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的语义研究现状

2020-01-09 14:26李会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两本书歧义被动

■李会敏

(天津法官学院,天津 300000)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让”是一个常用的词。作为动词和介词,“让”具有不同的意义。关于“让”及其不同的词义,以及“让”在句中所造成的歧义现象,语言学家作了较多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让”字句的歧义现象入手,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让”的语义。

一、“让”的语义

(一)《现代汉语词典》“让”的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2002)中,“让”为一个词,但它的义项比较复杂,归结起来有:

①动词。比如:让步、让茶、转让、让路;

②动词: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比如:谁让你来的?让我仔细想想?

③被。(但指出“让”字后面的施事不能省略。)

(二)《现代汉语八百词》“让”的语义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让”的词义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作为动词,“让”具有5种不同的含义:

1.在争执或竞赛等情况中,把有利条件给对方,自己吃点亏;退让。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双宾语。比如:

(1)妹妹小,你让着她点儿。

(2)上次下棋,我让过你两个“马”,这次又让了你一个“车”。

(3)谁都让他三分。

2.谦让;请人接受招待。可带“了、着”,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多用于口语。比如:

(4)你推我让的,谁也不肯先走。

(5)一边往屋里让着客人,一边说:“请进”。

(6)让了他三次,他也不肯进屋坐一会。

3.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可带“了”,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7)给他让了一条路。

(8)车来了,大家让一让。

(9)屋子太小了,你站在一边让开点。

4.转移所有权或使用权。可带“了、过”。可带名词宾语。比如:

(10)这套书你打算让人吗?

(11)你能不能让间屋子给我。

(12)我已经让过一次房间了,这次还要让吗?

5.致使;容许,听任。必须带兼语。比如:

(13)谁让你把材料送来的?

(14)来晚了,让您久等了。

(15)让我仔细想一想。

(16)让他闹去,看他能闹成什么样子。

6.常用来表示愿望。多用于书面。比如:

(17)让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

(18)让我们继承他们的未竟之业,继续前进吧!

(19)让梦想开出璀璨的花朵吧。

7.作为介词,“让”表示的意义是“被”。用来引进动作的施动者,动词前或后一般有表示完成、结果的词语,或者动词本身包含这种意思。用于口语。比如:

(20)活儿都让他们干完了。

(21)工人们的脸让钢水照得通红。

(22)好话坏话都让你说了。

A.动词后还可再带宾语,但限于以下几种。

a.宾语是主语的一部分。

(23)窗户让大风吹坏了一扇。

(24)杯子让熊孩子摔碎了三个。

b.宾语是主语受动作支配达到的结果。

(25)衣服让树枝刮破了一条口子。

(26)这间屋子让他改造成了小书房。

c.主语指处所。

(27)地上让人泼了一滩水。

(28)他家门口让人围得水泄不通。

d.动词和宾语组成固定的动宾短语。

(29)我让他将了一军!

B.让……给+动。跟不加“给”的意思相同。

(30)我七岁那年,爸爸让地主给逼死了。

C.让……把……+动,让……把……给+动。“把”后的名词或属于主语,或是主语的复指成分。

(31)我好好的一张画让墨水把它给染了。

二、从歧义现象分析“让”语义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不管是作为动词还是介词,“让”的意义都是比较明确和固定的。但由于“让”这个词本身的语义多样性,有些“让”字句会产生歧义现象。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32)我让他拿走了两本书。

仔细分析这个句子的语义,我们会发现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可以把“让”理解为“命令”。句中的“我”和“他”虽然都是施事,但很明显,施事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愿望是“他拿走两本书”,这个愿望由“他”来实施。也就是说,“我”发出指令,由“他”来完成。在这个结构中,很明显,“我”的施事性要比“他”的施事性强。

第二种,可以把“让”理解为“容许”。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他”仍然都是施事。“他”先有了意愿“拿走两本书”,而“我”同意了这个意愿,由“他”来执行完成。与第一种理解相比,“我”的施事性明显降低,而“他”的施事性则有所增强。

第三种,可以把“让”理解为“听凭”。“他”有了“拿走两本书”的意愿,并执行实施。而“我”知道这一情况,并没有表示反对,而是默认。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施事性更弱,“他”的施事性更强。

第四种,可以把“让”理解为“被”。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施事性增至最强。“我”并不知晓“他”拿走书的意愿和行为。这时,“我”的施事性降至最弱,几乎为零。

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让”在“N1+让+N2+V”这个结构中,可以表达“致使”和“被动”两种语义。而这个结构所产生的歧义现象也正是由“让”语义的多样性而引起的。

对于“让”的这种语义现象,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章家谊在研究后发现,在这个结构中,当N1和N2都具有[+施事性]特征时,“让”字句可能会产生歧义。因为具有[+施事性]特征的N1和N2在施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各自的施力作用“此消彼长”,从而产生了歧义。但当N1和N2或者其中之一具有[-施事性]特征时,就不会产生歧义,因为N1和N2不会有施力作用“此消彼长”的情况。

而对于这种歧义句式,我们可以通过句式转换、词语换位、添加词语、依靠语境和改换词语等方式来消除歧义。以下几个例句就采用了依靠语境的方式来消除歧义:

(32-1)我让他拿走了两本书,所以书包不那么重了。

(32-2)我让他拿走了两本书,他说想看。

(32-3)我让他拿走了两本书,好在我还有的看。

(32-4)我让他拿走了两本书,现在很不开心。

三、“让”作为被动标记的语义分析

在上文分析歧义现象时,我们发现,在前三种理解中,“让”是作为动词使用的,而且大多用于兼语句型。而在最后一种情况中,“让”相当于“被”,是作为介词使用的,表达的并不是“致使义”,而是“被动义”。因此,我们把这种情况分出来作单独讨论。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句:

(33)哦,爸爸,无论如何,我在这儿的事,不能让妈知道的。(曹禺《雷雨》)

(34)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老舍《骆驼祥子》)

(35)有些人真的往前冲,但又让别人挡住了。(巴金《家》)

在这些句子中,“让”表达的都是“被动义”。而从这些名著中的句子我们也可以看出,“让”作为被动标记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被较为普遍地接受了。

吕叔湘说过:白话里,除“被”字外还应用“叫”和“让”两字(北京口语里“让”字最普通)[1]。可见在20世纪40年代,“让”作为被动标记已经是十分通行的了,并且不仅仅是北京话中才用,在白话系统中也被使用着。

同样是表示被动,“让”和“被”在语义表达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要研究“让”作为被动标记的语义现象,必须和“被”作一些比较,从比较中得出“让”的特点。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与“被”相比,表示被动的“让”多用于口语,经常用来表示一些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但这样的区别太过简单,不管是对于研究,还是教学,都没有实际的作用。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但“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另外,介词“让”后面是指人的名词时,可能跟动词用法混淆,正如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歧义问题,“被”字没有这个问题;同时,“被”经常直接用在动词前,作为表示被动的助词,而“让”没有这种用法。赵元任(1979)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指出:“被、给、叫、让”这几个介词都是在被动句里引进主动者的,这是其相同点,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使用频率是递减的。

这些研究虽然总结了“让”表被动时与“被”的区别,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在语法教学中,“被、让”表被动也是同等看待的,未加分别。这对于留学生掌握被动的句型没有多大用处,并且仅用语体的不同很难作出解释。比如:

(36)我肯让你打。

(37)我肯被你打。

(38)我被抓住了。

(39)我让抓住了。

例(36)和(38)可以说,而例(37)和(39)就一般不能说。原因何在,仅靠语体色彩方面的区别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为了解决这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学者从“让”和“被”的虚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被”的虚化要大大早于“让”,而且“被”在虚化的过程中,是朝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发展成了介词,一个发展成了助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已经完成了虚化的任务。而“让”的虚化则是近代的事情,而且它的虚化也只是朝着介词方向,并没有向助词虚化。这就造成普通话中“让”字句必须带施事,而“被”字句有的可以不带施事。这就可以解释刚刚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我被抓住了”能说,而“我让抓住了”就一般不能说。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肯让你打”能说,“我肯被你打”一般不说。我们推测这里的原因就在于“让”和“被”的虚化上。我们知道,虽然“让”、“被”已经虚化,但是其词性未变,原来的实词义往往会滞留在虚词词性上。因为“让”的实词用法常与表示主动的能愿动词连用,而“被”的实词义则很少与表示主动的能愿动词连用。“肯”是表示主动的能愿动词,所以能放在“让”前,而一般不能放在“被”前。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让”作为介词表示被动含义时,虽然意义与“被”基本相同,但在具体使用时,仍存在区别。这也正是“让”的“被动义”的语义特征所在。

四、结论

由于“让”同时具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性,每种词性又包含各自不同的语义,因此,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让”作为动词,除了可以表示“在比赛中吃亏、退让”“谦让”“离开原来的地方”之外,更主要的是,还可以表示“致使义”。但这种情况会由于施事者施事性的“此消彼长”,而导致歧义现象,因此,在使用“让”表“致使”的意义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区分歧义,如果不行,要尽量改换句式或词语,来避免歧义造成理解上的问题。除了动词之外,“让”还可以作为介词使用,表达“被动”的含义。在这一点上,“让”与“被”的用法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是由“让”的虚化造成的。在使用“让”作被动标记时,要特别注意,只能在口语中使用,而且一般要出现施事者,也可以和表示能愿的动词连用,“被”则不可以。本文从“让”字句的歧义现象入手,分析了“让”表示“命令、容许、听凭”的意义;又从“让”和“被”的区别入手,分析了“让”作为被动标记表被动时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两本书歧义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趣的“拔河”比赛
蔓延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一口“仙气”
两本书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