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治疗策略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结果转归的研究*

2020-01-10 01:37何相成温志刚司徒双苗钟娅朱代华崔秀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何相成,温志刚,司徒双苗,钟娅,朱代华,崔秀敏

(1.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二科,广东 江门 529000;2.江门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广东 江门 529000;3.江门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广东 江门 529000;4.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体检科,广东 江门 529000;5.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电生理科,广东 江门 529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提升。血尿酸水平增高不仅增加2 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且是非糖尿病人群未来发生2 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但降尿酸治疗是否可减少和延缓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却鲜有研究。有研究表明[2],选择超重或者肥胖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血尿酸水平低于312 μmol/L 糖耐量异常患者相比,一旦当血尿酸水平超出384 μmol/L时,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因此证明高危的糖耐量异常人群中,基线尿酸水平升高及其变化幅度较大者出现糖尿病具有双倍风险。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 和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为糖尿病前期病变,有数据表明[3],IGT 人群每年约有6%~10% 的个体进展为2 型糖尿病。本研究选取特定人群,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观察不同的降尿酸治疗策略对患者血糖结果的转归,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4 月至2018 年 3 月收治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600 例,其中男女各300 例,年龄30~70 岁,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 例。治疗组男性107 例,女性93 例;年龄30~69 岁,平均(54.1±3.6)岁;病程2~7 年,平均(4.59±0.27)年。生活方式干预组男性105 例,女性95 例;年龄28~65 岁,平均(54.7±3.4)岁;病程 2~8 年,平均(4.52±0.29)年。对照组男性104 例,女性96 例;年龄 25~71 岁,平均(54.3±3.4)岁;病程 2~7 年,平均(4.60±0.31)年。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②均符合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 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符合: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4];③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按1999 年WHO 诊断标准[3];④资料齐全,意识正常,能够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研究前存在痛风发作史;③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管炎、关节炎、恶性肿瘤者;④无法遵照要求检查、治疗者;⑤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者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1.2.1 生活方式指导 ①嘱咐患者禁止食用高嘌呤类食物,如虾、鱼、蟹和动物内脏等;②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忌烟酒;③每日多食用水果蔬菜、鸡蛋及牛奶等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④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 000 mL 左右,促进尿酸排泄;⑤协助患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坚持每日进行30 min 左右有氧运动。

1.2.2 降尿酸药物治疗 选择苯溴马隆(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0,50 mg),起始剂量按照50 mg/d,用药1~3 周检查血清尿酸水平,在后续治疗中,根据血清尿酸水平,调整剂量为50~100 mg/d。生活方式干预组:仅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与上述方式相同。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周期为1 年。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研究对象指标,包括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s 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间一般指标比较

三组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间一般指标比较 ()

表1 三组间一般指标比较 ()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F值P值舒张压/mmHg 76.58±7.74 76.31±7.35 76.46±7.14 0.07 0.936例数200 200 200体重指数/(kg/m2)24.61±3.16 24.60±2.44 24.68±2.60 0.05 0.951收缩压/mmHg 126.34±12.31 126.90±12.43 127.41±12.58 0.37 0.691

2.2 三组间追踪指标比较

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各项追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治疗组与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的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间追踪指标比较 ()

表2 三组间追踪指标比较 ()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F值P值餐后2 h血糖/(mmol/L)8.53±1.74 9.64±1.52†9.87±1.18†45.77<0.0001例数200 200 200血尿酸/(μmol/L)364.05±21.68 426.27±15.50†441.95±13.54†1 140.00<0.0001空腹血糖/(mmol/L)5.53±1.74 6.75±1.82†6.98 ±1.96†35.79<0.0001糖化血红蛋白/%4.41±0.12 5.21±0.30†5.92±0.21†2 306.00<0.0001随机血糖/(mmol/L)7.35±0.68 8.23±1.50 9.62±1.54 154.60<0.0001

3 讨论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老龄化程度加深,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5-6]。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并导致寿命缩短,还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7-8]。因此防止或延缓糖调节受损患者向糖尿病发展对控制疾病发生、减轻个人及国家医疗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是临床糖尿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而高尿酸血症是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糖调节异常,其发生糖尿病概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者[9-10]。由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组织中存在尿酸盐结晶,而尿酸盐结晶堆积于胰岛并直接伤害β 细胞,最终造成血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是造成糖尿病主要机制,而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极易产生糖耐量受损。苯溴马隆属于苯骈呋喃衍生物,能够促进尿酸排泄,进入机体后可防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有效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药物降尿酸治疗在降低血尿酸水平的同时可使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改善。而且联合药物治疗,随着血尿酸水平进一步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相应降低。因此降尿酸治疗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在有效控制血尿酸的同时改善血糖水平,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且血尿酸水平与血糖水平的改变呈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通过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可有效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高尿酸血症、2 型糖尿病的基础,联合药物降尿酸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尿酸及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