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泽民 王超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6月23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19年秋季全面投入使用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将中华传统文化篇目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小学6个年级共选优秀古诗文130多篇,占所有选篇的30%左右。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小学语文则更为关键,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责无旁贷。怎样让小学生充分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界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无不首先崇尚德行。《礼记·大学》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修养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理好国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修身立德是民族审美、国家用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是培养小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沃土。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课堂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部编本小语教材对传统文化篇目的选用都是经过编写组精心遴选、反复斟酌,最后集体敲定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且适当兼顾时代性,是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适合的内容载体。
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机智的高尚品质跃然纸上。在具体教学时,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主线?如何在传统文化观照下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故事的魅力、感受司马光的人物品质和中华传统语言形态——小古文的魅力是教学重点。课堂上,教师可紧紧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可设置四个子任务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第一,想象“没水中”那个孩子在缸里的情形,了解当时情况的紧急;第二,对比“众皆弃去”的其他小伙伴,思考其他人“皆弃去”的原因;第三,思考司马光为什么选择“持石击瓮破之”的办法;第四,想象小儿得救后“群儿归”的对话场景。将四个子任务突破、联通,司马光的智、谋、勇便深深地烙在小学生心里。
当然,仅靠课堂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是不够的,毕竟课堂时间和容量有限。新教材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强调向课外阅读延伸,强调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相结合,强调“足量阅读”,沟通课内外阅读,在语文课和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学完《司马光》一课后,教师可尝试展示相关资源,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有关司马光的其他小故事,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全方位、立体化地认识司马光。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拓展阅读古代中国有着类似美好品质的名人故事,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和高尚的灵魂对话。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源头活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部编本小学语文6个年级12册教材共选优秀古诗文130多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由于古诗文距离现在年代久远,时空跨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目标和方法。人为抬高要求就会揠苗助长,随意降低水准则会流于肤浅。传统文化类课文编排在不同的学段、年级、单元,其功能也不一样,要求教学时所采用的教读方法和目标更要有区别。
小学低学段重在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学段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是指导识字写字和有感情诵读,读出那一种节奏,读出那一点韵味。有的教师担忧,“多读少讲”会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程度,其实没有必要去细究,只要在条件适宜的土壤里播下优秀传统文化启蒙的种子,迟早有一天它会发芽。
中学段教学,在巩固低学段目标成果的基础上,需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能力等。《司马光》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贴着文字行走,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用现代白话文讲述故事,并展开合理想象,增添恰当的内容把故事讲形象、讲生动。
高学段教学的重点则是在强化习惯、方法巩固与综合应用上,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自我,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陈先云主编在部编教材培训时强调:“整个六年级教材我们一般不安排新的方法和能力的训练,主要是综合的运用。”比如 《伟大的友谊》,过去它是课文,部编教材现在把这篇文章放在活动中,运用五年级在阅读中学习的方法来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关怀的。再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教材提供了课后思考题:“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教学时,可以牵住这个“牛鼻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学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关注社会。
即便同一学段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具体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也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不能让优等生“吃不饱”,也不能让学困生“吃不了”。
新教材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它尝试构建语文能力的目标体系。用好统编教材,一定要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观,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陈先云主编在2019年部编教材培训时建议:“特别是今年教五年级、六年级的老师,你们的压力应该是比较大。要真想把统编教材适应得比较好,一定要把前几个年级的教材看一看,熟悉一下。因为六年级没有太多新的方法,主要是用前五个年级的方法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所以每个老师应该有一整套教材。”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是统一的。无论执教的是低学段、中学段或高学段,都要熟悉整套教材,增强整体意识,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分寸。
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将文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宝贵的特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并在生活中延续下来。当民族文化能够影响、引领人民生活,并不断改善其生活品质时,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学科教育,学得知识、习得能力,逐步养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既有课堂学习的力量外显,又有校集体、班集体的关爱,还有教师的师表垂范、同学的榜样引领,对小学生文化气质的养成与沉淀格外重要。
学生在学校里受师生影响和课文中传统文化影响,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需要在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巩固、验证、强化。有时候传统文化观照下形成的认知和社会现实生活之间会出现矛盾、形成反差,这就意味着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可能会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艰难的,需要深入思考、躬身践行,还需要学习请教、反复求证,但这正是最美的生命拔节的声音。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真,是真实、真情、真理三者的高度统一。崇真,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石,更是其几千年来旺盛延续、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如《小儿垂钓》描摹的生活真实,《枫桥夜泊》展现的意境真切,《铁杵成针》表达的处事真理,《长相思》呈现的人间真情……当然,在文学作品里,“真实”包含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经过教师的点拨他们慢慢就会明白的。
有人将向善理解为有善心、行善事,这没有错,但不全面。向善应该含有两层境界。第一,善良、仁爱,也就是“真诚、品质淳厚;有善心、行善事”。第二,完美、智慧,这里有不断修炼、自我完善、仁智并举、追求完美的导向。这两层意思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利他性。
于漪老师说,一个人语文学得好不好,不仅看他的知识积累,关键还看他的为人和精神面貌。一个以善为本、自信昂扬、虚怀若谷、镇定从容的人,无论干什么都会在“认真”上下功夫,都会力争上游、游刃有余。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他的语文学得好,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关于人的问题,是一种偏重于讲怎样做人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学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哲学、伦理、文学等样式启发中华儿女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领悟,而不可抛开文字泛泛而谈。要让学生沉浸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和高尚的灵魂对话,与鲜活的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