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第一小学 李云霞
“秦安小曲”是主要流行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等县境内古老的传统曲艺品种,形成于16世纪的明代中叶时期,历史悠久。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方言演唱,表演时或由一人自弹中三弦伴唱,或由两人分持三弦与摔子(铜质碰铃)对唱,或由多人分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乐器轮唱。词曲格式严谨,结构完整,每支曲牌的句数、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规定,不能违反。
“秦安小曲”在2008 年荣登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现存不多而又珍贵的民间曲艺之一,它的音乐形式完整,曲体结构严谨,曲本内容丰富,不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充分体现出其完整性和系统性。秦安小曲传播的价值,对于中国歌曲艺术本身的发展都是不无婢益的。
“秦安小曲”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传统曲目除了相传由该曲种的首创者秦安人胡缵宗采用“四六越调”所做的《玉腕托帕》,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秦安人张思诚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番》,以及民国以来广泛传唱的《伯牙抚琴》《王祥卧冰》《状元祭塔》等。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秦安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化之根,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是我校非遗传承工作应把握的核心。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秦安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然而,这种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担忧,秦安小曲的演唱日渐衰落。传承民间说唱艺术,保护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地方中小学,还是高等学校,都对民间艺术的进一步传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地方中小学教学中建立和设置民间音乐课程,研究和创新本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够有效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对秦安本土音乐——秦安小曲这一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分析,将秦安小曲引入校本音乐课程设置,挖掘秦安小曲的文化内涵与音乐价值,以期对中小学校如何借助本土民间音乐资源,开展音乐教育提供指导建议,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所以,强化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文化经典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悟中完善人格,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当下教育的基石。
秦安作为古成纪地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不仅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及其妹女娲的故里。这里有着4800~7800 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们依托这样的历史,确定了奋斗总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本地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以秦安小曲为主的特色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崇高的理想境界,为培养合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此为依托,确立了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目前,我们已完成近期目标:由最初以班级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秦安小曲活动,循序渐进。深入推进特色教育,逐步开发校本教材《秦安小曲基础》,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引进艺术教育人才,完善各项特色项目的制度创建工作。
我们预计在2019年~2025年完成中远期目标:努力提升少年宫辅导教师师资水平和教育素养,加强少年宫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争取培养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良好思想和行为素养的专业学生。努力发展学校少年宫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使学生在具备良好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生未来走向做出初步规划,促使秦安小曲特色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提高学校少年宫秦安小曲这一特色教育在本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凸显素质教育,根据本校秦安小曲特色,研究制订校本课程体系标准。以此为标准,分解至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研究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其与学科领域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科领域知识在其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从其中获得的素养能力,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展。要寻求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使两方面的共同提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易学、实用、普及”的原则,关注自然生态的和谐美、社会生活的人情美、学生个体的人性美。课程辅导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校园,我们利用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报等多种宣传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通过传承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秦安小曲演唱和表演的能力逐步提高。从创办兴趣小曲至今,已先后有一千余人学会演唱秦安小曲。我们先后参加了2016年“最美秦安人”颁奖典礼、赴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演出等活动,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我校选送的秦安小曲《割韭菜》获天水市少年宫艺术展演一等奖,参加活动的同学不仅展示了自己,也为学校打出了品牌,更让学生感受到参加传承活动带来的乐趣。
总之,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返璞归真,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更有利于教育的开展。秦安小曲作为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新的教学内容。今后,我们会继续将“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将秦安小曲特色课程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