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天,裴 瑾
(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我国各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高校教育也因此无法正常按照原模式进行,而借助网络实施教学成为各教育领域的重要平台[1]。药学专业是我校药学院医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发生以来,我院积极推进药学专业本科生网络教学,根据网络授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在药学专业授课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药学专业授课的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授课过程也发现一些问题。对此,该研究尝试在总结网络授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药学专业本科生网络教学的有关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2]。互联网时代,推进药学专业本科生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早在疫情发生之前,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已经通过网络等信息平台开设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的课程教育,形成了一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疫情发生以来,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主要依托网络开展,根据课程特点合理调整网络授课顺序,最大程度减少对学习进度的影响,网络教学成效显著。但是,由于疫情发生突然,使得原有作为辅助授课形式的网络平台成为授课主渠道,传统的教学资源难以做到有序保障,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授课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1.1 网络教学模拟实践功能不健全
药学专业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在传统药学专业本科教育中,通过临床实习模式、案例教育等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科生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药学知识的实践转化。但是,在网络教育平台,药学专业实践性课程无法有效拓展。传统的网络平台授课以在线直播、录播、研讨等形式为主,但在药学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局限性,多数网络教育缺少相应的网路实践功能。以药理学为例,传统教学中实验性课程占据一定比例,这类实验性课程在网络教学中不能很好的通过转化形式得到有效实施,学生很容易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入,特别是对一些疾病发生的机制和用药的机制了解过于机械,导致死记硬背的情况多,探究性分析学习少,一些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影响学习效果。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结合新冠肺炎治疗去探究和了解药学临床应用情况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途径,但是由于网络平台实践功能不完善,单纯的通过语言的讲解描述,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药学知识的认识深度,制约学习效果。
此外,疫情的突然发生使的全国高校集中开展网上授课,而网路资源相对有限,提供网路授课平台难以短时间承受如此庞大的授课需求,导致出现网络授课“堵车”的问题,使得药学专业授课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
1.2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不理想
当前,药学专业本科生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各类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药学学习课程在各高校平台推出,这为药学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药学专业网路课程的共享机制不完善,一些药学课程需要有相应的临床数据做支撑,但是现实网路平台上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数据的共享,药学网路资源多数还停留在点资源的共享阶段,尚未完全实现点对点的网路资源共享[3]。此外,各高校的药学专业网路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也尚未形成,一些课程限制了非本校学生的学习权限,有的课程只能学习不能下载,这些情况限制了学生网络学习权限,这既不利于本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完善与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拓展学习药学知识技能。
1.3 网络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药学专业网路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完全按照传统模式的教学思路,不创新教学方法,就容易制约药学专业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根据对药学专业本科上网络教学方式方法喜欢程度的调查,占比较高的是传统教学模式[4],这表明当前学生对药学课程网路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不满意的地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药学专业网络教学形式包括通过直播教学、录播教学、慕课教学、研讨教学等形式,其中以录播形式开展教学居多,通过在线互动交流直播的形式辅助完成有关上课问题的解答。这种情况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安排重复率偏高。单纯靠书本理解药学专业知识比较抽象,因此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实验案例或演示才能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但是由于录播过程无法实现互动交流,等再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时,就会把录播的内容再次展现,或者重复性问题较多等等,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网络教学效率不高。二是药学专业网路教学安排时间相对单一。由于开展网络授课需要一定的网络、电脑、手机等基础条件,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在同一时间学习网络资源课程,但是也有少数学生无法实现集中学习,有时存在的疑问在直播教学中无法得到解答,影响学习效果。三是学生集中进行大约2个多小时的授课,注意力会分散,学习课程效率大大降低,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疑问,在同一时间段教师也无法一一解答。四是教师缺少网络在线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与学生线上沟通指导不充分,有的教师习惯于以录播形式完成课程,在线交流指导偏少,有的教师虽然在线进行了交流指导,但是在学生问题的归类、学生兴趣的激发、药学知识网路拓展等方面做的不充分,影响教学效果。
2.1 加强药学专业网络教学领导
疫情期间,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无法按照原有模式进行授课,需要根据疫情特点选择合适的网络授课模式进行授课。但是,以往的网络授课模式经常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而现在网络授课作为主要方式,需要配置药学专业网络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授课大纲和课时安排,有效结合专业特点更改授课方式要求。因此,为有效整合资源,转变教学思路与模式,需要加强药学专业本科网络教学领导,一方面要建立网络教学领导小组,针对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基本特点,结合院系药学专业基本课程大纲,科学部署安排授课科目、进度、方式等,以增强授课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强化授课组织领导,针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或完善,特别是药学专业课程授课出现授课情况不理想问题,要集中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网络授课方案,以提高网络授课效果。
2.2 根据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特点选择合适授课模式
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具有自身特点,在选择网络授课模式时应增强授课模式与授课内容的匹配性。结合医学网络教育有关研究,分析认为目前网络授课较多采用的模式主要包括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研讨教学等形式,其中直播教学主要是教师在直播平台直接与学生面对面授课,录播教学是指教师录制完一段授课内容后再通过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研讨教学主要是安排学生进课前预习,并带着问题到网络课堂进行讨论分析,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安排授课形式方面,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充分融合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根据学生需求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在线直播类形式,应避免长时间疲劳授课。对此,应科学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在进行网络授课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针对重点难点进行集中讲解,而且可以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授课形式可以针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授课,通过直播的形式把教学中的重点部分讲出来,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录播教学主要是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等进行录制播放教学,这也是多数教师习惯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优势在于能够把药学专业课程系统化讲解出来,与传统授课形式差别不大,但缺点在于缺少了灵活交流,学生的难点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类教学形式可以针对直播教学后学生的有关问题,进行难点问题的录播,形成难点问题的录制合集,这样便于学生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录播类授课形式适用各类药学课程,但是录播的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学生长时间对着电脑产生疲劳感,降低学习效率。此外,录播要区别于传统授课思维,要突出录播重点、难点,突出引导学生在预习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录播内容,并反馈授课效果,以便教师进行网络教学的调整和完善。研讨类授课形式更适合于答疑解惑课程,可以作为在线直播课、录播课的补充授课形式,突出在药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探讨临床应用的有关内容,提高学生对抽象课程的理解水平。
2.3 加强药学专业教师网络教育能力提升
药学专业授课教师的知识能力与教学能力决定了网络教学的授课效果。疫情发生以来,药学专业教师积极转变思维,从对着网络“不会讲”到现在可以完成两门左右课程的网络授课,体现出药学专业教师在积极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疫情下的药学专业本科生网络授课。但是,与学生网络学习需求相比,教师网络授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药学专业教师需要加强网络授课基础素质,既要善于制作网络视频类的药学课件,还要善于结合教学特点,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学习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授课水平。另一方面,药学专业教师要扎实做好网络授课与传统授课的衔接安排,疫情发生以来,网络授课在短时间迅速开展,课程的安排以及授课形式等方面仍然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实践结合类的课程还是薄弱重点。因此,在推进网络授课时,教师要善于把握网络授课与后期在校授课的衔接度,对于能够通过网络授课完成的理论性、实验性课程,多结合临床数据、案例进行讲解,提高授课效果,对于网络课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要合理安排网络授课与线下课程的内容、结构调整,为后期在校学习做好铺垫。
2.4 完善药学专业网络授课平台
药学专业网络授课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教学需求来看,一方面要完善药学专业在线选课、听课、评课、评论、模拟实验等多功能系统建设,使教师学生能够通过专业的药学授课平台实施授课,既增强授课的系统性、方便性,也减少了借助第三方软件造成的不稳定、不理想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增强专业网络授课技术支撑,药学专业授课需要有系统的实践、实验作指导,从简单的人体解剖模型到身体各功能器官的运行模式,再到药物的应用模拟,这些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的维护更新,以增强授课的新颖性和准确性,提高授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