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彬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影像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妇科肿瘤中排名第二位,病死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放疗、外科手术是宫颈癌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由于宫颈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够典型,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宫颈癌,而放疗是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研究证实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疗效与患者个体化疗敏感性差异之间存在较大关系[2]。如何早期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疗效是临床关注焦点,早期临床主要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径线形态学变化等以评估肿瘤治疗疗效[3],近期研究证实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治疗疗效中有一定评估价值[4],本文旨在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的价值。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0 月至2018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112 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入选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均行放疗治疗;排除MRI 检查禁忌证者、放化疗禁忌证者及拒绝随访者。112 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2~58 岁,平均(48.10±4.03)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Ⅲ期74 例、Ⅳ期38 例。病理类型:鳞癌77 例、腺癌25 例、鳞腺癌10 例。
①MRI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3.0T 磁共振扫描仪,扫描部位以盆腔为主,分别进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扫描参数:FOV 为26~37,层厚、层间隔5 mm、1 mm,T1WI 选用自旋回波序列,T2WI 则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注射扎特酸葡胺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弥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序列扫描,即刻行DWI 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b 值采用800 s/mm2行图像扫描,扫描完成后由软件自动生成 弥 散 系 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影像学图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影像医师阅片诊断。②随访疗效评估:宫颈癌患者放疗后6 个月均得到有效随访,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5]:治疗后患者肿瘤最大径缩小≥30%(肿块完全消失)记为有效组,治疗后患者肿瘤最大径缩小<30%(主要包含肿块未缩小甚至增大)记为无效组。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效组ADC 值明显高于无效组,肿瘤最大径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有效组、无效组肿瘤ADC 值比较 ()
表1 有效组、无效组肿瘤ADC 值比较 ()
组别有效组无效组t值P值例数84 28 ADC值/(×10-3mm2/s)1.652±0.026 1.135±0.013 100.880 0.000肿瘤最大径/cm 3.01±1.01 5.87±1.23 12.269 0.000
放疗前宫颈癌患者经MRI 扫描,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组织实性部分以及宫颈组织T1WI 呈等信号,坏死组织呈低信号,肿瘤组织T2WI 呈混杂稍高信号,而坏死组织呈高信号,如图1 所示;放疗结束后半年复查,有效组患者经MRI 扫描提示宫颈肿瘤彻底消退,宫颈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缩小,T1WI、T2WI、DWI 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提示轻微强化或不强化,如图2所示。
图1 放疗前宫颈癌MRI 图
图2 放疗后宫颈癌MRI 图
目前临床对宫颈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文献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病与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HPV 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宫颈癌以鳞癌和腺癌两种病理类型最为常见,但腺癌及鳞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其中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而鳞癌对放疗敏感[6];研究证实放疗可使宫颈癌原发病灶明显缩小,有效改善患者宫颈内和宫颈旁浸润情况,宫颈癌治疗计划以临床分期Ⅱ期为分界线,Ⅱ期以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而Ⅱ期以后则多采用放疗治疗,目前放疗已成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有效治疗方案[7]。超声、CT 及MRI 是宫颈癌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的常用影像学技术,其中超声分辨率较低、可视范围小且易受肠道气体干扰,而CT 辐射较大且较难清晰显示宫颈组织三层结构,因而超声和CT 在宫颈癌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有一定局限性[8];MRI 有良好组织分辨率,可从多方位成像,清晰显示宫颈、子宫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研究证实MRI 在宫颈癌诊断、分期、治疗方案制定及疗效评估中有重要作用[9]。
早期方珊珊等[10]学者研究证实MRI 可通过影像学特点及ADC 值检测肿瘤生长及变化,在宫颈癌治疗疗效评估中有积极作用,且有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王维青等[11]学者研究则表明多模态MRI 可通过最小ADC 值、早期增强率对宫颈癌放疗前后进行对照研究,提示MRI 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有效组ADC 值明显高于无效组,肿瘤最大径明显小于无效组,并且放疗前宫颈癌患者MRI 扫描提示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组织实性部分以及宫颈组织T1WI 呈等信号,坏死组织呈低信号,T2WI 肿瘤组织呈混杂稍高信号,而坏死组织呈高信号,放疗结束后半年复查发现有效组患者MRI 扫描提示宫颈癌病灶彻底消退,肿瘤不同程度缩小,T1WI、T2WI、DWI 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提示轻微强化或不强化,提示MRI 在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估中有明确临床价值[12]。MRI 属于一种无创检查技术,有多平面多参数成像及较高软组织分辨力等特点,常规MRI 可清晰显示宫颈癌患者是否存在宫颈基底环缺损以及肿瘤浸润情况,DWI 是MRI 常用成像技术,其作用原理为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强后,有效观察人体组织中水分子进行扩散运动时受限制方向及大小,并借助软件反映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组织学变化,其中ADC 值是DWI 技术中常用量化指标[13],本次研究证实有效组ADC 值明显高于无效组,是因为无效组患者癌细胞不断增殖扩散,会导致相同体积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含有更多细胞,限制了细胞内水分子扩散运动,表现为ADC 值明显低,因而ADC 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癌患者放疗疗效,这也提示了MRI 可较好地验证宫颈癌患者放疗疗效。
综上分析,MRI 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可通过影像学特点及ADC 值检测宫颈癌肿瘤生长及变化,在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估中有一定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