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辉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他们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实现人生梦想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近年来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率逐年升高,此类事件通常由于心理疾病、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突发身体疾病等原因引发。因心理疾病自杀身亡,占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比率最高,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给学生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和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
根据江苏省公安厅内保总队通报,2019 年江苏省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学生自杀身亡比例占到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60%,导致学生自杀的常见诱因有心理疾病、情感受挫、学业压力、经济困难等因素,诱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与学生长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抗压能力相关联[1]。高校学生自杀的方式包括跳楼、割腕、过量服药、跳河溺水等方式,个体自杀方式受性别、环境、个性等影响存在差异,一般女生多选择割腕、服毒、跳河等方式,男生多采用跳楼等较为激烈的方式。
随着高校办学开放性程度增强,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增多,在校外活动机会增大,在外出参加兼职等校外活动时,由于安全意识相对欠缺,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由于交通事故身亡比例逐年增加。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社会化活动较少,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后学习生活相对自由,部分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管控能力不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在发生冲突时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严重的冲突会导致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例如:2016 年3 月27 日晚上,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腾某,因为个人恩怨在学生公寓自习室将同学芦海清杀害,芦海清身中50余刀,身首异处。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突然从高三高强度的学习中解放,少数学生缺乏自律,经常连续熬夜打游戏,长期作息时间不规律,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平时又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变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猝死的风险,近些年大学生由于身体原因猝死的案例也常有耳闻。另外,由于少数学生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疾病发作时也会导致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2018年1月9日,国内某高校大二女生王某某,在宿舍内猝死,根据同学陈述,该同学生前经常熬夜打游戏,吃宵夜,饿了就点外卖,生活饮食很不规律。
(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由父母离异、情感创伤、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引起。学生患严重心理疾病后,精神焦虑抑郁、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严重的抑郁会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重点关注,出现情况时及时干预。另外,二级学院有负责学生心理工作的辅导员,督促班级心理委员每个月上报学生心理情况,这些做法是学校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这方面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2)高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好的院系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对学生因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发生自杀等事故的,二级学院班主任老师事前未发现干预的,应当给予责任人一定的纪律惩戒,因为学生患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患病到走向结束生命是一个挣扎的过程,班主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上报,说明班主任存在工作开展不到位的情况。奖惩制度的建立可以倒逼学生管理者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学生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走向生命的末路。
生命教育就是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学习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2];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只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能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幸福。
高校要通过法律基础课程、法制报告、法制宣传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护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等伤害事故的概率,避免人身伤亡。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父母离异、父母伤亡的单亲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和周围同学形成鲜明对比,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严重者发展为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这几类特殊学生的关怀,完善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和特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帮助特殊困难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摆脱心理困境,建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当高校发生不可避免的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学校应该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由学校领导、校办、学工、保卫、宣传、后勤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迅速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争取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支持,各小组明确分工,快速反应,以抢救学生生命为第一原则,做好处置工作。
学校保卫部门在接到报案后,应该立即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拨打120 急救电话,拨打学校医务室电话,通知急救人员来现场开展救护,拨打110报警电话,通知警方到场调查事故原因,同时逐级向学校领导汇报。保卫部门应当在事发现场拉起警戒线,核实事故人员身份,维护现场秩序,尽可能阻止学生拍照,等警方到场后配合调查事件原因,登记目击者信息,留存目击者联系方式,为后续进一步调查提供依据。
现场处置完以后,学校主要领导应该立刻召集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通报事件情况,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3],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分工,积极处理善后事宜,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家属接待组、沟通谈判组、安全保卫组、信息发布组、学生工作组等,各小组各执其责,密切配合处理善后,死者家属来校后,校领导应该及时与家属见面表达慰问。
综合协调组:由校长办公室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通知各小组参加善后处置会议,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开展,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事件情况,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安排善后处置车辆的保障,推进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家属接待组:主要由学生所在院系的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组成,在确认死者身份后,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来校处理善后事宜,电话通知家属时应注意语言技巧,以免家属承受不了打击发生意外。在安排住宿酒店时,既要考虑到酒店环境设施,有利于公安、学校、家属等相关方沟通协调时的氛围,又要尽可能不影响全校其他同学、老师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以减少对全校其他同学身心健康的影响。
安全保卫组:安全保卫组由保卫处负责,专门与公安机关沟通,配合公安机关勘查事故现场,调查死亡原因,死亡原因调查清楚以后,协同公安机关与家属见面通报死因和事件过程。同时,安全保卫组要加强校园门卫秩序管理,确保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校园内的安全稳定。
沟通谈判组:主要由学工处,保卫处、学生所在院系,学校法律顾问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和家属沟通谈判,在谈判时,首先应该充分理解家属的悲痛心情,满足家属的合理诉求。其次,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家属代表沟通谈判。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发生伤亡事故的,学校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赔偿,学校没有责任的,也要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家属适当的慰问,积极稳妥推进善后处置。
信息发布组:由学校宣传部负责,统一对外发布事件情况,在舆论导向上争取主动权,必要时主动发布情况通报,在自媒体时代,一旦有人发布不实消息引发媒体广泛转发,学校再被动澄清,容易造成被动局面,学校宣传部们要做好应对新闻媒体采访的准备。
学生工作组:由学生管理部门和校内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安抚发生事故同班级同宿舍同学的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疏导,与死者同宿舍的同学应该及时调换宿舍,及时向学生通报事故情况,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看待事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高校在处置学生非常死亡事件的过程中,校内各部门在保持密切配合的同时,一定要争取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支持,因为学生在学校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家属在情绪上对学校会有抵触和不信任,而公安机关处于中立位置,经过公安机关调查确定的死亡原因,具有法律权威性,由公安机关向家属通报死亡原因,死者家属会比较容易接受,为顺利处置善后奠定基础。
总之,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危机事件处置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学生家长要与在外读书的孩子保持经常性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宽容,在求学、就业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相信在多方努力下,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会逐步减少,高校会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