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
论 著
实验研究
- 改良有效的培养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
- 不同检验方案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类肠杆菌科细菌检测的临床应用
- 徐州市92 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 非空腹16 项常见生化指标的观察研究
- miR-33b靶向HMGA2 基因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 miR-200a以及上皮性卵巢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研究
- EGFR基因在肺微浸润性腺癌中的突变特征及意义
-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宫颈癌癌组织中miR-365、miR-135a-5p及STAT3 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血清sST2、sLOX-1 检测在AHF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 内皮微颗粒对新生儿ABO溶血病预后价值的研究
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
检验与临床
- TEG检测CPGR及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分析
- IL-35、HMGB1、PCT水平变化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价值探究
- 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
- 血清hs-cTnT、RLN、cMyBP-C对AMI的诊断价值分析
- 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趋势及耐药率分析
- 宫颈液内炎症因子及菌群水平与产妇早产相关性研究
- A/G比值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 MCV和MicroR对不同方法计数血小板准确性的影响
- 外周血与尿沉渣microRNA-145 表达与冠心病患者疾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TGF-1、Smad7 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尿百草枯浓度及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在判定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 血沉、白细胞计数、sTNF-RⅠ、CRP的变化与骨科术后感染关系分析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袋内病原菌感染状况检测结果分析
- ALL多探针系统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子宫颈癌筛查中杂交捕获定量分型技术的应用
- 降钙素原与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的预测
- 包皮龟头炎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和敏感性分析
- IL-32α 通过调控miR-216b-5p/AKR1B10 轴抑制食管癌KYSE450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血清CCL20 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和K-Ras基因各亚型的突变情况及意义
- 子痫前期血清IGF-Ⅰ、FFA及AT1-AA水平变化及其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研究
- 血管性痴呆血清NO、sICAM-1、NLRP3 表达变化及与患者病情、预后关联性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胃肠激素变化的相关性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18、MCP-1 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间联系分析
- 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
-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血LXA4、LTB4、15-LO水平变化的意义
- Ash2L、抗内皮细胞抗体与川崎病患儿冠脉血管损伤的关系
- 妊娠晚期HR-HPV、GBS感染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血清PAPPA、HSP90α 在NSC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血清ANXA7、E-cadherin水平变化及联合监测临床意义探讨
- 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D和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孤独症儿童大运动发育的相关性
- PTX-3、copeptin、PCT血清水平变化与ICU脓毒症患者疾病转归的关联性分析
- 外周血LTB4、IL-21、NLR在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
-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BA、CEA表达与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
- 血清STIM1、A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