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涛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是多数学生最后接触母语与中国文化的学习阶段。其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且是传承母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天然地和课程思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正如有学者指出:“大学语文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和补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殊途而同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
然而如何结合大学语文课文内容,融汇课程思政,尚是一件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尝试的问题。多数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依循传统模式,单方面传授汉语语法、文字,或者通过文学知识的讲述代替“育人”的现象。同时,也存在任课教师无法运用更有效的策略将专业知识“浅出”,无法以活络的方式帮助更多非中文专业学生理解深刻的专业学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换言之,浅出不代表浅化、通俗化,浅出更需要技巧与策略,需要教师自身的体证、思维、不断扩大学习广度与深度。甚至出现有些院校忽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随意减少课时等问题。而最为根本的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传递汉语美感、中国文学知识之外,更要突出其中的“情意内涵”,实现在“教书中育人、授业中传道”这一课程思政的目的。
《礼记·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荀子在《劝学》中也认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可见,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皆以人格修养为首先要素。所谓大学语文的“情意内涵”,即是利用文学经典为媒介,通过其中的典型形象、抒情方式、文学美感的讲授,增强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多元价值乃至家国情怀的体认,从而形塑理想人格和文明素养。具体包括:
“自我确立”包含了认识自己、生命自觉、自我完成,是一条漫漫的生命长路,殊为不易。古希腊圣地德尔菲阿波罗神殿镌刻的三句箴言中,其一即是“认识你自己”,也说明了人可能终其一生不断向外追寻、学习,却忽略了向内的自我探索。加之现代社会重视公民素养,要求正视不同的个体差异,在差异间学习理解并尊重彼此,最终达成整体和谐。因此,活出自己并非我行我素、任性妄为,也并非彰显自己,以建立个人舞台。兹以屈原《涉江》、司马迁《伯夷列传》为例,说明如何将自我价值与文本连接、开展出课程思政的目的。
遭逢逆境原就是生命常态,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如何处理逆境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屈原、司马迁所遇逆境不只是个人的成败,更分别关乎国家存亡与公平正义,也是传统士君子的生命坚持。屈原在流放、投汨罗江前,司马迁在面对宫刑前,二人遭遇的重大挫败,实际上也面临价值选择的难关,一如现代人在生命历程中,也会遭逢许多需要抉择的岔路,继续坚持?抑或是放弃转向?对此分析考察都是人文教育里重要的思辨过程。
屈原选择不畏艰难、坚持抗秦的主张,持续进谏楚怀王、顷襄王,被诬陷、贬谪、流放,是屈原在当时的时空背景、诡谲的政治下仍坚持理念所付出的代价;但楚王的昏聩、朝堂上靳尚与子兰的当权,屈原其实也可以选择“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屈原的坚持,甚至以生命作为死谏,是屈原个人的自我完成。
相对于屈原的死谏,司马迁却提供了另一种自我完成的思维。司马迁为李陵降匈奴辩护,因而触怒武帝,获死罪,他却选择了“苟活”,虽然保存了生命,但付出的代价却是超乎常人的忍辱。撑持忍辱苟活依旧需要生命动力、需要“自我”平衡,其中的关键便是司马迁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编纂《史记》的史学与文化使命。价值选择是个人的自觉与自抉,可能因此遭受横辱,可能终其一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也可能是极其孤独的历程,这些真实的过程在《伯夷列传》中皆可深刻体认。司马迁藉由伯夷、叔齐的饿死,颜渊的早夭对比盗跖的寿终,质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然而,伯夷、叔齐、颜渊终究因为孔子而声名彰显,“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司马迁借此也反衬出个人坚持背后的无着,也点出了生命自觉的巨大孤独,但依旧无损他的自我完成。
对年轻的大学生而言,现代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环境,社会主义制度也明显较封建时期更容易实现自我,但屈原与司马迁的遭遇与坚持依旧可以引领学生丰富这个课题的思维,特别是在受挫容忍度与功利主义盛行的世俗文化,更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辨力。如果屈原的死谏与司马迁的苟活代表两个极端,在端点间仍有无数多个点可以作为现代人的选项,撑持生命的力量可以是使命感,也可以是其他价值或方式,这些都是透过文本,大学语文教师可以深化课题、融汇课程思政的策略。
觉知个体存在、确立人生目标、建立生命价值,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语文可以承载的教学内涵。许多人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单纯从个我小己出发,没有认识到人群多元的特性。是以如何扩大对更多生命状态的理解?这也是课程思政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唯有透过真正的理解才能产生实质的尊重,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力。语文文本无论是散文、小说、诗词,都来自作者对某些情境或境遇的触发,这些触发可能只是作者个人、单一经验的觉受与思维,表象也是主观,但这个主观可能与阅读者的经验相同或不同,但无论相同或不同,透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产生有觉悟、思维性的阅读,产生共鸣或激荡,即可在无形中扩大生命视野。一如蒋捷《虞美人》所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样是听雨,不同的年岁、相异的境遇,心绪、思绪也迥然不同,一如相同的文本,在学生不同年龄阅读时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更可让学生体察“素养”的培育过程,也是人文教养应掌握的关键;人文素养不应仅灌入大量知识,而应侧重知识如何进入生命?如何让学生产生同情共感?才能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人文知识也才能发生作用、产生力量。当阅读的文本越多,也可促使生命视野越加扩大,甚至产生巨大的宏观性,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获得提升,包容力自然相对扩大,所谓的多元价值也才能真正产生。
因为理解生命有不同情态,才能产生体谅与包容;因为懂得生命有不同的境遇,才能产生尊重;因为体谅、包容、尊重,才愿意等待并给予其他生命熟成的机会。如此,课程思政方能真正做到学生喜闻乐见和有生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新时代大学所培育的,不仅仅是能力优秀的专业人才,还应当是富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的复合型人才,而“家国情怀”正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关键。其内涵如学者所指出的:“是人的个体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国家、人民展现出来的深情厚爱,是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作为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贯穿于古往今来杰出人物的优秀作品之中,大学语文的情感内涵既侧重于人情感的自觉与自醒,对于家国情怀的凝塑自具有推动作用,是课程思政的强有效的切入点。
例如,杜甫终其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但是却从未放弃对君王社稷的忠爱之情。他系念社稷安危,关怀民生疾苦,其诗歌创作,已不同于那些仍然在编织美梦、追求理想的盛唐诗人。因为他立足世俗社会,面对现实人生,并且通过个人颠沛流离的经历,把眼光转向社会底层,接近生民黎元。其《秋兴八首》,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千载以后的读者仍能从这些诗中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强烈震颤。如这类文本的讲授,在领悟诗人的意图和感受丰富的语言表现力的基础上,自然能激发出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说到底,家国情怀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利用文学经典作为激发爱国情怀的载体,通过教师一系列具有价值导向的教育活动,在课堂中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最终完成情感的内化,正是大学语文情意内涵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