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成书与特点*

2020-01-09 00:21闫嘉琪贾卫民
图书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清人篇目文集

闫嘉琪 贾卫民 蒲 珊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引言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于1935 年刊行出版,是由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王重民先生(1903—1975)主持编写的第一次系统地对清代文集篇目进行分类整理的中国首部文集篇目索引。其书收录内容质量高、著录完备、篇目分类系统科学、指向明确,是学人研究清代文集、查检文集篇目的重要参考性工具书。

王重民先生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读书时,就得袁同礼先生的引荐,于北平北海图书馆参加学生兼职工作[1]。1929 年8 月,北海图书馆与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原京师图书馆)合组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后简称北图),彼时已学成毕业的王重民,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任索引组组长[2],主要承担馆内的索引编纂工作。

关于王重民先生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多有佳作,但当前对于其生平类的研究多偏重先生整体或后期,对其著述类的研究侧重于对如《中国善本书提要》等重点著述的探讨;关注王重民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担任索引组组长时期,以及这一时期工作成果的研究鲜少。这一阶段王重民初入馆藏量居全国榜首、学术氛围浓厚、人才培养机制健全的北平图书馆[3]这一工作场所,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状况的分析,也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究的。而《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做为检索清代文集的优秀工具书,为学者提供了诸多的学术便利,其中科学的编纂体例和方法,与未有针对其进行专门论述研究的现状不相匹配。笔者拟通过考据分析《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成书过程的史料文献,结合此书的典型特点,以期还原这一著述的成书背景,以及王重民在该书编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用的研究方法,揭示该书的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1 清人文集索引的编纂背景

文集是汇集一人或多人各种体裁文章的著述,按照文集中收录的著者情况有别集和总集之分,个人各种文体著述的汇编为别集,多人文章的汇编为总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收别集、总集入集部。有清二百余年之学术,实取前此二千余年之学术[4],学术之盛逾越前古,“清代诸大师文集论说考辨,多与经说史说相出入,而一字之诂释,一事之考究,往往独造精诣,出诸专著之上。”对后世学术研究意义非凡。“可以考当代掌故,前哲事实;考学术流别,群集义例;考古刻源流,史传差误”[5],文献价值极高。清代文集为“古今学术之总汇”,同时可以反映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氛围、阶级斗争、学术研究成果等多方面[6],记录的历史事实丰富详实。清代学术产物之盛,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企及的。

另一方面,文集这一类著述涵盖经史子集等诸多领域,文章浩如烟海,体裁繁多,诗文、奏疏、序跋、书信等均收,包罗万象,涵盖范围广,学者在使用和查阅所需资料时难度极大。根据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7],我们可以对清代文集的体量有大致的了解,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别集数量、版本、收藏及作者传记资料的大型工具书,主要依据海内外公私收藏目录编纂而成,收录清代见存别集约4 万种,作者近2 万名。从数以万计的文集中,查找到精良的集子,再从这些集子中定位到所需篇目,其难度可想而知。而索引可以有效帮助学者降低这种难度。

索引是把特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中的有关项目(字词、句子、专门、篇目、事项等)摘录出来,以此作为标目,注明出处,按一定顺序编排的工具书[8]。作为读书治学的有力工具,可以指引读者用最少的精力在繁杂的文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可极大提高治学效率。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兴起了一股有关索引编纂和索引理论研究的浪潮,即 “索引运动”,北平图书馆于是开始着手历代文集索引编纂事宜。学界对索引也愈加重视,并成立专门的索引编纂机构,进行索引编制和研究[9]。在此背景下,鉴于清代文集之丰,但利用之艰,据民国十八年七月至十九年六月(1929.7—1930.6)《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记载,北图计划以编制索引的方式,开展清人文集的揭示工作,并且计划编纂文集索引之事,不止于清代,而是先以清代文集为先,明代次之,元代再次的顺序,各朝往后推延作起[10]28。

2 成书过程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成书于1931 至1934 年间,1935 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探寻其时代背景、编纂方法的选择、各岗位间的任务分工、文集搜寻及专家复审等,探究这一高质量的清代文集著述的编纂方法和成书过程,可以为当代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索引类型的选定

篇章弥富的清代文集需要以科学系统的索引编制方式和规则的选择使其中庞杂的内容得以合理揭示和利用。索引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篇目索引、字句索引、专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四种[11]。篇目索引,是将选定书籍内的篇目按类编成一部总目,以便于读者检索发现。1929 年陈垣先生在其《中国史料的整理》[12]一文中即提出“文集的整理”以及“群书篇目汇编”的要求及编制法,指出群书篇目汇编这类书籍,中国早已有之,如朱彝尊的《经义考》,他把经义书籍的序跋统通录下,并注其存失,附以诸家论断。但不足之处是“其范围是限于序跋方面,若是将各书的篇目,都汇集起来,更方便了。普通所谓目录学,多只重书目,我以为篇目也是要紧的”,从而肯定了篇目索引对中国传统文献的独有价值。并认为如果有一部完整的所有文集的总目录或索引,那么对研究学问将大有裨益。

北图之前所修《国学论文索引》《文学论文索引》等索引类工具书,采用的就是篇目索引的方式,依据论文性质分为若干类,揭示论文信息,汇成一总目,供读者按类快速查检。《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以篇目索引的形式为基础,创新地实行篇目分类索引编排,以各文集内篇目为检索单元,按照文章性质将其分为: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大部分,再将这三部分中的文章按照类型特征进一步细分。不仅按一定的类目编排分布,还提供了资料详细出处,指引读者从类目出发,按图索骥,找到所对应类型的文章和准确文章来源地址。

2.2 编纂过程中的职能分工

2.2.1 索引组内部分工

1929 年8 月,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组后,依照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组织大纲之规定,下设总务、采访、阅览、善本、金石、舆图、期刊八部,各部下复分若干组[13]。这时北图的研究定位是“行政机关而非研究机关,其性质与科学研究院迥不相同,故其事业不在研究本身,而在如何供给研究者之便利”[10]5-6。而其索引编制正是为研究提供便利的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索引组与中文编目组、西文编目组同设立在编纂部之下,职掌索引编纂事项。

王重民原在北海图书馆编目科整理图书[14],工作出色,出版过《老子考》《国学论文索引》等工具书,常撰写目录学论文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对索引工作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被任命为合组后的北图索引组组长[1],主持索引的编纂工作。

索引工具书的编纂,任务繁重,尤其是文集索引编纂。索引组内人员有限(据民国二十一年馆务报告,索引组共7 人),且出版任务多,索引组内负责的组员虽各有自己的岗位分工,但能遵循规范紧密合作。

在《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编纂之前,王重民要求索引组参加编纂的人员,详细阅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著录的清人别集部分,以了解清人文集的全貌,以及各版本的价值,以便为索引编制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1]。

以某项目框架节点为例,如图4所示部位,为三段预制梁相连,出现的问题是纵筋在锚固部位,按照设计图纸中的连接方式,箍筋高度不对,弯折钢筋部位保护层厚度太小,钢筋之间的伸出碰撞。

据索引组组员,同时也是《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编者的杨殿珣回忆[15],其负责的工作是把文集内的每个篇目,重新抄写在一张张的卡片上,由王重民审查后放在卡片柜里。作为组长的王重民除了负责统筹兼顾,以及审查组员的工作以外,主要负责深入了解清人著作及各种版本的价值,以便作收入索引与否的决定。

在汇总完篇目后针对具体文章篇目的分类上,索引组在确定按照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部分的分类体例之后,各部分由具体索引组组员专门负责,其中学术文部分由杨殿珣负责、传记文部分由吴藻洲负责、杂文部分由刘树楷主要负责。

2.2.2 外邀专家复审

文集中的文章涉及各学科内容,涵盖甚广,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编排,绝非易事。而且针对选定的文集中的所有篇目进行整理和分类,是一项工作量巨大且繁琐的工作。篇目索引绝不是简单的把选定的版本里的篇目名记录下来。一篇文章往往事属多类,而类目又五花八门,难以辨识,不是单纯按照篇目名称分类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对具体文章深入阅读,深入把握。再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进行属性的判断和鉴别,即使如此仍难免多有讹误。

王重民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以北图索引组之力,将整个清代文集中一二流文集的篇目进行汇编、分类,非能力所及。所以在组员们完成初次排版之后,王重民会做初步审查,并按照类目送请各个专家再复审一次。求助在各分类学科下,有较高的学术积淀和学术地位的学者,以纠正原稿中的一些错误,尽力保障文集索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其中请候云圻先生审定易经部分,请顾颉刚先生审定书经部分,请余嘉锡先生审阅四书部分,请朱士嘉先生审定方志部分等[5]。

3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体例特点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首次刊行后经多次重印出版,当前共有四版流存,包括1935 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1965 年中华书局版、1967 年台湾台联国风出版社版、2003 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三次重印刊行,亦可一窥其在当代学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索引编纂的科学方法是判定一本索引著述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编纂体例,以清代文集作为收录对象,创新性地以篇目分类索引的方式,将文集篇目作为检索单位,对收录的每本文集均略述作者小史及编次雕刻之经过,并皆撰有短篇提要,附有“所有文集目录”“所收文集提要”,且大致按照作者年代先后的方式进行排列。一言以蔽之,其在收录范围、著录内容、分类形式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3.1 收录范围

清人文集繁芜丛杂,总量虽多,但优秀的集子并不易得,搜访选编难度颇大。王重民在编纂清人文集索引时,除了本馆已有的清人文集,还通过各种方式搜寻存在于全国范围内各馆及个人收藏之清人文集。首版书中序言部分,王重民叙述了其在访书过程中,傅增湘、杨树达、严怡孙、王献唐等人都对其提供过帮助,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与当时的山东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的来往。可以说,与王献唐探询山东籍贯清人文集的情况,是王重民尽量全面搜罗一二流清人文集的一个缩影。

王献唐原名琯,号凤笙,山东日照人。治学广泛,在目录学、版本学、金石学、训诂学等领域均有不凡造诣。担任山东图书馆馆长近20 年,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颇有贡献。王重民与王献唐两人的相识,据考是始于1931年5 月王献唐赴天津协商海源阁书籍归山东一事后,转北平与北图同仁会见时的第一次谋面[17]175-177。1932 年8 月8 日[18]1751-1752,王重民第一次向王献唐询问关于山东图书馆馆藏清代文集的事宜,“弟在馆编辑《清代文集索引》,已收得二百余家;清人文集虽多,一二流者除较着之百数十家外,绩学之集,颇不易得!贵省人著述,不知先生与贵馆,除较普通流行之十数家外,尚藏有何家?如蒙示知,甚感!”8 月25 日[18]1711-1712,王重民复致王献唐“贵馆所藏清人文集,承开目备采择,无任铭感!想定多未见之书,如有借阅,又要为兄增麻烦也。”王献唐在收到信件后,遂抄写馆藏的清代鲁人集部著述清单,于9 月1 日[17]320附信送去。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虽命名为清人文集,但收录范围灵活,明末清初的学者不乏有收入其中者,如钱谦益的《牧斋初学集》等。文集的收录标准在王重民得到王献唐寄来的馆藏清人集部清单后9 月8 日[18]1755-1756的回信中有所体现:“承示贵馆文集书目,更为铭感,唯诸家多系诗集(弟所用只限文集),而大家如张尔岐、王士祯、桂未谷、赵执信、韩梦周、李文藻等,通行本均已采入,只有毕亨、李佐贤二集未见,容再搜访,如万不得已时,当请邮寄一用也。桂氏《晚学集》底稿本,未审与刻本有不同者否?”信中,王重民阐述了其选编清人文集的时候文集与诗集的界限与选择,最终成书的结果亦是以单刻文集收录为主,对于没有单刻文集传世的,选择诗文并行集(删除诗歌部分)。对其工作中缺少的文集向王献唐重点询问,并且注意文集各版本的差异和价值,以便选择纳入索引与否。

王重民总结自己的清人文集的搜寻工作道“清儒文集重要与次要者,已十得六七。然三百年间,文人学士,著作如林,其集为所未见者当甚多”[19]。对比当代诸如《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总括性书目,亦显现此书收录范围有限。但《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编纂定位就并非是穷尽性的清人文集汇编,而其收录的文集版本精良,学术研究价值高,是编者从所能获取到的文集资料中整理、筛选的文献选编。

3.2 著录内容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书首有三种附录:《所收文集目录》《所收文集提要》《所收文集著者姓氏索引》,在具体的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部分,于各部目录之外,为方便检索,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检索目录。

其中《所收文集目录》按著者时代先后排列,注明文集卷数、撰者和版本。《所收文集提要》是将文集著者姓名字号籍贯、文集内容、编印过程、版本、刊刻等情况,概要撰述成提要,使读者对文集概况有整体把握。《所收文集著者姓氏索引》,按著者姓氏笔画排列,著录文集名称及版本,并指向《所收文集提要》中文集所在的具体页数,供读者以著者为线索查考相应文集。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在具体类目的条目中,指向明确,准确地逐一记录了清人文集中各文章篇目的具体出处。学人可以通过查阅《所收文集提要》了解索引中所选择的版本,以及这一文集的小史,并对文集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并迅速找到这一篇目所在的具体卷数和位置信息,极大便利了学人查书访书。

在还未成书之时,这些按照篇目进行分类的工作,就已经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并用于研究工作中,如王重民1933年12 月30 日[20]致陈垣一信中,就帮助陈垣检索了“荀彧”有关的文章篇目,“检《文集篇目索引》,得关于荀彧‘论’四篇,‘读传’一篇,谨列于后。”

3.3 分类形式

篇目分类索引的特点就是将文集中的各篇目按照主题分类排布,其重点在于分类的形式和科学性,首先直接影响揭示篇目的内容属性和价值的效果。《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作为国内第一个篇目分类索引,开创性地将收录的文章篇目按照其著作性质,分为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部分,而在三部分之内,分设各小类,根据不同的文章特点特定编排,逐一注明篇目出处。

学术文部分,依据篇目内容,仿《四库全书》编次,按照四部分类法下分经类、史地类、诸子类、文集类四类,每类又分通论、正文、序跋三小类,汇集文集中有关经史诸子、考订校勘、宫室冕服、庙谥封建、田志名物、山川地理、天理人欲等学术类篇目。

传记文部分,按照文体分为碑传、增序、寿序、哀祭、赞颂、杂类七种,按照所记人物的姓氏笔画排序,著姓名于目录,其名不详者,著其姓。女子已嫁人者从夫姓,未嫁人者从母姓。并附有传记文部姓氏检字,指向该姓氏在七种文体中,所在每一具体类型的具体页码。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检索姓氏获取到具体人物在文集中的详细位置,极大方便了读者检索具体人物的传记资料。

杂文部分,分为书启、碑记、赋、杂文四类,收学术文、传记文以外部分。其中由于书启类内容包含广泛,有涉及学术文部分的在所属类目录入之外,又在书启部分仍纳入,与学术文之部互见。并以撰写者为大纲,按所属年代先后排列,以原集目次展现,通过著者书启的目次中的人物,可考学者之关系,方便开展研究。

整体而言《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所收四百多家文集中的篇目一一加以分类排比,不仅将读者的索求明确定位到具体文集的具体位置;还帮助读者在查阅关于具体类目时,对这一主题类目下所涵盖的文章有直观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实现触类旁通,提高了研究成效。

4 结语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是在王重民先生的主持下,集结北平图书馆索引组的智慧,克服空间阻隔,通过书信等通信手段尽力查全查准各地文献,参考专家意见而成书的,分类合理妥当,著录细致规范,博引繁征,审辨至当。当前,《元人篇目分类索引》《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学术文之部》《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传记文之部》《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杂文之部》等书,均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编纂体例而完善的。《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作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开山之作,虽然收录范围有限,分类和编排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讹误,但其仍然是研究者获取翔实可靠的清代文集篇目的重要工具书。其对于科学分类的探索和实践,也为篇目分类索引的编纂体例提供了借鉴参考;在编纂过程中,老一代图书馆学家严谨治学的事业心和默默耕耘的学术精神,更值得我们后辈图书馆学人学习,无论是从哪种角度而言其都具备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清人篇目文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年龄的迷宫——清人年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论清人对红楼十二钗的认知差异及其成因
《郭汉城文集》简介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