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影视作品中父母“人设”的探析

2020-01-09 15:16:41查晶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魔童

查晶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9年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狂澜票房49.74亿元,豆瓣评分8.5分,是近年来叫好又叫座的国漫作品。同时该片即将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外国片(最佳国际电影)两个奖项。说明此片表达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认同。该片虽起源于传统的哪吒闹海故事,但在此基础上做了新的解读.影片中人设突破以往影视剧中的藩篱,使人耳目一新,更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启迪意义,值得当代电影人重新审视影视作品中父母人设的塑造问题。

人设,即人物设定的简称。营销学通常将其视为可操作的形象化标签,包括体貌、性格、价值观等。人设传播可从三个维度考量:谁的人设;谁来设定人设;如何设定人设[1]。目前,以娱乐行业中的人设最为显著。明星均有个人的人设,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卖点接洽剧本、广告和综艺节目、明星的人设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其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一旦人设崩塌,明星的所有营销行为都会不合逻辑,商业价值就会归零。

影视剧中的人物人设同样如此。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生活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限古装剧的背景下,它成为当下卫视频道必不可少的影视作品。而目前影视作品中的父母人设却日益刻板化,无论是家庭生活剧还是动画片,每个影视剧中都有一个咆哮焦虑的母亲,一个低声下气、惟命是从的父亲、一个怼天怼地,调皮捣蛋的孩子。角色的人设是影视剧矛盾冲突的逻辑起源,人设刻板化同样造成了剧情的刻板化,使得影视作品形成了一个固定模板,千篇一律。这样的作品既没有反映当下社会现状,也没有在观众中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失去了影视作品传播的价值,这是值得影视作品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突破了以往的父母人设,在家喻户晓的李靖、殷夫人、哪吒三人形象上做了新的解读,使其脱胎于传统故事,但人设更符合新时代对家庭角色担当的要求。这样新型的父母人设为今后影视剧创作,以及当下中国家庭教育提供了借鉴模板。

一、父亲角色的嬗变

哪吒的形象源于道教神话,他的大部分故事主要出自两部明代古籍神话小说作品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后通过86央视版《西游记》和香港TVB版《封神榜》两部电视剧得到丰满。其中的父亲李靖是一个心系百姓,武艺高强、但在家庭中却严肃迂腐、不苟言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父亲形象。他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位,在香港TVB电视剧中甚至宠溺小妾,不关心家中妻儿,至于孩子的内心世界更是严重践踏。当哪吒面临困境时,他没有起到父亲的作用,而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间接造成了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人间惨案。作为父亲,这样的李靖无疑是失败的。

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动画片中,为彰显女性地位,制造矛盾冲突,父亲常常被塑造成胆小怕事、“气管炎”的形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父亲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但在围裙妈妈面前永远是低声下气,做小伏低。演员黄磊扮演了一系列的好爸爸形象,但始终也是角色单一,无论其职业是知识分子还是家庭主夫,这位爸爸永远是在家惧怕老婆,在咆哮的妻子面前小心翼翼,在叛逆的孩子面前无能为力。这是当代国产电视剧中典型的父亲形象,但这样的父亲缺乏男性气概,功能单一,不能适应新时代对父亲的要求,也不能为社会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李靖的形象有了新的突破,他依旧沉默寡言,但他爱护妻儿,妻子怀孕,他呵护备至;儿子遭劫,他以身护子。当哪吒认为自己是魔丸,无药可救时,李靖善意欺骗他是灵珠转世,帮助哪吒树立向善的信心。当众人不相信哪吒救人,作为父亲,李靖选择坚定的相信儿子,并积极寻找证据证明。这样呵护妻儿,尊重孩子精神世界的形象是以往小说、电视剧中李靖不曾有过的。这样一个颠覆性的李靖刷新了我们对父亲形象的认知,虽然电影中不曾直接描绘父子二人感情倾诉,但哪吒后期对父亲说的一句:“你还没陪我踢过毽子”感情渲染到位,引发观众共情。

二、母子关系的嬗变

以往小说中,殷夫人着墨较少,大体是一个慈母的形象。在香港版《封神榜》中,殷夫人升格为女主角,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成为观众心中殷夫人形象的代表。此片中,殷夫人虽然武功高强、聪明能干,但电视剧中依然将她作为妻子、母亲的形象加以拔高。她悉心照料丈夫和儿子,甚至是丈夫的小妾。对丈夫的无理要求从不拒绝,对儿子的误会更是隐忍不发,是电视剧中常见的“玛丽苏”女性。因此该片虽然结局美满,但殷夫人依旧是一个牺牲自我,充满悲情的角色。

相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对殷夫人的形象刻画则更符合当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殷夫人的一出场就十分惊艳,她挺着大肚子,啃着鸡腿,在李靖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大摇大摆的走进寺庙。塑造了一个被丈夫呵护,但不失自我个性的形象。在哪吒出生后,她斩妖除魔,可以说是一个职业女性。陪伴哪吒玩耍时,她尽心尽力。而工作需要时,她毅然决然的披上披风,飒爽出征,展现出一个女英雄的雄姿。

显然,这样的女性角色是先进的,在社会中,她担当起职场人的角色;在家庭中,母亲的功能也不曾缺位,这是以往的国漫作品中不曾见过的。以同样是2019年上映的国漫电影《白蛇:缘起》为例,该片同样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影片,但该片的女主角仍延续了平庸偶像剧的模式,典型的恋爱脑女性角色,成长依旧是在男性的帮助下完成,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并未描述。与其相比,殷夫人的女性形象更加光辉,更符合新时代对女性在社会担当中的要求,也更能体现当今中国社会中女性积极向上的风采。

三、影片塑造了新型家庭模式的理想状态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中没有交代李靖夫妇的其他子女,只描绘了三口之家的日常相处,这与当下中国的家庭结构较为相似。电影展现出来的哪吒家庭,父母相爱,相处融洽,是一个理想型的家庭模式。与封建社会相比,亲子关系不再是千百年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传统模式,而是共同参与孩子的抚养。孩子也不再是父母的依附,必须对父母的命令言听计从,在拂逆父母后需要“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与当下的肥皂生活剧相比,影片没有中盛气凌人的妻子,没有唯唯诺诺的父亲。李靖作为父亲,他的爱浓郁而又深沉,可以为儿子赴死。殷夫人作为母亲,她宠爱孩子,但也能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父母二人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深度参与,在儿子是魔丸转世这样的前提下,依然不放弃、不抛弃对儿子的教育,坚持不懈的引导其向上向善。在成长的过程中,哪吒的家庭没有鸡飞狗跳,没有创作者刻意制造的矛盾冲突,而是一个关系亲密的三口之家。影片并未直接描绘三人的感情表达,但影片结局,魔丸出生的哪吒却能捆住父母,选择牺牲自我,拯救众生,在感情和逻辑上无疑都是成立的。

它为影视工作者的作品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启示:

1.影视剧中,父亲角色的塑造应重新审视

过去常作为育儿辅助角色的父亲,在新型的家庭中应该重视如何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社会上常出现的“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皆是父亲在养育孩童中的不作为造成的。实际上,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父亲的果敢豁达等男性特点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童。为其成人后的自我认知、择偶等埋下伏笔。可以说男性在育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应是母亲育儿的辅助者,而应该是家庭育儿的共同参与者。

过去,社会对父亲爱的表达通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似乎父亲的爱就应该是沉默、不易知晓的。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对儿子爱的表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样板。虽然他依旧是沉默寡言的形象,但是他在孩子遭遇误解时能够坚定的相信孩子,在孩子面临自我否定时,能够积极正面的引导。帮助孩子在逆境中坚定思想、积极向上,树立强大的逆天改命的意志。

当代的影视作品、动画片中,父亲的塑造过于片面化,一大批类似于“小头爸爸”的形象充斥荧屏,他们怕老婆,宠溺孩子,有点小聪明但显得狡黠。与李靖相比,这样的父亲形象高低立判。显然“小头爸爸”并不能适应时代对父亲的要求,孩子的男性气质,为国担当的豪气是需要“李靖”这样的父亲带领下完成的。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应当摒弃这样的刻板印象,塑造多面化的父亲形象,实现影视作品模范带头的作用。

2.女性角色的塑造应更符合时代要求

随着时代变迁,女性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家庭中的话语权也随之上升。女性角色在影片中的形象也开始趋于自信独立,不再是男性的附属。以迪士尼电影为例[2],随着美国社会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迪斯尼卡通影片几乎不再出现被动接受命运安排、隐忍等待救助的女性形象,而体现出较强的女性主义色彩,展露女性勇敢、独立、坚强和正义的一面,塑造了忠于内心、个性和理想,并勇于表达自我的现代新女性形象[3]。《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安娜独立坚强、《海洋奇缘》中莫安娜靠自己的力量拯救部落,都体现了当代女性自我意识增强,独立自主的精神面貌[4]。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女性角色亦是如此,殷夫人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对外,殷夫人是一个能干的女将军形象,当丈夫上天寻求救子良方时,她担当起丈夫斩妖除魔的工作。对内,她宠爱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哪吒遭遇百姓嘲讽时,她能够深明大义的接受丈夫的意见,帮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最终完成了自我认知,逆天改命。可以说,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觉醒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完成的。

殷夫人的塑造是成功的,这样的电影对青少年,尤其是女孩的标榜作用可见一斑。使得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就可以树立起一个独立、坚强,与男性并肩战斗的定位。当代中国,女性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家庭的母亲角色,这样的女性形象更符合时代对女性的要求,也应该大力提倡。

3.影视剧中亟待新型家庭关系的构建

辞海中“家庭”的解释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家庭关系具体体现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上。

近年来,动画片中的围裙妈妈、红太狼,电视剧中的海清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咆哮式的语言、命令式的口气,强制式的关爱控制家人,得到父子二人不同方式的谄媚和效忠。她们是家庭的中心,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父亲在家庭中则日趋边缘化,在妻子面前唯唯诺诺,在家中则是谨小慎微[5]。如果有人以此来证明女性地位的提高,甚至出现女权主义的倾向则是不能认同的,首先塑造河东狮吼的粗暴形象来展示男女平等,甚至女人超越男人是对女性主义的误读和曲解,更是对女性的贬损。另外红太狼的活动范围只限于狼堡,只能等待丈夫捉羊回来。围裙妈妈虽然充满爱,但她的愿望只能靠丈夫来实现,海清式的母亲在电视剧中依然靠丈夫来缓解与孩子矛盾,这些反而说明他们本质上仍是男性庇护下的弱者。

真正良性的家庭关系,应该无关父母性格,而是彼此尊重,彼此扶持。在对待育儿的问题上也能够做到相互讨论,相互给予支持。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孩子产生共情的能力。在孩子逆境时给予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毫无疑问,《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这样一个新型的家庭关系模板,影片中没有为了剧情,刻意制造家庭矛盾,父母与哪吒之间的冲突都是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一一解决,使剧情的逻辑关系通顺,情绪渲染自然,最终使得一个众人眼中的“熊孩子”在逆境中成长为英雄,同时使影片得到升华。

综上所述,这部作品中父母的新型人设体现了当代社会良好的家庭风貌,是影视作品描写家庭的创新性尝试。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现状、启迪普罗大众功能的良好体现,为影视工作者提供了借鉴的模板,值得学习。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魔童
雷厉风行的功臣——李靖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艺术科技(2019年11期)2019-09-18 02:45:39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综艺报(2019年15期)2019-08-16 02:12:28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
综艺报(2019年15期)2019-08-16 02:12:28
《哪吒之魔童降世》:父母之爱,让魔丸终成灵珠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56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商情(2018年16期)2018-06-08 14:05:18
文韬武略冠李唐——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
军事历史(1997年3期)1997-08-21 0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