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合并肺炎、尿路感染1例

2020-01-09 16:47:56凡炼炼高佳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鼻疽伯克霍头孢他啶

凡炼炼,高佳楠,李 锐*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药学部,吉林 长春130033;2.长春市双阳区医院 药剂科)

1 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男,79岁,“间断发热3个月,加重1周,最高可达39℃,伴寒战畏寒,无规律性,伴咳嗽、咳痰,黄痰”为主入院。糖尿病史8年。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在三亚某医院血培养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经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入院查体:体温:39.0℃,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50 mmHg 。辅助检查:降钙素原0.30 ng/ml,随机血糖11.60 mmol/L,空腹血糖12.84 mmol/L。白细胞计数:4.47×109/L,中性粒细胞%:61.3%。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54.77 IU/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44.99 IU/L,白蛋白22.75 g/L。尿常规+流式尿分析:白细胞27.30/ul,白细胞(高倍视野)4.91/HPF。胸部-CT(与三亚某医院相比):右肺上叶尖段及前段病变较前吸收;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左肺下叶外、后基底段纤维索条,余左肺下叶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左侧胸膜及右侧叶间裂较前明显增厚;双肺改变,考虑细支气管炎可能性大;余未见明显改变。血培养检验结果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阳性,药敏提示美罗培南敏感,临床诊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炎、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肝功能异常。给予美罗培南1.0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8h,ivgtt,米诺环素100 mg,po抗感染治疗,以及调糖、保肝、补蛋白治疗。使用美罗培南6日后,患者发热程度较入院时明显减轻。8日后,无发热症状。复查血培养,仍提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美罗培南敏感。应用美罗培南14日后,调整美罗培南用量为1.0 g,q12h,ivgtt,后2次血培养阴性。患者无发热多日,无不适主诉出院。1天后出现咳嗽症状,再次入院,予以头孢他啶2.0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12h,ivgtt抗感染治疗,用药数次后出现荨麻疹,不除外头孢他啶过敏反应,5日后更换为美罗培南1.0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12h,ivgtt继续治疗。期间连续3次血培养为阴性,无发热,无咳嗽、咳痰等表现,患者菌血症已得到控制而出院。

2 讨论

本例患者在三亚初次诊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经亚胺培南治疗好转后出院。3个月后再次发热,加重1周入院,确诊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合并肺炎、尿路感染,经抗感染、调血糖等对症治疗2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1天后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再次入院,又经过20天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未再复发。该患者初诊后复诊两次,提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感染较顽固,易复发,本案例可为临床收治相关患者提供诊疗思路。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属于非发酵需氧革兰阴性菌,可引发一种热带传染性疾病即类鼻疽。我国主要的疫区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海南类鼻疽病是全国之最[1,2]。海南类鼻疽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调查研究指出,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90%[3-5],国外也有报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敏感率高且耐药率极低[6]。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7]建议抗类鼻疽首选头孢他啶30-50 mg/kg,IV,q8h或亚胺培南20 mg/kg,IV,q8h,疗程至少10天。静脉药物后的口服治疗推荐方案为TMP-SMX 5 mg/kg(按TMP计算)bid+多西环素2 mg/kg,bid×3个月。故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作为目前治疗类鼻疽的首选药物,次选TMP-SMX或多西环素作为联合用药或序贯治疗。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量应用,近年来频繁出现该菌的耐药菌株[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病原学标本送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至关重要。该患者初次就诊时亚胺培南敏感,治疗好转后出院,一次复诊时美罗培南敏感度仍高,考虑患者老年人,肝功能异常,有糖尿病史,给予患者美罗培南1.0 g,q8h,ivgtt,联合米诺环素100 mg,po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治疗方案有效。为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可能引起菌群失调、腹泻,诱发耐药菌的产生,或可能加重肾代谢负担,将美罗培南调整为1.0 g,q12h,ivgtt继续治疗,并加强肝肾功能监测。第2次复诊,考虑长期使用美罗培南易引发二重感染[9],将其更换为头孢他啶2.0 g,q12h,ivgtt,继续抗感染治疗。应用头孢他啶的过程中,患者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给予抗过敏的同时将头孢他啶更换回美罗培南1.0 g,q12h,ivgtt继续治疗,最终痊愈出院。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于胞内菌,需要较长疗程的规范治疗,前期强化治疗至少10-14天,而后期口服药物根除疗程则需要长达3-6个月[10]。本例患者初次在三亚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后,没有及时自行口服药物根除治疗,疗程不全、不足,3个月内反复发热,导致病情复发。此外,糖尿病不仅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菌体在体内经药物治疗虽能得到控制,但存在静止期,当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血糖控制不佳时,细菌易复燃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病情复发[11,12]。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疫区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们对该菌认识较少,容易导致误诊、漏诊[10,13]延误病情。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该菌的普及,认识并了解该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熟知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变迁史,以便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鼻疽伯克霍头孢他啶
浅析马鼻疽及其防控措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及耐药机制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微生物的耐酸驯化及其对低pH值地浸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的影响
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趋势及耐药率分析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3种鉴定方法的比较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人畜共患病
——鼻疽
兽医导刊(2015年20期)2015-04-05 03: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