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2020-01-09 14:08杜成斌
关键词:舆论

杜成斌,张 骥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舆论管控和引导是国家治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的舆论一般表明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良好状况,掌控和引导舆论的能力也往往体现着一个政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政府历来就重视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通过进行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互联网治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工程,提升了网络和信息安全,提高了国际话语权,彰显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民精神力量。这一系列工作和举措统一团结了全党全社会思想,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为中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舆论的内涵

舆论是公众对一定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表达出来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等的总和。它影响着有关事态的发展,包含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1]。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会受各种舆论的影响。不同领域的舆论相互渗透,结为有机整体,形成一定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舆论环境。舆论环境由舆论组成,“一是指舆论传播的社会环境,二是指舆论的共生状态”[2]。舆论环境纷繁复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舆论范围可以划分为国内的、国际的等;根据舆论群体可以划分为农民的、公务员的、青少年的等;根据性质和产生的不同社会效果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健康的、恶劣的等。

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积极舆论的支撑。所谓积极舆论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社会问题或者某一事件出现时,有些舆论可以促使该问题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或能够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合理可行的措施或良策。公众根据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好与坏、善与恶的评价,从而达到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支持或约束。积极舆论反映着公众在社会价值、利益方面的共同期望和追求,因此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赞同。积极舆论既包括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舆论,也包括依法监督政府、社会,发现社会问题,促使社会问题有效解决的舆论。引导公众发现社会问题、允许公众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表达对不良现象的不满,既符合群众监督社会的原则,也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增加工作的动力和责任感。与积极舆论相对的是消极舆论。消极舆论是指当出现特定社会问题或事件时,一些舆论有意无意地以偏概全、曲解事实、误导大众,不仅不能帮助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甚至还推波助澜,阻碍事件或者问题的妥善解决,使情况变得更糟糕。一般来说,理性的舆论成为积极舆论的可能性非常大,而非理性的舆论成为消极舆论的可能性极高。如果一个社会的舆论以积极舆论为主,不同领域的积极舆论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积极舆论环境。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是理智与情感并存的动物,人的思维和意见也是理智与情感并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了解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是十分清楚正确的。公众由于认识不足或受到误导,形成的舆论威胁到了其他个体、群体的正当利益,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违背了社会正确的价值观甚至法律,就会成为消极舆论。消极舆论始终伴随着积极舆论并对公众的认知产生干扰。所以,一旦当前舆论出现了消极势头,就需要及时的管控和引导。现实社会中的舆论是非常复杂的,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或者事件,不可能只有一种完全一致的观点,在同一时间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舆论,这些舆论可能和谐互补,也可能相互矛盾或者呈对立状态。这就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舆论具有两面性,既包含好的或者理想的社会意识,也包含不好和不理想的社会意识。只有发展理性、健康的社会舆论,抵制消除非理智和不健康的社会舆论,才能让积极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从而营造出积极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二、新时期积极舆论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成了新闻舆论的四大生产力要素”[3]。“‘四力’的主体并非只是新闻媒体,政府机构部门及有关单位在相当程度上同样是主体”[4]。传播力指的是传播主体凭借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传播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将需要传播的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从而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引导力指的是主流媒体引导受众朝着其期望发展的方向思考、选择、发言乃至行动的能力,其本质是舆论引导能力。影响力是指主流媒体通过对受众宣传一定的内容,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产生反响,最后作用于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能力。公信力是指主流媒体及政府部门在长期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履行职责等实践活动中尽职尽责、公正透明,从而赢得广大群众满意和信任的能力。公信力能够反映出主流媒体及政府部门在社会当中的权威性和号召力。

主流媒体传播力的关键在于传播的广度和精确度。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在于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领。主流媒体影响力的程度基于新闻舆论传播力的大小。如果传播通道不畅通、传播目的不到位,就不会对目标产生预期的正面影响力。公信力的核心在于“信”。提升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一方面在于主流媒体自身能力建设,依靠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准确、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来熔铸,另一方面要提防和处理消极言论对主流媒体发声的篡改和抵制。积极的舆论环境可以确保主流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保持通畅,不受阻碍,实现传播的有效覆盖。积极的舆论环境由于普遍提高了公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力和辨识力,可以使公众自愿被积极的事情影响,乐于被正能量引导。在积极的舆论环境中,积极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能够最大限度抵消消极舆论对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干扰,从而促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正常健康开展。

(二)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

舆论环境治理属于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既需要强大的正向舆论引导,又需要持续的舆论环境治理。舆论环境是否良好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综合治理水平。有效的舆论环境治理可以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秩序,推进法治与道德建设。舆论环境既反映了以各种舆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也反映了公众的各种观点和意见在交流当中持续互动的状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舆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人们对有用和正确信息的鉴别更加困难;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给网络诚信带来挑战,网络水军绑架社会舆论、煽动网民情绪,网络诈骗引发信任危机等已经成为构建网络诚信的症结;网络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模糊容易造成公民基本权利被侵犯;网络的匿名性容易使群体心理上的成见、偏见转化成舆论暴力和舆论审判。总之,互联网舆论环境乌烟瘴气不利于广大网民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新形势下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要进行舆论环境治理。

(三)有利于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5],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影响。舆论是社会自在的精神形态,而意识形态属于政治范畴,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主流思想。一般来说,舆论导向的目的是使舆论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6]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散播消极言论,妄图推动控制中国社会舆情的走向,破坏中国社会团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互动性等特点,公众在网上可以很方便地接受、交换和发布信息。网络既可以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也可以传播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舆论,而消极舆论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认同造成挑战。苏联剧变之后,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西方国家凭借其拥有的绝对经济、技术优势,通过升级舆论传播模式、争夺舆论传播平台、建立舆论传播链条和干扰主流舆论导向,不断对中国输出西式民主观、普世价值、宗教极端思想,冲击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些新情况使得当前中国的舆论环境治理难度增大,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愈加艰巨。我们只有在建设积极舆论环境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宣传思想工作,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舆论斗争,牢牢占领网上舆论阵地,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巩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三、当前中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国内消极因素污染中国舆论环境

当前国内污染舆论环境的主要消极因素有谣言、历史虚无主义、消极社会情绪和网络舆论软暴力。这几种消极因素混杂在一起,影响着舆论的走向,对中国当前积极舆论建设造成了很大困扰。

1.谣言蛊惑人心。谣言是脱离客观事实故意捏造出来并通过多种手段传播的消极言论。谣言内容可以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领域,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破坏性。由于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处于未经权威证实的状态,所以往往能迷惑很大一部分公众。没有被及时识破和制止的谣言甚至还会被公众当作“真相”来对待。造谣者为了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抓住重点对象,炒作社会热点问题,从而满足私欲和牟取私利。造谣和传谣首先会对当事方造成极大伤害和困扰,其次会消解民众对社会、党和政府的信任,误导民众怀疑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引起社会恐慌、污染舆论环境。如食品安全谣言动摇人心,扰乱市场秩序;涉军涉警谣言污蔑丑化人民军队和警察形象。

2.历史虚无主义干扰公众认知。一些人借助网络平台公开发表诋毁民族英雄、抹黑国家历史和美化帝国主义侵略的言论,消费国仇家恨。部分主播、网红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博取眼球毫无底线,竟然恶搞红色经典作品和人物、戏唱国歌。一些作者和编剧在利益的驱使下,推出了一大堆消费历史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尤其是“抗日神剧”持续引发中国网友的关注与批评,将本应该起教育意义的题材拍成了搞笑剧、偶像剧、科幻片,误导了大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抗战史的认知。以“抗日神剧”为代表的抗战作品,普遍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和严谨的史料考证,随意杜撰和臆断抗战细节,有意无意夸大或忽略史实,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而罔顾历史真相,是亵渎英烈和解构历史的体现。影视剧创作可以有适当的想象,但我们反对“披着严肃历史的外衣而行低俗化、娱乐化之实”。这些类似的现象究其本质其实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极大,它通过诡辩误导、模糊是非、歪曲抹黑、无中生有等手段,实现其对历史的“虚无”,实质上是历史唯心主义。其在当今的具体表现方式有:通过丑化英雄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通过诋毁党的领袖否定党的优秀政治品格;通过否定革命抹黑中国革命对历史进步的贡献;通过美化反面人物从反面论证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不合理性;通过美化侵略妄图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殖民历史翻案;通过用假设否定事实来否认中国道路;通过裁剪事实、歪曲历史真相来引起社会对民族历史的质疑;通过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否定中国的指导思想;通过质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通过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习近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不择手段:抓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造声势,在历史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当中隐藏自己的价值观,用学术研究包装其政治观点,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其思想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不是学术思潮;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不是学术争论,而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历史虚无主义企图消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根基、彻底瓦解社会主义中国[8]。我们需要密切跟踪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蔓延。

3.消极社会情绪引发社会焦虑。网络具有隐蔽、自由、开放的特点,互联网既是大家发表见解、抒发感情、揭露腐败、监督权力的平台,也是公众宣泄社会情绪和发表错误言论的场所。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步入深水区,人口流动不断加剧,职业变动更加频繁,社会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公众发泄对社会问题、对生活环境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社会公共部门解决问题的压力和动力。但是,公众的社会情绪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和敌对势力利用,制造社会混乱。如当前群众对贪污腐败极其痛恨,如果长期被意见领袖煽动仇恨,就会在舆论上造成公众对政府和执政党的不满。对于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闯红灯、围观等,一些自媒体动辄以“中国式”“国民性”“劣根性”等带有成见的标签式词汇形容和描述。不可否认,部分公民缺失应有的法律修养、道德素质和社会担当,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也导致了公众的不满,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如果以偏概全,无限放大枝节部分,长此以往,不利于中国人文明形象的塑造和国家积极形象的构建,不利于公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4.网络舆论软暴力挑战道德和法律秩序。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通过过分的人肉搜索、道德谴责、人身攻击、传播谣言、娱乐恶搞等方式,对当事人造成一系列身心伤害及生活困惑的网络失范行为。网络暴力首先表现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网络暴力与现实暴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软暴力”,应受到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管制。部分网民缺乏理性和政治意识,不顾是非,容易被别人误导和撺掇,随意转发与传播有害信息和不当言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当前一些低俗、恶俗、庸俗的言论还有着一定的市场,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言论会不时受到污蔑和围攻,如一些弘扬爱国爱党的言论经常被扣上“爱国贼”“小红粉”“极左”等带有侮辱性的帽子。这些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暴力的目的就是让爱国者以及敢于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亮剑的人士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在道德上被污名化,在生活中被孤立化和危险化。以上问题的存在表明,网络舆论软暴力不仅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秩序,甚至还威胁到中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治理,打造网络积极舆论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络暴力是由道德批判转化而成的。公众对社会不公事件、不道德行为的道德批判对监督社会和促进当事者自我反思与改正错误有一定积极意义。然而,当道德批评转化为道德绑架甚至道德审判时,副作用就会显现,理性思考的声音就会被盖住。毫无顾忌地谩骂、肆意公开他人隐私,不仅挑战道德底线,而且涉嫌违反法律。因此,要正确引导公众态度,克制消极情绪,防止“朴素的正义”转变为“网络暴力”。

(二)国外势力对中国舆论、舆情的干涉从未停止

从外部来说,一些国家和势力通过信息媒介西化、分化、妖魔化中国的图谋从未停止。他们利用新兴媒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消解的方式愈加隐蔽。某些西方国家基于其硬实力的领先地位,利用在国际社会上先建立起来的话语权优势,在不同的国际场合通过各种途径制造针对中国的消极舆论。如在国家形象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锐实力”等;在公民形象上,将中国人刻画成“愚昧迷信”“奸诈邪恶”“缺乏诚信”“不守规矩”的恶劣形象。通过一系列歪曲抹黑中国的行为,妄图否认中国的社会制度、阻碍中国的正常建设和持续发展。

除了在国际社会散播和制造中国的消极言论,境外敌对势力还插手干涉中国境内的舆情。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价值观输出与和平演变的主要阵地,网络意识形态论争的程度日益加深。为了更好地隐蔽和有效地渗透,国外敌对势力在中国物色当地的“代言人”,不仅资助和栽培一批所谓的“公知”与“大V”,还收买网络写手和大量水军进入网络舆论场,致使一些反共反华、污蔑英烈、抹黑中国、“修正历史”、危害国家安全等的信息和文章大量地在网络平台扩散和传播,误导着公众的认识,破坏着社会共识。这些“代言人”常用的手段为:热衷于炒作热点事件和公众人物,利用热点敏感问题对中国重要部门和领域进行黑化和污名化;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把对抗权威和主流价值观标榜为“自由”“解放”;逢中必反、逢美必捧,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西方的所有都是先进的;习惯于在评论中国时采用双重标准,在分析中国时经常选择性忽视中国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对世界、人类的贡献,将中国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无限放大、夸大甚至无中生有;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偶然性问题,有意歪曲为中国社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很难避免的共性问题曲解为中国特有的现象。

当前中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舆论阵地上与消极舆论的交锋也将是长期的。我们需要将中国数量庞大的网民转化为营造积极舆论环境的建设性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创新治理。

四、当前中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的策略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搞好舆论导向和舆论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舆论环境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建设指南;坚持实事求是是塑造、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和落实网民言责自负的重要条件;唯物史观是我们正确认识分析民族历史、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制胜法宝。舆论环境和谐属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舆论环境建设必须要坚持上述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实施。

(一)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

舆论的客体是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通过调查和总结经验可以发现,大部分消极舆论来自社会热点。境内外敌对势力特别热衷于炒作社会热点,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如果此时政府部门消极懈怠,更容易使舆情走向危机,使相关部门陷入被动。因此,必须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问题的妥善有效解决是回应各种消极舆论的基础。一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9]。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农村留守儿童、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要持续关注,重点解决。二是认真研究、不推卸责任。发现问题之后要认真研究,制定政策。救助帮扶有困难的群众,教育疏导有情绪的群众。防止政府及其官员根据“大事化小”策略来应对社会问题的压力,逃避监督和问责;避免社会民众根据“小事闹大”的逻辑来进行利益表达[10]。增强官民之间的信任,提高政府发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三是及时解决、讲究方法。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6]。处理问题时讲方法、讲效率,严格落实责任制。决不能小事拖大,任由社会热点引发群体性事件,引起舆论风波。

(二)强化法律在舆论管理和导向中的作用

舆论通过人们的信念、态度、意见等表现出来,加强对公众态度和意见的引导极其关键。“导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动摇人心、瓦解意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11]。正确的舆论导向既需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工作,又需要法律的坚强保障。“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和礼俗)的习惯”[12]。一要加强公众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法律修养和政治素质,让法律管理互联网的理念深入人心;二要为敢于对消极舆论亮剑的个体、部门提供坚强且持久的法律保障。奖励、保护在舆论宣传工作当中的积极作为者,清理舆论管理层的不作为者和消极舆论的庇护者;三要更加完善和细化相关的法律。如将网络直播纳入法制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负刑责;南京拟立法明确“精日”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在舆论环境中确立起法律界限,起到应有的震慑、惩戒作用,为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习近平强调:“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3]

(三)正确有效地进行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

尊重舆论不等于顺从舆论,复杂的网络舆情和自在的网络舆论需要有选择地干预和引导,从而使公众合理合法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多元发声的基础上凝聚更多共识[14]。舆情发生前,做好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工作。从源头上防范舆情事件的发生。掌握制网权,掌握网络宣传阵地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做到预警防范和治理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舆情发生时,明确部门责任,做好舆情回应工作。树立正确的舆情应对意识。正确看待、及时应对舆情,及时辟谣,强化解释能力,提高回应效率。大部分学者认同的舆情应对原则是:回应速度就是引导力。一些学者提出了尽可能实现黄金一小时[15]、黄金两小时原则,力求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传播第一落点[16]。只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并有效应对,舆论的走向才可以得到控制和调整,才会回归有序和理性;反之,对舆情消极怠慢甚至放任不管,则会引发舆论的另一波浪潮。舆情发生后要总结经验教训,恢复声誉,再造社会形象。

大多数的网民都是普通群众,不是专门研究舆论的专业人士。所以不是每一位网民对网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分析透彻、辨析清楚,发表的言论不一定都是准确的。社会本来就是由多元的个体构成的,网民在一些问题上持不同的观点、产生分歧甚至质疑公共部门的行为都是很正常的。因此要对网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及时吸纳网络上能反应民声的忠言、箴言、诤言和真言,宣介事实真相,廓清模糊认识,化解怨气怨言,纠正和引导错误言论。“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13]。

(四)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在国际社会中参与国际事务时可以就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话题发表相关意见并能得到相应互动、产生有效结果的权利。它对国家合理权益的获得,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舆论的走向都有重大影响。冷战结束后的国际舆论主导权一直被美国所占据,美国单边控制着互联网顶级域名配置权,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提升话语权,才可以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从容应对国际上对中国发展不利的消极舆论;提升话语权,才可以最大可能地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保证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的和平发展形象;积极团结国际社会中能客观、友好看待中国的研究者、宣介者并鼓励、引导他们为中国发声;主动设置议程,先入为主,打破西方媒体的信息垄断;发展和掌握自己独立的、核心的网络科技,摆脱部分互联网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还要参考其他国家的舆论管理经验。当前的国际舆论形式特点为: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强势的舆论操控力和引领力,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居于统摄地位;而大部分欠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较落后的国家的舆论则要受到发达国家的引领和影响,在国际社会上经常性地被忽视和弱化。国际社会中既有部分国家的舆论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也有一些国家在舆论管理中积极有为,提升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既有警示作用又有借鉴意义。

(五)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舆论环境

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治理的大工程,单靠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单打独斗显然力量不足。治理者应当树立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掌握大数据技术,促进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共享治理,摒弃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理念,避免自上而下的单一治理,最终将分散治理转化为整合治理[17]。首先,宣传思想部门是舆论引导工作的主要力量。“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6]。其次,网络监督、管理、评论队伍是网络舆论阵地的前沿部队。要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选拔在政治素养、道德素质、文化水平、技术手段上兼优的人才,积极组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正规军”队伍。通过这支强大的队伍,全方位开展网上评论引导工作,与网民互动并回答和疏导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鉴别过滤不良信息,对于威胁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舆论,要敢于亮剑、善于回击、揭穿谎言,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攻势,让积极舆论始终成为网络的主流声音。再次,网络意见领袖是引导广大网民的重要力量。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扩散和传播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公众的关注,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加工和解释很可能会成为普通群众的认识来源和判断标准,对公众具有相当大的支配力和引导力。代表不同利益的意见领袖,既可能发挥积极进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破坏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关切意见领袖的利益,团结、引导他们始终站在人民群众和国家民族的立场上,从而使其能客观地发表观点,传播真理和先进文化,多为社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最后,人民群众是建设积极舆论环境的主体,是党和政府进行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微博、微信、贴吧等作为融入公众日常生活的信息传播工具和议题设置平台,仅靠官方监管和维护,不仅时间精力不足,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还存在监管漏洞。因此,要动员群众参与其中,培养民间意见领袖,调动各方力量、运用各种资源、凝聚强大合力,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配合,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舆论环境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舆论
哈里梅根活得这么欢脱 却以一己之力引发英美两国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十九大舆论场聚焦新时代、新思想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当前舆论场的几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多舆论场中广播媒体的应对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