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中心小学 郭建华■北京市密云区第四小学 王东芳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教学也在持续进步和改善,科学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是单单的一门课程,只涉及单方面的知识,它作为一门更加全面性的学科,对孩子初级教育阶段的发展,无疑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是必要的,小学生应该了解基础的科学知识,尝试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以STEAM教育理念为背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课堂实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到科学的精髓,探究科学的秘密。
涉及多学科知识是STEAM教育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在对STEAM教育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它是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这几类知识,进而将这五类知识进行综合且彼此关联的一种教育理念。将多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这样学生就能使用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下,学生接受的学科知识往往单一,难以在生活中直接运用,要想学生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那么教师可以在STEAM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根据其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性,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感悟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这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强。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对语、数、外这些考试课较为重视,教学重心也大都放在用分数记录成绩的学科上,这样让原本就受关注度不高的科学更是变得可有可无,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些学校虽有心对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但由于学校进行科学实验教学的设施不足,往往令教学局限于只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在进行实际的科学实验教学中,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教学实验操作器材,如果器材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使用时长也是有限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很难对科学有极大的兴趣。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本身整合了多方面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也就是说在STEAM教育理念下,可以结合多学科内容与科学课程进行融合,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要带领学生发掘与科学相联系的多方面知识,开放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
STEAM教育具有实际应用性,教师应结合STEAM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把学生引入相应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而后能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作为实验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他们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磁铁时,可让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便于携带的铁质物品作为实验材料,比如有些学生的文具盒、学生的钢笔、女孩子的发卡、书夹、回形针等,也可给学生观看一些生活中能用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图片,讲述生活中运用磁铁的原理。再比如说,学生在分辨生活中的方位东、西、南、北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分布,锻炼学生判断方位的能力;也可通过学校附近的建筑物,让学生在校外时多多注意它们的位置。这样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用科学知识、科学实验去解释生活现象,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去探究未知,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也能不断探究。
社会进步如此迅速,合作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的顺利开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STEAM教育体现着合作性,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合作精神更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活动,由学生之间协作完成,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科学知识,完成科学实验,探究科学真谛,培养科学精神。
比如,在学习完磁铁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让同学分小组进行合作,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指南针,之后再让小组之间互相分享交流。在制作之前,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视频教程,让学生大致了解具体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材料用具,不同的组装方式,最后通过沟通能得出一致的结果,最终共同完成一个指南针。小组间进行互相展示介绍,进行点评,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也增强了学生间的沟通。再如,教师向学生进行信息网络知识的讲解时,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向学生展示一些他们较为感兴趣的动画制作。小学生还不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两两组合,合作完成课堂任务,遇到困难时,学生能相互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
虽然现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并不完善,但在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各方人士的逐渐重视下,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将会持续进行,不断进行改进优化,结合STEAM教育,让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