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卓越人才培养:理念与载体

2020-01-09 06:14徐坤山刘如兵张亚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验班卓越课程体系

陈 鹏,徐坤山,刘如兵,张亚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大力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培养杰出人才”的任务和举措,要求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将“突出立德树人,大力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卓越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对高职院校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 年6 月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选拔优秀人才,设置“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实验班”(以下称“实验班”),系统地开展高职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和研究工作,改革和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高职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与载体。

1 以规格提升为根本明确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包括四个层次:(1)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4)面向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则包括了素质、知识、能力三个要素[1]。高职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体现同等目标下的更高规格,具体可界定为:“具备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质,健全的人格修养,强健的体质,较好的综合素养;具有更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创业创新能力、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等;具有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卓越的技术技能水平;能够胜任对开拓性和创造性要求更高的技术技能岗位。”[2]

2 以技艺精湛为方向多元选拔人才

选择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什么方式科学选拔人才,是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高职卓越人才的发展方向主要有能工巧匠、创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3],技艺精湛是各类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人才选拔与培养应紧紧围绕“技艺精湛”这一基本要求,兼顾全面发展,注重创新品格、道德品质、合作能力、目标导向思维等的考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运用自我推荐与教师推荐相结合、学业水平与笔试面试相结合、学习能力与综合潜能相结合的综合选拔体系,多元选拔人才。学生入学后,开展“实验班”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做好准备接受选拔。学生完成一年级学业后,进入选拔流程。自我推荐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促动,又是对学生的锻炼,为了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规定每名教师在一个班级最多只能推荐1名学生,推荐的关键点是学生特长;学业水平的评价来自于学生一年级主干课程的学习成绩,要求位列前50%,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试主要考查数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面试侧重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潜能和心理素养;学习能力的考察体现在客观的学业成绩和笔试成绩,综合潜能则多通过主观评判获得。

通过近两年的选拔和培养实践,得出人才选拔四点经验。一是要注重学生创新品格的考察。既关注学生是不是具有创新潜力,是否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又关注创新人格。二要重视道德品质等个人素质的考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工程技术活动得以有效完成的基础和保障。在选拔过程中加强道德品质的考察,既能更为全面地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评价,又能对其工程能力潜质在实践中的转化能力加以提前评判。三是要重视合作能力的考察。“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活动,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对合作能力的要求都比以往更高,合理的分工协作是胜任各项工作的前提。四是要重视目标导向思维的考察。目标导向型思维要求按照目标计划行动,寻求整合资源,最终实现目标。目标导向思维是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内驱力,以结果为目标对实践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提出具体的导向要求。

3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回归素质教育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回归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导向,更是提升人才职业能力的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三者的有机统一[4],可以称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之魂,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并通过自身规范的轨迹与清晰的内涵指向给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以方法论的启示,使卓越人才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要落实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纠正重“传技”而轻“育人”的误区,培养学生诚信担当、敬业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二是要融职业素质培养于专业教育之中,将基本素质与技术技能要素有机地统一在专业教育教学之中,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以引导学生养成执着担当的职业精神和重视细节、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三是要加强“实验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知识扎实、技能重要、劳动光荣、创新伟大”的卓越人才培养文化氛围,吸收优秀产业、行业、企业文化进班级,形成以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班级文化,使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职业素质成为实验班的一种文化追求;四是要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对卓越人才实施分类培养,培养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要求的卓越人才是开设卓越班的目标之一,个性化人才培养从制定和优化培养方案入手,建立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凸显个性化人才培养,分层递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 以身心健康为目标塑造心理品质

重视高职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激发追求卓越的内驱力,塑造优秀人才的心理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健康、幸福、积极的成长,回归人本教育的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引,结合培养目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从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以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开发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卓越人才。

5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特别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通过课程实施,全面发展学生包括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方面的职业能力[5]。卓越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应以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为主线,促进其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升。高职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对专业的理解和工程图识读能力;二是典型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三是非典型工作岗位的拓展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社会责任与个性培养并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三个层级,模块组合”的课程体系。实验班通过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通识课程、系统设计适用于三个层次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设适用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校本教材和建立相应的保障条件等举措,确保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顺利实施。

6 以产教融合为依托创新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实验班”为校企合作项目,不断提高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水平,形成企业全程参与育人机制,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6]。“实验班”优秀人才的输送,让企业看到在校企合作中“有利可图”,吸引企业参与形成双元主体紧密型合作共育项目,培育企业长效动力,推动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实验班”依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制定了一系列合作制度,构建了“人才共育、教学共管、师资共培、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校企共谋培养目标、共修培养方案、共拓教学资源、共施教学过程,共定考核评价,推行“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各类办学资源,提高协同育人质量[7]。

7 以学生自身为中心推行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以教师引导、支持为切入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基于项目、课题或主题,通过问题探究形式,在自主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身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追溯与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对问题的兴趣与生成意识。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和模式,改变了高职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卓越技能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8 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拓宽培养平台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提升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重要途径。经过近二十年来的迅猛发展,竞赛项目由少到多、由点到面,专业及专业核心技能覆盖率逐年提升[8]。高职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系列技能竞赛为副线,开展教学工作,既可实现高职课程的融合和课程体系的补充,也是人才培养平台的丰富和拓展。

为了更好地拓展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搭建学习型社团,提高学生技能竞赛参与度。充分利用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优势,培养实验班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和社团骨干,开阔视野,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提升专业认同感,并参与组织相关竞赛项目的培训,同时,召集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培训和技能竞赛赛项。二是为学习型社团配备导师,加强竞赛指导。学习型社团的健康发展需要专业老师把握专业方向、整合教学资源、系统性地开展专题教学、凝练社团经验,我们给每个学习社团配备一名主指导老师,充分利用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社会资源提升学习型社团的影响力,指导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三是通过技能竞赛,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技能竞赛赛项的立体化设置客观上起到了引导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卓越人才培养方式的积极作用。举办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竞赛本身,更重要的是大赛资源与教学资源的转换,引领教学改革和发展。技能大赛体现职业标准、岗位要求的真实环境,竞赛项目的举办有助于找出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实现卓越人才无缝对接工作岗位。四是加强校企融合,丰富教学资源。校企共同指导技能竞赛,有助于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把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到课堂,加强了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以竞赛为导向的项目化设计,使赛项转化为优秀的专业教学案例,进而丰富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提升办学内涵,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深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 年6 月,首届学生毕业离校。为研究项目成效,课题组对4个实验班中的2 个进行了调查研究[9,10],从组织体验、学习投入、第二课堂、资源条件、满意度、增值认知和忠诚度等方面设计了研究模型,并对二次处理后的问卷进行因子、信度和效度分析,结论为因子提取符合研究预期,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学生满意度和忠诚度都较高,学习成果增值明显,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引领职业教育分类分层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新的挑战面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尚需加强专业融合,实施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推进“三全”育人,主动对接行业前沿,将“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实验班卓越课程体系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