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坚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通过调查研究,围绕广东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情况,挖掘特色亮点,深入剖析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及党支部作用发挥,研究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意见,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截至2019年底,广东高校教师党支部5857个,教职工党员7109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1.62%。其中,专任教师党支部3816个,专任教师党员456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69%。调研数据显示,各高校切实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教师党支部工作建设成效明显,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广大教师党员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各高校与时俱进,依托重大项目组、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党支部,适应组织架构、专业设置和办学形式变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团队拓展,有效激发了教师党支部的活力。部分高校探索在科研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上建立党支部,部分高校着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依托各类项目组、科研平台等成立新型教师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各高校把教师支部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层层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公办高校基本按照人均300元以上教师党员教育活动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在留存党费时按一定比例返还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活动经费列入二级院(系)年度预算。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经费普遍按照“两新”组织经费1∶1标准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教师党支部工作经费得到充分保障。大部分高校推动落实党务干部岗位津贴、工作量核算、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委委员联系教师党支部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部分高校在发展计划、教师评奖评先和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落实落细教师党支部书记政治把关作用,并落实党支部书记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部分高校从创新强校工程等经费中列支党建工作经费,专项用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有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强化教育培养,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各高校坚持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政治引领和服务师生能力素质,精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调查数据显示,92.7%的受访对象表示所在学校每年举办1-2次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并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培训,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明显提升。部分高校连续多年教师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着力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尽职履责能力。部分高校针对基层教职工党支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支部工作标准化培训,通过集中轮训、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全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教师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和党建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为目标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多种途径把优秀人才配备到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2018年以来,广东省培育20个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将122个教师党支部列为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对象,命名72个教师党支部为省级“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各高校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政治强”“学术精”标准选拔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公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大部分高校按人均450元的标准核拨党建工作经费,按“六有”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养做好基础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政治引领、凝聚师生、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头雁作用”。
广大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6]。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同时在规范化程度、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和业务相互融合存在薄弱环节。
各高校教师党支部基本能做到组织生活正常、活动阵地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职责明确、管理运行有序,但是在规范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党支部存在党员人数过多、按期换届情况。部分教师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不规范,教师党支部工作记录本不规范,存在以个人工作记录本代替党支部工作记录本情况,部分高校党支部专兼职党务干部工作量核算、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落实不到位。
不同类型、层次高校抓教师党支部建设不够平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公办高校建设情况良好,民办高校整体情况不理想。截至目前,公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接近100%,民办高校不到40%。部分支部书记选配困难,存在不愿干、不会干的问题。个别学科带头人以业务工作繁忙为由放弃教师党支部书记候选资格,个别教师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不合理。少数教师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党务工作能力、党建工作水平有待提高,问卷调查显示,23.5%的受访对象表示所在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知识欠缺、工作能力不强,难以很好开展工作。
教师党支部党员发展工作缓慢,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困难,尤其是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如何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发展其加入党组织,各高校虽不断探索,但是效果不佳。问卷调查显示,54.2%的受访者认为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够高。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三会一课”不规范,存在“以教研活动代替组织生活”“听报告”“念文件”现象,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形式单一。部分教师党支部未按照要求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有的落实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党支部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重业务轻党建”问题,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师德建设相结合不紧密,党建工作与日常教学科研等业务互相脱离。部分教师党支部在科研团队、学术攻关、教书育人等业务工作中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教师党支部在评优评先、人才引进、职称评聘、师德师风等方面缺乏制度设计,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执行落实流于形式,党支部发挥政治把关作用虚化。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存在走过场现象。
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1]。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确保教师党支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关键。
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为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调研指导,规范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和基本保障。贯彻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督促指导教师党支部及时做好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党支部组建方式。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促进党支部政治功能、教师思想政治和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落到实处。启动党建工作帮扶计划,高校结队开展党建工作研究与实践,协同开展高校党建党支部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各高校要出台政策,在干事平台、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待遇保障等方面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重视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5]。建立台账,继续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培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开展1-2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各高校每年至少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进行1次集中轮训。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开展网上培训,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
高校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4]。一是统筹规划教师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吸纳和培养力度,做好教师党员发展规划。建立“学校党委——二级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系制度,学校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联系青年教师,形成各级党组织培养联系、教师党支部直接教育服务的工作矩阵,做好入党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发展对象考察工作,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高知群体吸收入党,优化和壮大教师党员队伍结构。二是突出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规范党支部各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探索新途径,运用新方法,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和载体,鼓励高校教师党支部与企业、地方、农村、街道社区等党支部结对共建,探索以体验、创意、互动、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创新组织学习与生活方式。
各高校继续修订完善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标准,充分保障教师党支部政治把关作用,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和专兼职党务干部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切实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在学科组、课题组、科研团队、研究中心等平台建立基层党组织,做到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功能发挥到哪里,党的建设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实现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设党支部支部书记能力大赛平台,提升支部书记谋划党建和业务融合能力。发挥教育系统科研和人才优势,依托党建研究基地、党建研究会课题研究,切实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
推动高校把教师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着力发挥政治引领主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发挥党支部自身建设主体作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持续推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发挥凝聚师生示范引领作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群众的坚强阵地和政治核心。开展“奋斗圆梦”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将个人教学科研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发扬艰苦奋斗、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6]。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以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目标,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教师党员业务水平与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步提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扎根中国大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3]。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如何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氛围中的作用,如何引导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重中之重。2020年是《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收官之年,也是广东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之年,努力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质量,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