学生播放当时的新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当地的人地协调发展。

三、人地和谐——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

教师利用教材中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描述,结合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河西走廊实现人地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的必备保障和正道坦途。[4]地膜就是一个例子。

【例5】(2013年全国卷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A (2)D (3)A

通过这组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膜覆盖的利弊。河西走廊春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且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易受冻害;降水稀少,春雨贵如油;风沙频繁。为了减轻冻害、干旱、风沙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河西走廊推广使用地膜。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谓一举多得。然而,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还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肥运移。解决了老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绝非易事,考验着人类智慧。但是,为了实现人地和谐,人们不会放弃探索和追求。下面的例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例6】(2016年全国卷Ⅲ)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该县位于96°E,40°N,附近,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东西长185千米,南北宽220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瓜州人烟稀少,沙漠与戈壁广泛分布,年大风(≥8级)日数平均值为68.5天,远高于周边地区。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会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风能资源丰富;戈壁广布,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充足,地形平坦。

这是一个充分挖掘自然潜力,甚至变害为利的实例。学生做完这道题后,教师还可以继续补充说明,为了弥补风电不稳定的缺陷,本项目还配建了易于调节和控制发电量的热电站。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充分保证电网输电量的平稳。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初步树立这样的观点:科技的进步增强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为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调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5]

最后,教师应该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建立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是构建河西走廊人地和谐发展模式的关键。”[6]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甚至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一个区域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筹兼顾,追求生态、生产、生活的共赢,这才是人地和谐。至此,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体系,终于初步建立起来了。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绿洲人类
绿洲里的老先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在河西走廊聆听
继续向北
人类第一杀手
沙漠绿洲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