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丽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多次实地调研之后,结合国情和过去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逐渐形成了“精准扶贫”的科学方略,对扶贫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扶贫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困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受传统思想方式的束缚,部分贫困人员缺乏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愿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反应迟钝,没有自主创业、自立脱贫的精气神,导致了“扶而不起,越扶越穷”的现象。而距离到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近,扶贫任务依然很艰巨。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了解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的论述,以便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多年的扶贫实践,使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扶贫的重要性很早就产生了深刻认识。在1992 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设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在书的最后结尾又进一步画龙点睛指出:“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2013 年9 月,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 年6 月,习近平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时进一步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5 年4 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时再次重申:“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而且在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引导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总书记不仅从局部的角度,更是从全局和长远角度指出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在具体扶贫工作中,一定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思想的精神实质,把扶贫工作全面做好。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举措的精准扶贫,单纯依靠物质支持远远不够,而且常常会发生脱贫又返贫的现象。因为长期以来的“输血”式扶贫模式,使扶贫对象丧失了自我觉醒与发展潜能,而且还使其深陷精神贫困之中,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生活普遍消极,缺乏脱贫的志气。
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教育资源也相对较少,所以导致人们思想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是仍然相信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比如部分贫困群众就会认为,贫穷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事情,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改变现状的,所以在生活中就保持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心态,不会去想自己怎么才能改变贫穷的现状,根本没有我要脱贫的想法。对于此种情况,外界的帮扶都只能起到一段时间的成效,国家帮扶就能脱贫,国家一中断帮扶,他们很快就会返贫,根本无法达到扶贫的目的。
2.脱贫参与度低,群众依赖性变高。
以往的扶贫比较注重物质扶贫,是通过输送物资和资金到贫困地区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但是扶贫效果不会长久,而且时间长久就会让贫困群众产生依赖性,群众在脱贫的过程中参与度会越来越低,“等靠要”的思想就会越来越严重,就会出现国家给我就高兴,国家不给我就不高兴的现象。除此之外,贫困群众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比如只注重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等等。
3.自我获得感低,缺乏脱贫的能力。
目前,要解决的贫困问题主要都集中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在那里贫困群众即使有脱贫的想法,但是却缺乏脱贫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都不认识几个字,也不会算账,于是他们就只能做一些苦力活;其次,受地理条件制约,环境比较闭塞,经济和教育也比较落后,脱贫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头脑中的想法;最后,没有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的渠道,农作物的获利不大,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更不懂利用科技来提高生产力。由于这些原因,即使是有丰富的资源,贫困群众也不会有效利用,资源只能被浪费而他们本身也无法脱贫。
4.农村基层领导不重视精神扶贫
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对于精神扶贫不够重视,这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精神扶贫过程中上级会下派一些小组到农村进行帮扶,这时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就会放任不管,认为这是他们的事情,他们做不好也没什么,做的好也乐见其成;第二,精神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一些农村基层领导为了自己的业绩,还是会只注重于物质扶贫,让贫困群众短暂脱贫;第三,一些农村基层领导的思想觉悟不够高,扶贫往往是上级催一催,就会动一动,上级没催就不动,这就会导致扶贫成效并不显著。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要通过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扶志即要把贫困户的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强大的内在动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和引导,帮他们树立坚定的脱贫信念,才能“人穷志不穷”奋发脱贫。
扶贫先扶志。“人活于世,贵在有志。”从古到今实现自身价值的皆是有志之人,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必须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定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决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饱满的信心。精神理念对一个人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贫困地区的群众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态问题,即缺乏改变现状的信念和信心以及独立自主的观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一定要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方面,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贫困居民,都必须坚定脱贫的信念以及可以脱贫的信心,树立越是困难越是奋斗,越是贫穷越要积极奋斗,无畏艰难的信念。虽然是贫困县,贫困地区,但是并不能因此自甘堕落,只想着依靠国家救助,国家救助虽然可以暂时帮助他们脱贫,但是成效并不长久甚至会再度陷入贫困的境况。所以,必须有独立自主脱贫的决心。
另一方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穷则思变”等精神内涵,倡导“舍我其谁”担当精神,宣传“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劳动为荣”“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脱贫文化。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国家政策总是相对倾斜一些,但是外力的帮助总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力。因此,只有贫困群众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当地优势、资源特色,再结合外部力量的支持在特定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时,才能够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强。
扶志必扶智。扶智即要帮助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同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在精神扶贫思想中扶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农民技术知识培训。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有着强烈的脱贫愿望,可惜因为自身知识能力有限,而且对于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了解,那么生产力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扶贫的过程中可以从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等入手,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经营理念和能力,以此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国家可以帮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为其提供优惠政策,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发展能力。最终使得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并实现永久脱贫。
二是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国家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同时,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为每个人的独立生活提供了必要准备,它将上千年的文化、历史总结为简洁但同时又很丰富的知识经验,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们开阔视野,了解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便能够更好地生活;另一方面,它能够唤醒沉睡在人们身体中的潜在才能,让人们能够自觉地学习新技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而,教育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教育资源也多向贫困地区倾斜:一方面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问题,这样既可以留住教师,同时也可以吸引教师走向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落实对于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以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等。目前,我国精神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贫困向后代传递的可能性。
扶志与扶智在精神扶贫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两者都是从精神层面进行帮扶。就是要培养贫困人民脱贫的信念与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两者在某些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总之,只有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精神扶贫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从而加速精准扶贫的进程。
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没有大局观念,缺乏长远眼光,只看重眼前利益。基层领导干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领头羊,他们领不好头,脱贫也就无望,因此在精神扶贫中必须要提高农村基层领导的思想觉悟。
一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扶贫这件事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精神脱贫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一定要端正他们的心态,扭转部分干部只注重自己业绩的观念,一定要对本地区脱贫充满信心,只有充满信心,才能有行动的动力,才能带动贫困人民自食其力,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二是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在扶贫这件事上要创新工作思路,要实地考察本地区的真实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自己动手摆脱贫困。第一,在实践中,要对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等内容下功夫安排,引导贫困群众自己动手,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以此来坚定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他们脱贫的愿望;第二,要鼓励地区的企业贡献力量,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提升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变“输血”为“造血”,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三,要做好精神扶贫政策宣传,让广大群众切实理解扶贫的程序和方案,既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也有助于群众配合干部工作的安排和实施,加速实现脱贫进程。
三是在扶贫过程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抵制贪污腐败行为。国家在扶贫项目中会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而此时就需要领导干部一方面坚定信念,抵制金钱诱惑,把资金切实运用到扶贫产业中,另一方面还要对产业的发展质量严格把关,不能让国家的资源浪费。只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贫困群众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国家的扶贫成效才会显著和持久。
精准扶贫工作要想发展的又稳又快就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因此,绝不能只注重物质而忽略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精准扶贫战略重点的精神扶贫,其中一点就是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营造健康向上的脱贫环境。
一是宣传一些脱贫致富的案例,尤其要重点宣传贫困群众中自立自强的典型事例,但是切记要实事求是。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能够让群众切实看到脱贫的希望,激发贫困群众产生共鸣心理,点燃他们脱贫的强烈愿望,从而使贫困地区的人民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力。
二是要唤醒贫困群众的感恩意识。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就是因为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要唤醒人民的感恩意识。随着感恩意识的觉醒,人们自发地就会具有奉献意识,精神世界就会得到自我提升。
三是多组织一些文艺集体活动,加大精神扶贫资金的投资比例。贫困群众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这种边缘化让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很少,不仅是物质方面也包括文化方面,所以要通过一些组织性活动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中来。比如,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发挥群众的自身潜能,激发他们的生活信心,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此外还可以组织贫困地区群众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
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思想的论述是在扶贫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它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更好地指导扶贫开发工作,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此外,它的提出和实践还为世界扶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精神扶贫思想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神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是阻断我国贫困的内生动力,加快了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和进程。
1.精神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
首先,习近平关于精神扶贫的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产生的,拥有丰富的内容。它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打破了传统的扶贫模式,由传统的“输血”转变为了“造血”,不再是单一的物质扶贫,而是物质和精神扶贫两手抓,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贫困人民有效且长久的脱贫,走向小康,这为中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其次,精神扶贫思想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展到了一种新的高度。精神扶贫从人民本身出发,将“以人为本”贯彻到精神扶贫思想中,真正地做到了发展依靠人民,让人民自己来创造财富,解决当前的困境,走向小康生活,这无不体现了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守,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深刻了解,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之中,这一过程本身就将反贫困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新阶段。最后,如何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和追求,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习近平精神扶贫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为解决我国的扶贫问题所提出的思想政策的总结和创新,是对我国扶贫理论体系的补充和丰富,因此它能够更好地指导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所以,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2.精神扶贫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优秀文化。
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思想观念也相互交融。精神扶贫,首先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扶贫的各个方面,使人们能够从情感上更容易去接受和理解;其次,在精神扶贫的过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了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权利,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精神扶贫能够帮助贫困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精神扶贫不仅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而且还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3.精神扶贫是阻断贫困人员贫困的内生动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特别重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脱贫工作。他多次在贫困地区考察,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多地考察后,习近平认为对于贫困地区要从精神方面入手,只有改变贫困人民自甘堕落的状态,重拾脱贫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不再“等、靠、要”,而是自发从身到心都能够独立自主,那脱贫就指日可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因素有很多,但突出的“短板”问题还是扶贫工作。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有更大的决心来解决问题。精神扶贫作为一个新的角度,从发展内源动力入手,激发了贫困群众自身的活力和生机,让他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自我都有了了解,加强了他们脱贫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进而加速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4.精神扶贫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武器。
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工作也进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我国脱贫工作成就虽然显著,但是就剩下的贫困人口而言,无论是从原因、贫困程度还是减贫所耗费的成本来看,我国的扶贫难度只会更大,尤其是贫困人口最多的中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全面的掌握习近平扶贫思想,尤其是关于精神扶贫方面的内容必须多加关注,不能认为这些只是精神上的而忽视它。
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为消除贫困作斗争,在减贫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际上有许多有效的减贫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去学习和借鉴。同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减贫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习近平认为减贫不能单打独斗而应该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为减贫事业做贡献。
1.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具有借鉴价值。
中国在扶贫与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理论为世界减贫提供了借鉴价值。习近平精神扶贫思想,一方面主要是阐释精神或者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旨在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观念扶贫”“意识扶贫”等。虽然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与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致贫的原因及其表现存在一定的不同,但终归是有相似之处的。中国的精神扶贫思想为与中国的经济状况,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价值。
2.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消除贫困理应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更是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习近平主席以天下为己任,并提出了“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自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扶贫成效十分显著,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减少最快且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迈入了新时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指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精神也要全面小康。这就需要我们对精神贫困的群众进行精神帮扶,精神帮扶不仅能够促进贫困群众自发地寻求脱贫途径,还能够长期有效保持脱贫群众不再返贫。精神扶贫是党中央为使人民摆脱贫困所做的精神顶层设计,对人民,对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