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路径探析

2020-01-09 22:02付学军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政治

陈 娟 付学军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江苏 徐州 221000)

受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开始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获知过程,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环节也由灌输知识转向活动引导。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也是学生合作探讨与自主学习的过程[1],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关注的重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善于发现、独立操作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个性品质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面临的困境

第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走不出课堂。目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采取的重要措施[2]。其中,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是补充案例,丰富与完善教材体系,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材的深度。教学形式改革主要是转变教学手段,并以现代化的专题教学替代传统的章节教学。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以启发式教学替代灌输式教学,并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等以MOOC 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总体来说,这些措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依然以课堂为依托,不能从社会、家庭与学生等育人主体方面借力,这必然无法发挥多主体育人机制的理想效果[3]。

第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仍然处于孤立的境地。面对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全社会不断提高的信息化程度,高校的开放办学理念正在持续深 化[4]。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政策落实方面既过于乏力又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因而无法实现全方位育人战略的有效开展。学科壁垒的存在无疑是造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单打独斗困境的重要原因。此外,与其他课程教学存在本质区别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教学目标,这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路径

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教育体系创新建设与立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探寻科学合理的路径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深入发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基于当前的教学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的创新升级策略。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规范教育体制的流程建设

国家教育部门与教育行业必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体系的建设,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确保社会公众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规范教育体制的流程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争取在教师培养、高校网络化建设与教育资源投入等方面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贡献力量。

(二)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最大化,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综合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调整与充实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优化,都可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活动表现,这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育指导理念。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具有实践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显得极为必要。

在创新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实践工匠精神,使学生在求职时能够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方针的认同与理解。

(三)更新教学理念,增强教育改革的思想建设

教学理念更新是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切入点。为了激发教学活动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成长,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目标。

在民主化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内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5],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式的开放性学习环境,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借助沟通和互动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观点,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意识,教学活动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实践环节的注重与强化,以及多样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公共生活的体验与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知识扩展和能力提高,以及优秀道德品质和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环节融入多元化的时代思潮,是增强教育改革思想建设的必然选择。面对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科技,信息与数据的传播范围和传递速率有所提升,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高教育改革思想建设的创新效率,是新课程标准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的有效路径[6]。

(四)依托课程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依托新的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与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需要教师改变对评价指标的关注重点,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转变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注重与考察。为了避免将学生的学业成绩视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必备素质,坚持以全面的视角和辩证的理念看待学生的发展问题,注重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全面性,促使学生实现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法将考试作为反映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的根本方式,忽视了评价方式的多元性特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特征,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展示教学效果,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是新课程标准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路径的必然要求。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又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体系的建设,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改革创新的必然举措。通过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新课程标准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改革必能锐意进取,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政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