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20-01-09 01:27黄玉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人

黄玉霞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当今世界虽然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仍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数十亿人还在贫困中挣扎,消除贫困仍然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他在指导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理论,对当今世界的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现如今,经过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小部分贫困人口的问题亟待解决,贫困仍然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挑战。因此,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对于打赢当前的脱贫攻坚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贫困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分析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他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这种社会制度的弊端。不可否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但是物质财富的绝对增长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飞速发展也没有改善工人阶级穷困潦倒的处境,因为“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2]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后,通过一系列资本主义制度来剥削工人阶级,无休止地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导致工人阶级处境艰难,愈发贫穷。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商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自身的劳动力相分离,资本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工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出卖自己的劳动,在肉体和精神上异化为机器,毫无自主能动性可言,并且无论工人生产多少产品,创造多少财富,都与工人本身无关,因为“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4]这种状况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是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它不仅让工人陷入贫困的境地,面临物质匮乏的危险,同时也扭曲工人的本质,摧残他们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6]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不仅使工人阶级在经济上遭受贫穷,精神上也极端匮乏,这种悲惨的境遇使马克思更加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现象,从而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贫困后果: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时,十分注重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和应用,并把它作为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支点。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家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的逻辑,才使得广大无产阶级被迫从事异化劳动、沦为生产机器、陷于极端贫困。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榨取并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行为,而是长期的持续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通过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因为“资本是死劳动,它就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7]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吮吸“活劳动”以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步减少,其结果必然导致劳动者就业困难,形成大批的产业后备军,出现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这种相对过剩人口实际上同赤贫是一回事,他们不但一无所有,而且无法通过劳动为自己谋取生活资料,于是就变成了赤贫。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生产着大批的过剩人口,使得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为少数人生产财富,另一方面为多数人制造贫困,这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反贫困目标: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大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更好地服务于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8]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马克思曾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9]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工人阶级贫困根源的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摆脱贫穷指明了出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实质上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无产阶级这一受压迫和剥削的群体从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明白自身为什么贫穷,从而掌握这一思想理论武器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状的分析来阐述自身的政治主张,指出无产阶级是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翻身觉醒、从自在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自觉组织起来要求改变自身现状,才能逐步摆脱贫困,改变本阶层和全人类的命运,这就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指明了根本出路。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路径安排

(一)把制度革新作为反贫困的首要前提

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得出了无产阶级整体性贫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无产阶级丧失生产和生活资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资本家无情地榨取剩余价值,生活极端贫穷。资本家阶级作为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者,在利润的驱逐下泯灭道德和良心,通过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无止境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界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10]工人的死活从来不在资本家的考虑范围之内,在金钱的问题上也从来没有温情可言。对资本家而言,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谋求更多的利润才是唯一要关心的事情,正是这种无休止的压榨,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进行制度革新,才能为无产阶级反贫困创造先决条件,才能促进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反贫困的根本手段

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的根本手段,“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发展生产力、生产物质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的历史活动,也是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社会正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才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性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历史。

对于无产阶级而言,要想改变被奴役剥削的命运,摆脱贫困的束缚,必须抓住生产力这一根本因素,通过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变革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2]无产阶级只有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变革,逐步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

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

在马克思看来,制度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一制度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频发,失业和相对人口过剩不断加剧,无产阶级愈发贫穷,最终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消亡。因此,建立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理性制度选择。建国初期,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国家战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把改善民生、消除贫困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层面的生动反映,体现着反贫困实践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现如今,经过70 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展现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在看到这些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这些最基本的发展事实时刻提醒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本出发点,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

(二)坚持依靠发展生产力解决贫困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贫困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它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毫无疑问,制度变革为消除贫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绝对消除。换言之,制度变革只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其全部内涵。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价值目标就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贫困,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条件。在这一点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后来邓小平又将这一思想升华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十八大以来,国家更是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15]”这一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步消除贫困、实现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攻坚之举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既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是要关心人民,尤其是最底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扶贫工作无疑就是关心人民利益的最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6 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在反贫困事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贫困形势依然严峻,仍有一部分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亟待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大挑战。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攻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把它作为新时代贫困治理的攻坚举措,在政策帮扶、资金调配上采取更大的力度和更强的针对性措施,开启了规模更大、覆盖更广、更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并且立志“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6]“精准扶贫”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又是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一大创新成果,对打赢当前的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为了解决这一大历史难题,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制度创新,试图从根源上消除贫困,但是由于其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毕生都在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孜孜奋斗,其创立的反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时代性和生命力,对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贫困治理和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反贫困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要更加充分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扶贫事业,推动中国扶贫事业早日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基层关工人的梦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