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朝,刘 洁,陈 云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1)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培育人才是强国之本。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刺激下,民营企业投资办学,高校在读人数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执行,贫困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为解决相应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助学措施,如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勤工助学岗位、专业奖学金等相关制度;地方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也积极投入助学行列;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助力下,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费问题基本解决,但其他问题解决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内容多元复杂,高校大学生意志力薄弱,极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影响。高校贫困生相比于其他学生,物质生活保障不充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难匹配,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袭。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励志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励志教育,促进学生成才。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高校大学生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家庭困难带来的特殊性。贫困学生的特殊性主要体现经济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情绪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压力大,心理不健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其他普通同学相比具有差异性等,这些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励志教育通过榜样示范、朋辈帮扶,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培养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提升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执行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将励志教育做到入脑入心,帮扶贫困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第二,励志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和谐社会构建输送人才的重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元化信息传播迅速,西方反华势力借助“资助”名义进行政治渗透,严重影响和谐校园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部分优秀群体,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现状。以他们的事例为榜样开展励志教育,增强励志教育的感召力和向心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哔哩哔哩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展开宣传,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正能量,发挥贫困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朋辈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构建。
第三,励志教育,助力社会和谐。励志教育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品质,为贫困家庭学生步入社会提前打好基础。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所衍生的问题不仅是个人层面和学校层面的问题,同样也是社会层面的问题。贫困学生的发展现状是贫困家庭改变现状的希望,处理好贫困学生的发展问题,有利于贫困家庭改变生活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和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经济资助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为贫困大学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的主要矛盾矛也发生了转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应该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转变,推行励志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励志教育,但还是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不利于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的推行,更不利于贫困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得学校的资助工作大打折扣。
第一,互联网+时代,励志教育工作难度增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首先,学生对于资助工作的监督力度增加,很多自尊性较强的贫困大学生介怀于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的公开,选择拒绝申报国家助学金等资助类项目,使得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其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文化传递的多元化,很多学生会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袭,为了更好地满足自我消费需求,会不择手段地选择其他不法途径迅速摆脱贫困,从而衍生了新的校园安全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再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之前是通过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以及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现在是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和内容更加大众化,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励志教育的难度。
第二,重视经济资助,励志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国家、政府以及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非常重视,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开通新生入校的“绿色通道”,成立资助管理中心以及资助管理平台等,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成熟的资助管理工作体系,保证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学费而辍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经济资助取得成绩的同时,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各个高校虽然在不同层面开展了一定的励志教育,但是尚未形成体系,没有形成类似于经济资助那样的可复制化体系,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这与高校对于励志教育的重视程度成正比。高校资助管理部门与贫困大学生对于励志教育存在认识偏差,普遍认为励志教育作为资助的主观层面,应该发挥受资助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外因引导。虽说内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三,教育内容空洞,励志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现行的励志教育站位较高,以青年人的责任、使命以及担当为切入点,融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内容,作为学生励志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理论教育并不能达到励志教育的预想效果。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于理论教育的接受程度不同,过多的理论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在调研的基础之上开展励志教育,把励志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融入其中,让励志教育更加贴地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除此之外,我们要剖析家庭困难学生的家庭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简单分类,然后有的放矢,让励志教育成为贫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第四,表现形式单一,励志教育缺乏吸引力。同样的课堂内容,不同的任课老师,不同的课堂形式,会取得不同的授课效果,励志教育亦是如此。我们传统的励志教育主要通过思修课程、专题报告、心理访谈等方式展开,主要以理论型励志教育为主。这类型的励志教育虽然易于组织和开展,但是易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的口头说教,过程单调乏味,很难引起共鸣,再加上大学讲座较多,部分学生对于讲座的形式心存抵触,使得励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励志教育基本也都是口头说教,单一的教育形式从小学延续到大学,自然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使得理论说教教育丧失了应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也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传播内容,以利益最大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于传播信息的具体内容缺乏甄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对于使用主体的确定也缺乏制度规范,极易被境外反华势力和不良意识心态所利用。在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新生事物好奇心极重,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容易被新媒体所传播的各类不良信息引诱,思想误入歧途,成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潜在不稳定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我们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就是说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3]做好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关键就是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把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各类因素,有的放矢,做实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励志教育。
第一,坚持传统励志教育模式,创新互联网+励志教育。无论新媒体怎么发展,改变的是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就内容和实质来讲,从未改变。我们要因势而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传统励志教育的优势和互联网+励志教育的优势相结合。传统励志教育一般通过课堂讲授、讲座组织、班会学习亦或是其他大中型集体学习,能够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励志教育。除此之外,传统励志教育主题明确,内容扎实,与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契合度高,易于推广和可复制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互联网的产生和应用,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途径和载体发生改变,对于认知事物和接受思想的态度也发生改变,他们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带来的刺激感和新鲜感。纵观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就其本质来讲没有改变,变得是传播内容的讲授主体和传播载体,所以我们在开展励志教育的时候,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机会,把励志教育碎片化、精简化、可复制化、剧情化、生活化等,以贫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借助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
第二,理论励志教育引领思想,实践励志教育夯实基础。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实质和内涵是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开展励志教育必须加强理论教育对励志教育的思想引领,发挥好理论教育的的隐性育人功能。高校在开展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时候,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中国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更多的是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较少。我们要结合中国大学生的教育特点,适当地开展实践励志教育,把励志教育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呈现,提升励志教育的实际育人效果。
第三,拒绝“贫困大学生”标签,开展普遍性励志教育。教育的初衷应该是教书育人,一旦贴上标签就会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贫困大学生家庭贫困,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贴上“贫困大学生”标签的理由。励志教育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没错,但是其他大学生也有接受励志教育的必要性,贫困大学生需要励志改变现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其他大学生也需要立大志,做大事,从其他层面完成自我的提升和超越。一旦励志教育与贫困大学生相联系,那就减少了励志教育的受众群体,偏离励志教育的初衷和本心,贫困大学生是接受励志教育的重要群体,但不是全部群体。我们应该拒绝“贫困大学生”标签,开展普遍性励志教育,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接受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
第四,树立身边励志榜样,开展榜样励志教育。毛泽东主席曾指出“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4]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榜样,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榜样,榜样愈加贴近受众群体,榜样的力量愈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高校励志教育的开展应该从树立榜样做起,鉴于励志教育的倾向性,可以着重从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励志榜样。榜样的力量固然强大,但是脱离受众群体或距离受众群体太远,便会降低榜样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榜样励志教育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使得传统抽象、教条的理论励志教育活跃起来,如果树立的励志榜样可以得到国家和社会层面认可,将会使得励志教育更加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传播性,同时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在高校树立身边励志榜样,开展励志教育,不仅可以扩大励志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且可以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于励志教育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