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儿童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0-01-09 01:41单敬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随班残疾儿童残疾人

单敬文 许 新

(1. 枣庄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山东 枣庄 277800;2. 徐州市沛县杨屯镇中心小学,江苏 徐州 22163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残疾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6 年7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指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1]。在现有医学和科技条件下,听障儿童若做到早期确诊、早期配用助听设备、早期开展听觉语言训练,助听补偿的效果还是比较可观的。但目前,仍有少数听障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听力补偿仍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尽管如此,这部分听障儿童仍不愿去聋哑学校,而是希望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这就对普通中小学执行随班就读政策、促进融合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班就读是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并形成政府主导随班就读,学校积极接纳儿童随班就读,教师积极投身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家长主动送孩子随班就读,残疾儿童愿意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可喜局面,全面提升随班就读质量。

一、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政策设计和资金支持力度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在整个随班就读的推行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随班就读本身就是一个由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实践形式。因此,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为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提供鼓励随班就读的政策、法规、资金支持。全国政协委员高晓笛在参加2019 年全国政协会议时建议:“完善随班就读工作行政管理和教学支持保障的两线工作机制,同步建立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互补的两线保障体系,由国家设立随班就读的专项经费,促进随班就读可持续发展,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同时,可以先从一线、二线城市入手进行试点,在当地建立随班就读专家支持团队,支持团队应包括各类残疾儿童专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康复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心理专家等,支持团队应定期寻访相关学校,对残障学生、教师进行困境了解,帮扶支持,问题改善等。”[2]听障儿童有其特殊性,需要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的特点制定利于其参与融合教育的区别化的随班就读方案。

二、以普通学校为主,加强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互动

从当前来看,我国普通学校在特殊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而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学校则有着先天的优势。为有效提升随班就读的质量,听障儿童在被普通学校接纳后,应实行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双重学籍管理,若在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难以适应教学环境,可以随时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若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康复状况得到一定程度好转,能适应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也可以为其补办普通学校学籍。此外,特殊教育学校应在随班就读中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为普通学校提供师资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并对残疾学生进行定期辅导,将其专业优势辐射到普通学校,与普通学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在硬件设施方面,普通学校要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及随班就读学生情况,建立资源教室、康复设备等,资源教室应坚持动态安置原则、阶段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兼顾听障儿童等不同类型残疾学生进行分类化配置,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和康复提供环境支持。在软件方面,学校应建立与随班就读相匹配的相关制度,在残疾儿童入学、教学管理、教师考核、教学督导和评估等方面为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对于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资源教师。因此,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应明确资源教师任职的特殊要求。目前,我国很少有学校建立完善的资源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加之不同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就导致资源教师队伍背景复杂多样,岗位随意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突出,这使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

1994 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了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在其他相关制度中规定了资源教师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因此,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不仅要设置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专职岗位,还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为其提供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及相应的待遇,在职称评聘过程中对其予以倾斜。同时,学校应创造有利于资源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及文化环境,提高资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进资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开展普通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应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热爱残疾学生,使残疾学生既能获得良好的身心缺陷补偿,又能学习文化知识。

四、学生自身要树立信心,加强与其他学生的沟通

听障儿童是随班就读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由于听力障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聆听、阅读、理解和与人沟通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保证其学习质量,促进其身心发展,是随班就读的关键工作。

听障儿童要听从教师的指导,运用适当的交往技能与他人(包括健听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学习简单处理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不同期望的行为表现的矛盾关系;正确认识自己,懂得面对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建立自信、自强、自制的良好品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健听儿童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同伴支持”作用,鼓励听障儿童,帮助听障儿童。高晓笛指出,随班就读儿童在普通班级学习需要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和同伴的和谐相处有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如何挑选随班就读儿童的助学伙伴、培训助学伙伴、给予随班就读儿童什么内容的伙伴支持都是工作中急需研究的课题[2]。

五、发挥家长的基础作用

家长对随班就读学生学业与心理上的支持是提高听障儿童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有对比研究显示,家校联系紧密程度越高,学生融合教育效果越好[3]。家长应主动通过学校、听障儿童康复机构、网络等接受指导,实时关注听障儿童的障碍程度和学习特点,积极通过家委会以及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介入子女的教育过程,积极参与听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家长对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有直接的主观感知,这种感知不仅影响其对融合教育的态度,而且影响其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4]。

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投资对听障儿童有显著的影响[5]。家长教育观念主要指的是家长对听障儿童教育发展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家庭环境主要指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相处关系以及外部的邻里关系等,家长积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创设心理上的无障碍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投资指对于听障儿童的科学投入,最主要是除了经济投入之外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因此,家长还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将孩子当作正常儿童,经常鼓励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儿童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加强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尽量满足儿童在教育方面的需求。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理念下使听障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逐渐融入正常社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随班就读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依靠多元化的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听障儿童无论是在听力、言语方面,还是在认知、个性、社会性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随班残疾儿童残疾人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