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晶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广东南海人。康有为生于当地的名门望族,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这奠定了他深厚的儒学根基。青年时期的康有为结识京城官员张鼎华,打开了其接触西方先进文明的阀门。后来受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开始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深刻的反省。而《大同书》的问世正是这一反思的结果,同时他也通过《大同书》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国家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蓝图。
千百年来,“乌托邦”以及“大同”社会始终对中华民族充满诱惑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通过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追求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代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人民生活困苦,开明人士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康有为将儒学、佛学、西方资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进行融合,逐渐搭建起自己改良主义理论——大同思想。
(一)时代条件的要求。新思想的诞生往往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特殊时期,这对其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严重,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像康有为这样的进步人士逐渐意识到仅学习西方的技艺、技术是不够的,洋人在制度和文化教育方面也是值得学习的。另外,清末清政府内部一片灰暗,腐败之风盛行,面对入侵消极应战,一味镇压国内,不问百姓疾苦,未能及时推行有效的改革措施。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爱国志士试图以维新变法来缓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康有为生于理学世家,“由其祖父引导,初知理学,得窥史事,种植综合论的种子,奠下好学之基,并形成他终身不移的信心。”[1]。据史料记载康有为五岁能够诵诗几百首,八岁熟知经史文学,十二岁时在连州龙舟赛上作了一首40句长诗,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当即赐他文房四宝,称此子将大有作为。十九岁时,拜在大儒朱九江门下,为其奠定了深厚的儒学根基。康有为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继承了儒家的仁学思想。康有为将西方的自由、平等的民权思想与儒家的泛爱众生、以人为本思想相结合,提出人道主义和人人平等的原则。康有为在《孟子微》中讲到:“人人皆独立而平,人人皆同胞而相亲为兄弟”[2],每个人自出生起即为平等的个体,而追求自由和幸福既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合乎自然的存在。而“仁”也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秩序的调节器,成为大同社会的基础。
另一方面,康有为所构建的是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大同社会与《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的理念是十分契合的。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没有封建帝制,没有压迫剥削、只设一个公议政府共同管理的理想型社会。其理想追求为政治上任人唯贤;经济上实行财产共有制;社会上贯彻“公养“”公教“”公恤”等原则。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佛家的“去苦求乐”“普度众生”的观念与康有为大同思想实属一脉相承。康有为认为“去苦求乐”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人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都是“天子”和“天民”。但是现实世界却充满了苦难和痛苦,因此要“入世界观众苦”。康有为强调人生之苦,以及语言为来的极乐的乌托邦,显然是受到佛学的启示。他能洞悉大千苦难也很可能来自佛中“五苦”之说。[3]康有为当年身居乱世,深刻体会到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遭受的种种苦难与不幸。基于此现实,康有为认为要想达到佛家所追求的极乐世界,必须要通过破九界来实现,并于《大同书》中详细论述了如何破除九界以达到佛家所求的众生平等的世界。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忽视佛学因素来谈大同,是不能真正地领悟康有为所推崇的社会理想。
(四)西方文学的冲击。“晚清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大致有三种反应”[4]366其中有“一小群人认为中西之别仅是表面的,因此变革过时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不是西化,而是世界化——不过是把中国文化提升到世界的水平”[4]367康有为则居于这小部分中间分子之列,接触西学后他开始利用西学重新评估中国本土文化,这成为了他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20岁时康有为在南海西樵山读书,结实京城官员张鼎华,打开了他接触西学的窗口。1882年他途径上海时,进一步接触资本主义的事物,并花费大量钱财购买两千多本介绍西方各国的书,开始潜心研究西学。深入研习西学后,康有为逐步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先进之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从此,他吸收西方进化论、自由平等、分权制衡等观点,初步形成了其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直至1898年康有为逃亡海外,他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又逐渐迈向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并重新修订《大同书》。所以说西学也是康有为大同思想中必备可少的一部分。
康有为通过糅合古今中外先进思想的养分,为我们搭建了一条由极端痛苦的现实而通往人类向往的极乐世界。至极乐之路,须经过人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转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结构。
康有为深信西力东渐以来致使中国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及时建立相应民主制度。变革中国旧社会的政体在康有为的改良思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认为中国通向富强之路在于建立一个基于民权的政府——君主立宪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政系统。在他看来,封建君主专制是造成社会和思想停滞不前的根源。在专制社会里,君主制定规章制度是为了控制其子民,而不会为他们利益着想,专制政府达到最好的状态也只是“小康”。他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强调大同世界应由统一的公政府管理社会,进而消除国家、军队和刑罚。公政府中的议员均由人民通过三年或一年举行的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大都是有名望的智人、仁人,自然会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6]75
康有为构想的行政制度由公政府、各度政府以及地方政治局三级组成。各级政府官员从本质上讲没有地位爵号的区别,只是各自履行的职责和管理的范围不同。把行政体系进行等级划分目的在于将民主观念普及给平民,以备迎接更好的民主。这种划分形式也充分体现大同思想中自由、独立、平等的原则。
康有为的经济思想在本质上,无论生产还是分配都是共产式的,“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举公天下之田皆公有”[6]67。康有为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是资本家赖以剥削工人的工具。所以在大同社会中,“工”“农”“商”等有关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归国有。公政府设立自上而下行政机构并派遣专业人员来管理经济事务,其中不允许出现一点私人选择和异同。为此,康有为还提供了一整套有关推动经济运转的具体方案。乌托邦社会中要求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商品的供需由公政府精准地管控,避免出现因劳动力剩余促使生产过剩或失业等问题。商业实施公有公办,所有产品均由政府按地区人口之数进行核定,直接抵运各个顾客手中。由此可见,康有为设想的大同世界既无资本家的层层盘剥,又有效地摒除了官府贪腐的可能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康有为对顽固派所斥责的“奇技淫巧”异常重视,他非常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康有为深知西方之所以强大不仅仅局限于新机械的普及和工厂生产的推广,而是在于有一整套的鼓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因此,他上书光绪帝请求奖励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说,康有为的经济思想冲破了封建思想的阻碍,要求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振兴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康有为作《大同书》时,显然已经超脱了腐化的现实,而醉心于乌托邦的大同社会。与大多数同时代的思想家一样,他认为人类社会痛苦源于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康有为企图在大同世界中组建一个人人独立且平等的社会。
在康有为看来,人人独立平等乃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权利,大同社会应消灭阶级,破除家庭,摆脱来自天然或人为的束缚,实现男女平等,人人独立。在这样的社会里家庭就自然而然地毁灭了,人人都不属于由私利而组建的家庭,成为独立平等的世界公民。毁灭家庭之后,若想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前提在于促使男女绝对平等,婚姻绝对独立。康有为在游历列国时,他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同样存在歧视妇女的现状。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极力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提倡解禁变法,主张男婚女爱本是天性,只要男女双方交好,即可结为夫妻,无须媒妁之言。康有为觉得子女的教养问题是导致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之一,所以他提出儿童自出生起即通过官办养婴院、怀幼院、学校等组织统一公养、公教。人到老年则由社会组织公恤。综上所述,大同社会的保障制度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以上三点主张是康有为理想国度的紧要观点,可以说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标志着中国空想乌托邦的顶峰。关于通往大同社会的步骤他也做了具体设计,康有为认为人类遭受无穷的痛苦的根源在于“九界”,故要求“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男女不平等)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乱届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7]其中,去家界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家庭生于私人情感,私人情感发展到极致必然会妨碍公理。家庭可以教养个人,但与公养公教相比能力和范围均不完整。他还抨击中国家庭伦理道德虚伪至极,为走向大同社会的最妨碍之物。对于如何去种界他给出了三种方案:其一,迁地。其二,杂婚。其三,改食。三种方案齐驾并驱,可以逐渐将黑、棕之人同化为黄、白之人。人种相同,灵魂也会同一,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种大同。《大同书》中大肆批驳男女不平等问题,封建社会通过制定诸多规章法度来限制和压迫女性,视其为去“级界”的最大阻碍。在去国界方面,康有为认为人类常年为战争所累,而战争的引发是由于国家的存在,所以应取消国家,实现全球一体化。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空想的乌托邦已达顶峰。从历史维度来看,很显然乌托邦的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其意义不在于本身具有可实践性,而在于它本身具有深刻的批判性。然而,从现实维度来看,康有为所描绘的理想国度集中表达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和人际和谐的愿望,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备启发意义。
首先,康有为大同思想中的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要求,对新时代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十分巨大的借鉴作用。康有为通过《大同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人独立平等、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的和谐社会。康有为清楚地知道大同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步步实现,“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后,进以大同”[8]。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建设仍有意义和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系统,基本实现了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全覆盖。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生活标准的不断攀升,我国将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参保机制,尽快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这与大同社会所追求的“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治理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康有为大同思想中关于对待中外文化的方式,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诸多理论支持。出于家庭因素,康有为对儒家传统文化耳濡目染,为他奠定了深厚的儒学基础。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实现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大同理想秉承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原则,将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的精髓相融合,提出了平等、仁爱、自由等理想追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应借鉴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扬长避短,择善而从。
康有为作为中国近现代少有的构建大体系的思想家,其思想在时代和阶级上具有局限性自然难免,但他所设计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为了闭塞社会、阻碍人类的成长。相反,他的思想孕育着进步和发展,他的坚持是为了进行社会制度改造以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其思想中含有的仁爱、平等的和谐思想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规划等内容,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