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明
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倡导教育家办学,支持校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由此可以得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在近年来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和教育领域的迫切需要,同时在新时代,也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校长走上教育家兴教办学之路。国内学者对“津派教育家”已有界定,概括其入选标准是“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有创新、有实践、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1],并“划分为三代”[2],包括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教育家,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退休或即将退休的教育家,第三代至今仍活跃在天津教育界的一批新生代教育家。总的来说,群星璀灿的津门教育家,不由得令人生发出对天津教育的自信。
笔者在与第二代津门教育家杨志行、韦力、杜蕴珍三位典型代表的接触、采访和交往中,不断追寻他们的教育足迹,领略他们的教育风范,体悟他们的教育思想,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天津市南开中学杨志行、天津市第一中学韦力两位校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享誉津门的教育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办事处认定为中国普教专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的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杜蕴珍拥有着从教生涯的诸多“第一”:最年轻的天津市首批特级教师、首位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小学教师、首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小学教师、首位天津市普教系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小学教师。教育家的共性是贯穿历史、反映时代、引领未来。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反映了津门教育家的基本规律,表现出津门教育家的共同特质,现概括如下。
实践出真知。只有从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得教育的真谛,才能激发自己的教育灵感。教育家应该是在精神境界上超越普通大众的有道之人。爱因斯坦曾表示,“超出人们寻常思维习惯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3]。在深耕实践中寻找灵感、启迪悟性、增长智慧,教育家应该具备这样过人的能力。杨志行、韦力、杜蕴珍三位教育家在日积月累中萌发了新理念、新思想,于是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杨志行(1920—2012)。1948年经恩师朱自清介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语文教员,并肩负着党的地下工作使命。先后担任过南开中学校长、市教研室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长以及顾问等职。从教60余载,他在南开中学“三进三出”,累计主政26年。他主政南开期间,把南开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到学生的骨子里和血液中,培养出从国家领导人到院士、精英和合格公民的各方面人才,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创南开教育的辉煌。
韦力(1923—)。1949年12月,被派往津沽大学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政治辅导处主任。1952年,他被调到天津一中担任校长,自此在一中任校长工作达41年。从年富力强的壮汉变成了白发丛生的老者,“信念是泯灭不了的”[4]。即便他在“文革”动荡时期受到迫害,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对教育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杜蕴珍(1939—)。从1958年至今,她始终如一地投身教改实践,传播育人思想,引领教师发展,从未停下语文教学研究的脚步。南开区人民政府授予其“终身教师”殊荣,直至2018年从教60年时她才从教学战线上退了下来,赢得了“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赞誉。
“书斋里不会产生教育家”[5]。三位教育家的从教经历都有60余年,经过了人生的历练,仍忠诚与执着,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无论校长还是教师,他们都始终牢记自己的“教师”身份,始终以教育为终身使命,始终和学生在一起,而不是脱离一线的管理者。他们一辈子坚守在教育战线,倾毕生精力投身教育。可见,能否成为教育家与教育身份无关、与职务无关。普通教师也好、校长也好,或在教育界内任何行政职务转换也好,中学也好、小学也好,教育的实质是一样的,唯有扎根教育沃土、深耕教育实践、精研教育(教学)规律,才能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作为人民教师,要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渴望、有传递知识火炬的使命感、有立志成为教育家的抱负,要放眼于教育全局,着眼于教育未来,不但做好“小老师”,更要成为“大先生”。也就是说,“教师都要努力成为教育家”[6]。
“厚植爱国情怀”,这是教育家的基本素养之一。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要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到了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这一时代之问,如果将其提炼、概括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种正确的方向,集中地体现在津门教育家爱党爱国的情怀中,体现在他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行动中。天津一中作为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功典范,正如韦力在校歌中写道:“美哉一中,人才济济扬美名。与国同生,党哺育下得繁荣。”在韦力看来,“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政治追求,就很难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也就很难体现自身的价值”[7]。他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常给全校师生作国内外形势报告。2017年,在天津一中建校70周年前夕,韦力回到学校亲笔题写了“与祖国共辉煌”几个大字,以表达他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深情。在办学过程中,杨志行在学校“设立‘周恩来班’‘荣誉室’‘荣誉奖章’用以表彰先进人物,激励师生前进”[8],并确定每年的周恩来诞辰日,举行全校大会。杜蕴珍在拍摄教学电影《你长大了干什么》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早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应该及早树立远大理想”。
“只有教育家才能够真正地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才能真正地为每一个学生和家庭负责,才能真正地把学办好”[9]。可以说,为做好中国的教育事业付出毕生精力,为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呕心沥血,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教育家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教育家办学要尊重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常识,认识教育本质,并且不断地执着研究这一规律、丰富这一规律、发展这一规律,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学习摆在首要位置。杨志行、韦力、杜蕴珍等津门教育家无一不是将学习作为终身事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学习中了解、认知教育规律,在实践中理解、体悟教育规律,才能进而创生自己基于实践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或理念。杨志行一贯喜欢“多思”,笔耕不辍,自著《怎样当好中学校长》《与中学生谈学习》《实践·经验·理论》《奋蹄回首》,还与他人合编了《解放前南开中学的教育》《解放后南开中学的教育》等数种著述,加上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累计字数达220余万字。这些著述是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和经验的结晶。在办学实践中,他形成了“两全三高,一主三自,三个建设,四个培养,一个形成”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具体来说,两全三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一主三自: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治。三个建设: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物质设备的建设。四个培养:培养良好的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一个形成:形成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10]。
杜蕴珍至今没有停止学习、研究的脚步。2014年4月,退而不休的杜蕴珍进一步梳理、总结、完善了识字教学的专题成果,其申报的“小学语文‘融合互促’识字教学实践研究”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11月,她又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核心素养”,并在《天津教育》发表了《开放识字,培养识字写字核心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其“融合互促”识字教学成果。
韦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认真地分析研究了一中教学能力强、威信高的教师,从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教育家型的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和理想,还应具备“四心四不倒”的精神(四心是事业心、责任心、上进心、自尊心;四不倒是气不倒、问不倒、累不倒、难不倒)。韦力提出了很多这样耐人寻味的思想和主张。
从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家的学习是与时俱进的,甚至是广博而超前的。如韦力在其天津一中的办公室书柜中,至今仍摆放着两套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国外译著,一套是“当代教育科学译丛”,一套是“智能开发译丛”。也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善于研究、发现、总结、提炼教育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体现了教育家充分吸收外来、积极面向未来的博大胸襟。
作为教育家,既要有“真实践”,更要有“真理论”。“一个教育家既要有‘见’又要有‘行’,见是远见、创见,真知灼见,这是成为教育家的灵魂。所谓的‘行’,就是行动,言传身教,要笃行不移,做到‘知’和‘行’的统一”[11]。他们的教育家成长之路、实践之路,符合“陶行知的‘行—知—行’的认识论……这与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观点竟是如此的一致”[12]。
爱,已经成为教育家的本能。他们始终葆有教育的情怀,其实践行动的出发点是爱孩子,落脚点也是爱孩子。
这个情怀就是“爱”。杜蕴珍有句名言:“爱是教育成功的良导体。”[13]在她看来,“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是众所周知的一条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而教师要真正实现它,则意味着要精心呵护,要废寝忘食,要循循善诱……”[14]1983年,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表彰大会,杜蕴珍以书面发言的形式首次提出了“爱是教育成功的良导体”的观点。1996年,她在《教师博览:文摘版》杂志上以《爱——教育成功的良导体》为题,介绍了自己的育人主张和实践。在1999年出版的《杜蕴珍教育教学艺术》一书第二编“杜蕴珍的教育艺术”中,第一个标题就是“爱是教育成功的良导体”,进一步阐述了其相关思想和实践。可见,这一教育艺术思想在其教育实践中是贯穿始终并不断丰富与完善的。
炎炎夏日,全校师生大会,学校安排杨志行在靠墙的阴凉下讲话,他走到烈日下讲,把阴凉留给学生和老师们。过年了,杨志行不在家,他在贫困生的家里,在学校和留守的老师一起过年。
韦力对学生的关爱更是在校友中传为佳话。有一年,该校上世纪50年代在校就读的华侨校友返校。多位华侨校友回忆起当年在天津一中就读的情景:韦校长亲自为大家安排食宿,组织文体活动,深夜他挨屋察看学生就寝情况,为学生们盖好被子。
三位教育家作为人民教师,拥有理想信念、使命担当、崇高追求,并立足“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争当好老师”的目标靶向,心中有火种,手中有钥匙,他们用执着与担当点燃、开启、呵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仁者爱人,是教育家的生命底色。
教育家是时代文化的灵魂、区域教育的标杆。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一不著书立说,通过文章、著作传世。教育家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能够提出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三位教育家都有着永不落伍、与时代同步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正做到了“永远在路上”。
杜蕴珍于1980年—2013年,在全国小语会任理事、常务理事达33年之久,现为全国小语会顾问。她的识字教学闻名全国,曾作观摩教学500余节,发表经验论文近300篇。从教60多年,杜蕴珍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问题,研究和提出了“融合互促”识字教学思想,确立了其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杜蕴珍的识字教学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直至今日从未间断。在几十年的研究实践中,她总是自谦地表示,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得益于学校的沃土、得益于亲近教育家、得益于身边同行的帮助。
杨志行1988年在《再谈校长的几点修养》一文中专门提到,必须持科学态度,深入细致地研究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和条件,充分听取和研究各种不同意见……在实际工作中,他坚持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调查文章,吸取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理论的长处。
韦力在办学实践中提出,要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实现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教师能力提高的三者结合。他不仅自己带头撰写了大量闪烁着严谨超前教育思想光芒的理论文章,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倡导教师写论文。起初,教师们对此并不理解,后来渐渐体会到写论文对提高和指导教学的益处。
经年累月的教学研究,他们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可见,成为一名教育家应具备这种“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恒毅,虽不苛求著书立说,但又能水到渠成。教育家要做到古人提出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言就要脑中有“题”,既是问题,又是课题。把课题当作问题,就要“大题小做”,往细处做,往小处做,形成专题;把问题当作课题,就要“小题大做”,往深处做、往实处做,形成系统。作为人民教师,都要在这方面动脑筋、花心思、下功夫。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当立得传世之“言”,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才便于让他人了解、认识,才能启迪和带动更多的人。
教育家,应该是师者之师。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并不仅仅是他个人拥有多么丰硕的科研成果,知悉或建树多么高深的理论,教育家一定是要影响一批人、影响一代人,让其教育思想在自己的实践应用和他人的实践推广中产生巨大影响,发挥巨大作用。
韦力曾把自己几十年的办学经历生动地比喻为“编织人才摇篮”。在担任全国教育学会第一届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协会会长、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期间,韦力赴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广泛深入到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将天津一中对基础教育的思考与具体实践介绍给各地同仁。1999年,韦力应邀为《人民教育》撰文《校长要着力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强调校长应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己任。韦力在文章中指出:“培养教育家型的教师,已成为天津一中教师培训工作的传统做法,多年来,一中把自己办的教师培训班取名为‘未来教育家学校’,凡新到一中工作的教师都要入学接受培训。这样,从学校培训教师以及教师自己追求成就的指导思想上,来保证教师要以成为教育家作为发展方向。”[15]
杜蕴珍坚持写教育日记,记下教学得失,写出经验教训,这一写就从风华正茂,写到两鬓斑白。她的教育笔记和教学建议,记录着心路历程,闪烁着智慧火花。很多青年教师都有过阅读杜蕴珍教育随笔的经历,她的一位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徒弟在阅读了她的教育随笔后,写道:“今天,我读懂了她,教育就是感染。”很多教育同行都有同感,记不清自己得到过她多少指点、多少教益。
杨志行在《怎样当好中学校长》一书中阐述了自己选人用人的独特思想:“要警惕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陋习,警惕妒贤嫉能的人对先进人物的孤立打击,警惕因循守旧的习惯势力障碍工作的开展。校长本人要锐意改革、作风正派,也要敢于排除任何阻力,支持教师中先进的新生事物。”[16]在谈到抓教学改革时,他提出了“校长要站在教学改革的前列”[17]的观点。
也就是说,教育家应成为教师争相学习的育人典范、道德榜样、精神标杆、时代楷模,同时要成为教师专业上的启迪者、思想上的引领者、事业上的合作者、政见上的包容者,用文化感召人、用真情温暖人、用事业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思教师之所想、帮教师之所需、担教师之所困、解教师之所忧,善待、尊重、理解、爱护,彼此相处、相融、相惜、相印,做自己该做能做之事,同时引导他人做该做能做之事。通过教育家的引领,一个地区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将得到发展,乃至一个时代的育人环境也会得到改善,进而推动教育车轮向前再向前。
教育家须不唯功利,要摒弃浮躁,超越功利化、利益化的时代,用平和的心态、宁静的心灵,以心育心,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生命影响生命。每一位教育者只有脚踩坚实的大地,才有不唯功利的定力;只有瞄准百姓的需求,才有不会枯竭的源头;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会迸发创新的思维。教育家须不唯书本,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古训对于我们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培养学生,书的相伴必不可少,因此,确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十分有益。需要时时怀着一份虔诚而又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读书,积极与书本对话并从中受益。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道。
杜蕴珍为人朴实,生活节俭,从不奢侈,获“孺子牛金球奖”殊荣后,将10万元奖金捐给南开区“青年教师奖励基金”,激励青年教师立业成才,报效祖国。有些学校请她“兼职”,特意说明不必做实质性工作,只借用一下“杜蕴珍”的名字便给予可观的回报,被她坚决拒绝了。她多次为“国培计划”学员做专题报告。无论赴外地还是在天津,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她坚持“能坐火车,不乘飞机;能坐公交,不打出租”,尽量为国家节省开支。同行给她起了个充满敬意的绰号——“老八路”。对此,她曾坦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到精神对物质的超越。”[18]
杨志行为人做事始终保持低调,从不以联合国亚太地区普教专家自居。他这样要求负责外宣的老师,“不仅不允许借宣传之机美化他个人,对学校的工作也是要求‘多做少说,先做后说,做完再说’,自觉抵制了当时社会上一度存在的浮夸风”[19]。
教育家往往都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一位天津一中校友曾在回忆韦力时说:第一天到学校的阶梯教室时,他谁都不认识,在门口看见一位戴着草帽的老爷爷在那儿拔草,也没在意就进去了。过了会儿,他看见那个戴草帽的爷爷也走了进来,摘下草帽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校长——韦力。”韦力还经常在操场给学生讲话,而且讲话从不带稿。学生常常写纸条提问,他总是有问必答。在回答中,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总博得掌声一片。
综上所述,从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展现出的人格魅力,我们发现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怀,为国为民树人的坚守和执着。时代的快节奏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然而,唯教书育人不可浮躁。真正的教育家既不能是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者,又不能是带着光环的攫取利益者;真正的教育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心灵,有信仰、贵坚持;真正的教育家要敢于扔掉量化考核、扔掉论文评级、扔掉“外行管内行”的镣铐。坚定教改莫折腾,真正的“教育家不需要政府批准”[20],然而,仍然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嘉奖和尊崇,以“体现尊师重教传统,展现新时代中国教师的价值追求”[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