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任务群意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020-01-09 16:0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滨海中学李习勤
天津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本人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滨海中学 李习勤

2019年秋季,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海南六个省市开始使用高中语文新课本。新课本变化之大,对很多教师而言,堪称颠覆,反响最激烈的至少有两点:

一是课本打破了按照体裁编制单元的常规做法,而是选用了人文主题编排单元。这样,同一单元中,既有诗歌,又有小说;既有古诗文,又有现代文。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和《百合花》《哦,香雪》并列在一个单元。这一点显性的变化,就让很多教师不适应。传统的一课一文,竟然也发生了变化,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三篇课文同时放在必修上册第8课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时放在必修下册第13课中。

二是授课方式不再是单篇教学,也不是两篇或三篇对比教学,而是以任务群的形式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这让更多教师茫然无序。

其实,如果能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新课本改变的必然趋势,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其次,如果能从微观的层面来精雕细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我们就能很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一、反思:新课本为什么要这么改

这是因为传统语文教学弊端凸显,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利于新公民的培养。

我们熟悉的语文知识系统,是按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12个方面,组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能力体系。教师按照这个体系授课,当堂训练,逐点考查。学生也的确能够学有所得,但是,本该活色生香、摇曳多姿的魅力语文就沦落为死板羸弱的知识条文与单调机械的训练,学生因索然无味而失去学习母语的兴趣。

我们习惯的传统语文教学,突出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与逐项训练。

我们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层次、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来分析文章,直接根据体裁类别对文本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了几条标签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

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是按照“技法指导—范文示例—借鉴模仿”的程式进行。甚至很多教师发明了很多写作的套路,如,议论文,开头一小段提出论点,中间三个事例论证,一个事例二百字,倒数第二段联系现实,结尾一小段呼应开头,再次点题,总结全文。于是,学生在完成高考作文时,一个事例写钱学森爱国,一个事例写袁隆平爱国,一个事例写屠呦呦爱国。这种没有真情实感的同类举例,没有思维含量的千篇一律的作文成批出现。

学生没有作为学习主人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只有听讲、接受、记忆与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一直浮在表层,既难以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也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此,顶层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一是贯彻“立德树人”指导思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落实18个学习任务群;三是借鉴世界上母语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汲取信息技术创新的智慧。和以往课本比,这套部编课本无论是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取,还是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创新。

这样,我们不难理出一个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清晰脉络: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单元设计—学习评价。

其中“立德树人”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对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对应“18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对应“本单元承载的一个学习任务群”;“单元设计”对应“学生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评价”对应教师、小组、自我的综合评价。

二、学习:宏观把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等18 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而且是带动其他三项的一项,这是由语文课程的特质决定的。课标将语文课程的特质概括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不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程赋予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人格和品质。这是语文课程专有的立德树人功能。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必须以“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明确:新课本的编排体例

教育部聘任教材专家温儒敏教授明确指出:整套课本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面宽,但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都会突出其中某一方面。学习任务群是单元组织的另一条线索,每个单元都有设计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保证语文工具性的落实。

也就是说,新课本的编排完全打破了按照文体特征来分类编排的传统课本体例,而是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来进行编排。其实,早在2003年版新课标之后,中国大地上的一些高中语文版本就出现了“主题组元”的编排方式。

如,北师大版有“青春岁月”“多彩的人生”“梦想与追求”“家国情怀”“乡土田园”等人文主题;沪教版有“生命之美”“平民意识”“浩然正气”“领悟亲情”“读书生活”等人文主题;苏教版有“和平的祈祷”“灵魂的对白”“语言,存在的家园”“文明的对话”等人文主题。还有鲁人版和粤教版,也是按照人文主题来编排单元。

不难发现,用人文主题来统领单元,不仅系统、有序,而且更有利于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创新:全情投入,微观细雕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度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说:“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18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二是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三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2017年地平线报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指出:“深度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范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原创思想、提高信息保持能力、建立高阶思维技能。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基于探究的学习,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积极实施解决方案。”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设计活动,契合深度学习原理。教师精心进行单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度学习,从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高中语文教师只要能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宏观把握立德树人的目标,潜下心来研究,理解课本意图,吃透学习任务群的要义,大胆创新,小心求证,精雕细刻学习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本人文
人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