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0-01-09 16:2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天津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差异音乐教学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高 博

对音乐学科而言,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音乐能力同样是有差异的。如果依然坚持一个标准,一个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上高度统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面对现状,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在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构建学生良好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开发差异化音乐校本选修和社团课程

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是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音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与必选课程,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加强对必修必选课程的实施和管理,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这是一所学校最起码的教育规范与责任。因此,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本课程结构中,强化了经过校本化改造的国家课程,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延展与拓宽,聚焦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我校近年来开发的音乐课程有《走进戏曲》《影视音乐赏析》《歌曲创作》《基础乐理》《音乐常识与视唱》《民谣吉他入门》《走进音乐剧》等。还有12年一贯制校本选修课程,如《钢琴》《二胡》《合唱艺术》《手风琴》《竹笛》《高音竖笛》《流行歌曲表演唱》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与选择的机会。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要经常思考: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在音乐学科教学中,以哲学的基本命题来渗透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我是谁,我去哪里,我怎么去。

二、按“需求加类型”进行音乐分层次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是在音乐教学中照顾差异,将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教学手段。差异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发展,促进自我教育。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差异教学,社会、家长最担心的是变相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为了取消这种顾虑,我们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调研,了解学生音乐学科的学业水平、兴趣特长、态度习惯等,按照学生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层级,学校只是提出一些有关课程选择的建议,最终由学生及其家长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我们坚持分层走班的教学班不固化,实行动态调整,学生可以根据适应的程度提出调层,以此充分发挥“分层走班”的激励作用。同时,我校根据课程对象的不同,实施“基础课程分层走班、特色课程分项走班、个性化课程分类走班”的推进策略。基础课程分层走班,就是试图在现有的课程框架之下,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培育更加适合学生“积极自我”的生态场,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差异化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促进课改在课堂上真正落实。

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并且从音乐学科的角度深刻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差异。在备课中,形式上只有一个“大教案”,但一个教案中隐含了针对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多种教案,体现不同的要求。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授课的尺度,采用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教师制订部分有弹性的目标,刺激学生向高层次目标努力。2016年以来,我校在高中做了音乐分层次教学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加强学科的基础性,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个别化的音乐课程因为不在同一时间开设,为有些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创造了条件,优越性是显然的。

三、高中音乐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我校开展了高中音乐差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依据学校的差异教学模式,我们在高中音乐课教学中进行探索,将教学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拓展总结”六个模块,并由差异教学策略从始而终地贯穿,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我校建构“差异教学”课堂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并保证学生能拥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利。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知识的初步自我建构的主要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挖掘课本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可选择自学内容。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并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集思广益,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教师给予恰当的引领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如,教学苏教版高中音乐“汉族民歌”,教师以《茉莉花》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江苏、河北、东北地区民歌《茉莉花》的异同,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发现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歌词高度一致,但曲调完全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民歌的地域性、即兴性、口头流传性、变异性等特点。

展示提升、拓展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部分,应运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广度、有深度地设计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双重提升,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差异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如教学苏教版高中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探讨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经过学生探讨得出一致结论:拉丁美洲音乐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渗透、吸收、融合,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元而又统一的音乐文化。

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音乐能力是有差异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掌握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兴趣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以及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

综上所述,当下绝大多数学校学生的课程选择仅仅在校本课程上,对基础课程,还是由学校高度统一,整齐划一实施,选择性教育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我们深知,学习方向与学习动力是基础教育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学生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过程中,才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在选择中,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知道学习其实是自己的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只有当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课程,他们才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寻找更好发展的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差异音乐教学模式
相似与差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