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职院校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9 16:14刘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本院办学战略

■刘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1]。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全面振兴。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支持[2]。涉农高职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向农业生产和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人才,所以涉农院校在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国家落实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挥涉农院校服务“三农”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涉农高职院校在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服务“三农”发展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3]。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导致涉农高职院校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一)落后的求学观念,影响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

社会上不少人仍然对涉农高职院校抱有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是一个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而高等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才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具备国家干部的身份。涉农高职毕业生学习再好也无非是充当一个“能工巧匠”的角色,一辈子都脱离不了泥巴。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社会地位都远远比不上本科院校毕业生。这样的错误求学观念造成了涉农院校招生困难。特别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进一步恶化了原本艰难的涉农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为了确保维系自身发展的基础生源数量,涉农院校不得不大幅降低招生录取分数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涉农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下滑。

(二)涉农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水平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农业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涉农高职院校对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三农”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部分涉农院校受落后教育理念和经济条件限制,使得涉农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是专业设置没有紧跟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过分迎合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过分追捧“短、平、快”的热门专业,丧失自己业已形成的农业院校的专业本色[4]。二是涉农专业存在培养模式陈旧、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滞后、缺乏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的交集融合,与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等问题。三是“三农”专家型教师较少,部分专业教师没有农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导致在校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水平达不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三)涉农高职院校弱化了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许多涉农高职院校弱化自己传统的农业院校特色,过多模仿非农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导致校园文化育人特色不足,缺乏“农”的本色。涉农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完善教学考核工作时没有将涉农专业学生的“三农情怀”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察,而忽视学生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文素养教育。总之,不少涉农院校对农业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缺少认识,涉“农”本色不突出,“三农情怀”冷漠,服务“三农”的价值定位不明确。

二、涉农高职院校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涉农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的光荣任务,如今又担负着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

(一)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湖南老牌农业院校——湖南林专,现已发展成为以农业专业和医学专业为主的综合性职业院校。本院校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其中涉农专业的园林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本院校结合自身的农业专业优势,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新要求,优化整合涉农专业办学资源,不断调整改进,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路。

(二)本院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

1.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对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5]

一是结合区域农业特色科学设置涉农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本院校结合区域乡村特色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培养农村新型人才。对农村经济需求旺盛、服务能力强的专业重点建设,打造农业品牌专业。二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结合区域农村经济,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乡村经济和企业能力,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村”四方合作育人平台,实现高职教育与农村产业振兴人才培养有效地融合。三是立足服务本区域乡村经济需求,通过制度与政策创新,拓宽师资队伍人才来源,加大现有在职教师培养力度,激励骨干教师下乡村企业锻炼,以提高其农业实践技能水平,培养本土人才。另外,本院也采取激励手段,吸引知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到人才队伍培养中来。高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2.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对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经济竞争的关键因素。振兴乡村经济必须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所以涉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办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深入农村中以科研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利用专家团队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一是涉农高职院校依靠自身设备和科研优势提供田间地头服务,推动科研成果向农业一线转化,加大涉农院校科研服务农村的力度。例如我院依托园林学院专家团队,针对林业产业中技术瓶颈问题,申请《茶油低产改技术》、《复方纳米中草药防控技术的研究应用》的专业专项,在会同、道县等地方实施,目前农业产业产值已过亿,为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方案。二是通过“建立农业产学研基地”“科技下乡”“开展科研课题”等活动、教师专家团队深入到农村一线实地调研,把已实施的成功案例记录充实到日后的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教学对乡村振兴服务的时效性。

3.扩大服务社会的功能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6]

一是高职院校在加强在校学生培养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农民职业素质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充分运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展农民的发展视野,以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文明礼貌等养成教育方式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此举将有利于提升村容村貌,提高农民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有力促进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二是高职院校对农村的教育服务,不仅体现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还要为农村的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功能,加大教育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本院坐落在城乡接合处,与广大农村有着近距离的接触,尝试建立院校与农民“学习共同体”,使农民充分享受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共同的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为乡村老人安排阅读、健身、文体活动的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节假日文化补习服务,开办“夏日课堂”,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本院校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中突显教育服务职责,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体现了本院“以农民为中心”的教育办学理念。

4.加大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本院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在提升涉农院校人才核心竞争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将特色校园文化融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育人功能中,以最终促使农业专业毕业生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方面的和谐统一。

一是以“暑假三下乡”等活动为平台,送农业科研进村入户,来培养学生“三农情怀”、提升服务农村理想信念。例如:2019年本院园林等专业的志愿者前往邵阳市洞口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精准科技扶贫”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院校利用涉农专业的现化农业与生物技术的专业优势,送农业科技下乡。涉农专业采用“与种植专业户心连心”,师生组建“科技小分队与贫困户接对帮扶”等形式多方面服务农户,助推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在这次活动中,本院还发挥拥有医学专业的优势,开展为贫困农户送医赠药、义诊义检活动,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脱贫致富。“暑假三下乡”活动结束时,师生们还为村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获得村民的阵阵欢笑与掌声。本院通过上述活动实现校园文化与农村父老乡亲零距离互动融合,了解农村的乡土人情,推动院校“一懂二爱”育人的深入开展。

二是开展涉农专业技能竞赛,多种方式展现“专业文化”,体现农业专业办学特色。本院每年都举办“农业技能竞赛日”“高职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了具有农业特色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例如:园林专业开展苗木辨别大赛,生态宜居学院开展花卉景观设计大赛等活动。除此之外,本院还积极参加全国范围的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例如:2019年本院园林学院组队参加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通过此次技能大赛,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技能熟练度,为促进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文化活动,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三农”情怀,又达到了提升农业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是以“企业文化”进校园为桥梁纽带。通过吸纳企业文化来提升其内涵,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本院组建校友联谊会,促进校企文化的互动和融合;通过建立校企联合考评学生机制,用企业视角检验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融汇传统课堂教学和生产现场教学,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文化。通过定期举办成功企业家“创业者说创业”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农业创业的艰辛和创业成功后的自豪感。本院通过学习和汲取企业正确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渗透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激发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把学生“服务三农”职业追求自觉转化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本院坚守农业办学方向“初心不改”,坚持从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功能、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并逐步摸索出具有农业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模式。其主要经验为以下两点:(1)本院坚持采取“农村、农企、农户、农业院校”四方联动的“农校结合”办学理念。(2)采取产学研合、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和校地共建等多种办学形式。此办学模式可将学校拥有的农业科技优势和农业发展新理念落实到乡村,使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农业能力大大提升,并极大地增强了农业高职教育的办学活力。近两年来,本二级院校——园林学院荣获“湖南省林业科技工作优秀集体”称号。本院校被授予“湖南省优秀农业科学普及基地”荣誉称号,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涉农院校在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要立足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通过不断创新“支农”“助农”的手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国家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国家精准扶贫的任务与目标贡献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本院办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