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楼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 450000)
调查研究法作为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中的一般方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个案调查,具体方法有参与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调查。调查研究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图书馆学,始于美国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开创的图书馆学实证研究范式是20 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理论革命[1]。国内图书馆学自20 世纪20 年代就有学者应用调查研究法,至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构建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至此,调查研究法正式纳入国内图书馆学理论中。但目前应用调查研究法的文章质量不高,应用科学性不足,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地位较低,这与国内图书馆学者引入调查研究法时缺失科学化训练以及轻视其对理论构建的促进作用有关。调查研究法应用情况的不足和缺陷明显有先天原因,需要对国内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法的引入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变革是图书馆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关键[2]。图书馆学学科本身的理论很薄弱[3],必须要学习和引进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加深对图书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丰富图书馆学科学研究范式。目前在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下开展的研究很多,并有许多学者引入新研究方法解决图书馆问题。对国内图书馆学移植调查研究法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厘清了其引入时间和学术背景,进一步探明了调查研究法在国内图书馆学领域学术地位低的原因,也明晰了国内图书馆学在引入调查研究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欧洲早期社会调查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都不符合现代调查研究法的定义[4]。如1889 年英国社会学者Booth 对伦敦居民生活与劳动的调查,德国社会学家Weber对劳工的调查都还没有结构化的调查问卷。概率抽样是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统计学中发明的。1915 年A.L.Bowley在对英国5 个城镇的研究中首次应用了概率抽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概率抽样、结构化问卷的使用,统计分析的基本工具如相关性和回归系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5]。20世纪30 年代末,概率抽样已经成为惯例。Li kert 1929 年提出了5 级量表,使数据测量从定性非结构化采访转变为结构化问题[6]。芝加哥学派在1930 至1940 年间是社会学发展重镇[7]。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者不再只是进行一种哲学式思考,而是实地去做调查收集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学派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二战刺激了实证研究,特别是调查方法的扩散,所有关于社会研究方法的著作都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调查方法,如Stouffer 等人的《美国士兵》调查,Platt 认为,它确立了调查研究中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8-9]。这一时期被公认为社会学调查研究法的全盛时期。
20 世纪30 年代至50 年代,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形成了芝加哥学派。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打破实用主义图书馆学思想,借助社会学实证方法和思辨方法去研究和思考图书馆问题。关于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的学术环境以及为什么他们能够将调查研究方法移植进图书馆学,黄纯元在1997 年的《论芝加哥学派(上)》中做了详细说明。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以训练和培育图书馆学高级人才,提高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为办学目的。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的院长Works 没有选择教师作为图书馆一线工作者,而是选择了具有丰富学术研究经验的其他学科教授。他试图将图书馆学研究提高到“一门真正的科学”层面,将社会科学的实证方法和研究范式引入图书馆学。二是同时期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研究正是全盛时期,如上文所讲,调查研究方法此时已经发展得很完善,应用非常广泛,有学者总结提出了使用调查研究法进行社会问题研究的逻辑和科学程序,如Lundberg1942 年的著作《社会研究》[10]中提出科学研究步骤,应遵循课题假设(Working hypothesis)、观察与记录数据(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data)、分类与组织所获取的数据(Class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data collected)、总结为科学理论(Generalisation to a scientific law)。基于完善的科学研究方法,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形成了自己的实证主义科学精神。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深受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思想的影响,早期代表人物Wapls 积极倡导科学的图书馆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和经验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现象和问题[11]。三是芝加哥大学有跨学科交流的传统和风气。多学科间的交流有利于图书馆学院将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引入进来,Wapls 曾开设一门研究方法专题课程,训练学生的实证研究技能,建立社会科学研究规范[1]。
调查研究法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已经很完善,实证研究思潮正兴盛,图书馆学需要科学化来提升社会地位,跨不同学科之间交流密切等的基础上,在芝加哥学派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的。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成功移植调查研究法给国内图书馆学带来了启发,但由于学术背景和国情不同,国内图书馆学引入调查研究方法的发展轨迹也与国外不同。
要研究国内图书馆学如何应用实证研究,需要先对国内图书馆学形成的学术背景有所了解。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时间多数认为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此之前“图书馆学”名词已提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学研究队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图书馆协会等都已慢慢建立[12]107。从无到有的中国图书馆学将重点放在了对传统中国目录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学习先进国家图书馆管理技术和图书馆学理论上。1925 年梁启超[13]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书籍的学问历史非常深远,中国图书馆学应遵循外国图书馆学的原则对中国图书馆学加以改造和深入研究。中国学者学习图书馆学及图书馆管理方法,先是编译日本图书馆学相关文字,后转向源头美国。如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和一些教育类刊物,把图书馆视作重要教育机构;王国维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和孙毓修的《图书馆》,前者系统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历史和图书馆管理方法,后者在参考日本成果基础上,指导如何在中国建设和管理图书馆;还有一批图书馆学者如杨昭悊、顾实、杜定友、郑韫三等或编写或翻译图书馆管理指南类著作。
国外图书馆学对国内图书馆学影响较大的是杜威和罗素。杜威和罗素的哲学方法和批判思想被国内图书馆学者所普遍接受,并在其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要素说理论,从哲学层面理性认识图书馆。
20 世纪20 年代至1937 年,国内图书馆学一直是一门致用之学。图书馆学应社会教育需求而生,其学科的确立和发展完全服务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11]136。要素说的提出,使国内图书馆学领域开始从哲学角度运用理性思维方法研究图书馆问题。因而吴稌年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已由“分类整序,考镜源流”转型为“自动实用,厘清要素”[14]。
这一时期,中国学界将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并使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1932年6 月,社会学教授吴泽霖在《新中华社会学及社会问题》中提出“一种学问成为科学与否,并不在乎所研究对象,而在乎研究的方法”[15]。社会学家孙本文也在《社会学原理》[16]中论证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普适性。
民国时期社会科学界深受国外科学实证论影响,科学实证风气盛行,介绍引入了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法以及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郭任远的《社会科学概论》、孙寒冰的《社会科学大纲》、杨幼烔的《社会科学发凡》等都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解释。但这些社会学学者在介绍引入这些科学研究方法时,已经对其进行层次划分,认为观察统计类方法是归纳演绎法的辅助,只有归纳法和演绎法才能真正研究社会问题。如郭任远在《社会科学概论》中,认为归纳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三种,“统计与数学及客观的现象为基础,我们不能不认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归纳法。”[17]孙寒冰认为归纳法应以观察法、统计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等为主[18]。杨幼烔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视作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19]。自新文化运动后民国学界虽大力宣扬实证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极为推崇归纳法、演绎法等理性思维方法。这时期调查研究法在图书馆理论研究中不占主要地位,但作为了解图书馆发展情况,获取客观事实的重要方法,不少学者运用调查统计法围绕图书馆还是做了很多研究。
1918年沈祖荣发表了全国图书馆调查表的调查结果[20]。他的此次调查涉及全国,是一次大规模调查统计案例。调查表包括馆长、分类法、收费情况、图书排架等约10 个项目,共收到33 个图书馆的调查结果。1936 年朱哲能对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写成《广州七大图书馆考察报告》[21],他根据馆藏规模选定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7所图书馆。调查项目包括概观、历史及馆藏图书数、工作人员、经费及设备、阅览及出纳、购订及登记、图书分类及编目、什志及报纸、典藏及书库、附属事业及出版物、馆长谈话。该调查报告结构简单清晰,每一所图书馆下列11 项调查内容,内容详细无缺漏项,是研究民国时期广州地区图书馆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
除了专门对图书馆进行调查研究,还有许多学者对大众读物和儿童读物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有不少学者的调查研究报告格式基本依照欧美论文格式,与现代调查研究类科学论文结构格式一致。如1931 年徐锡龄的《儿童阅读兴趣的研究》[22],文中引用了大量外文文献,除了以他序替代了摘要,其他部分与现代调查研究类论文格式一致,包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不足、已有研究结果回顾等。1934年徐旭的《上海小书摊之调查》[23]848-864,文中调查经过记录得非常清晰详实,在结构格式方面相较徐锡龄与现代调查研究类论文相比差距较大,更偏向于调查报告,而不是学术论文。徐旭另一篇《上海小报摊之调查》[24]864-877,结构更为清晰,序号排列一致。对书肆进行调查研究的还有1934 年张履谦的《相国寺民众读物调查》,对学校儿童读物进行调查统计的还有1930 年黄禹石的《儿童年龄与各种读物之调查研究》,1932 年凌子鎏的《从教师与学生观点去研究儿童读物的一个报告》,1937 年纪燕的《初中课外读物问题研究》。不过,这些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不强,提出的结论也不够严谨。
国内图书馆学者对调查研究法多将重点放在图书馆科学化管理和建设图书馆事业上,因此以理性思维认识图书馆现象并建立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的学术热潮使得调查研究法在这一时期未得到更多应用。国内图书馆学者多在为获取图书馆状况的一手资料时,才会选择使用调查研究方法。吴稌年的《近代图书馆调查统计方法的引入和应用》[25]中详细展现了近代社会教育氛围中图书馆作为民众教育机构应用调查统计方法的情况。这一时期对民众阅读的调查研究也更多的是由非图书馆学人士在做。1937 年,美国图书馆学派的社会学说还未来得及对国内图书馆学进行洗礼,战争的爆发中断了中国学界的一切发展,国内图书馆学也错过了一次实证研究的科学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图书馆学走上重建之路。1955—1965 年是国内图书馆学发展的高潮,1956 年南京图书馆举办第一届图书馆学科学论文讨论会,1957 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举办科学讨论会。国内掀起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热潮,研究重点也由技术方法转向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上[12]174。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学者的研究活动仍偏向杜威的图书馆实用主义研究,较少的几次图书馆调查研究也是为了获取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1950 年文物局图书馆处对全国图书馆事业做了一次调查统计,《全国图书馆事业的一般情况——1950 年表格调查综合报告》详细统计了全国各地区藏书分布和图书馆分布。上海市群力人民公社委员会宣传部发表了《上海市群力人民公社建立图书馆网初步总结》。1959 年黄宗忠随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师生下放浠水锻炼时,对该地区人民公社图书馆做了调查研究[25]。1961 年铁丁发表了《从实际出发改进读者工作——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读者工作调查研究的情况和体会》[26]。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图书馆学出现了较系统的研究方法论著。1983 年乔好勤的《试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的方法论问题》,1985 年吴慰慈、邵巍的《图书馆学概论》以及黄宗忠的《图书馆学导论》都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三层体系,并且将图书馆学方法论正式写入图书馆学理论中。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27]中将调查研究法归入图书馆学研究信息的获取方法这一层级中,与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并列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并且从研究对象角度给调查研究法下了较为宽泛的定义,具体方法包括书面调查、实地考察、抽样调查、图书馆学文献资料的查阅。
芝加哥学派引入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图书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图书馆学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必须要掌握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28]。80 年代后期图书馆方法论被写进教科书,国内掀起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热潮,相关著作数量颇多。赵晓玲2003 年统计了1981—2001 年国内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论文年发表量[29],她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出20 年间相关论文总量为224 篇,专门研究调查方法的论文仅为3 篇,而有73 篇是关于图书馆学方法论总体的理论研究。不过这个统计结果是针对全文纯理论介绍和分析图书馆研究方法的论文,不包括出版著作和调查研究法的应用类文章。华薇娜等人于1997 年[30]对1984—1993 年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调查方法论文作了统计,统计论文总量为344 篇,十年间论文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赵微等人[31]分析了2004—2008 年间12 种纯图书馆学CSSCI 来源期刊实证研究文章的刊登情况。总体上看实证研究文章在国内图书馆学重要期刊上的发表量呈上升趋势,但总量上实证研究文章依然处于弱势,仅占3.43%,同时调查研究法在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中依然是主要研究方法。苏超等人[32]从硕博论文出发,分析2001—2011 年间硕博论文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的情况。硕士论文中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数量增长趋势较明显,博士论文则总量不超过10 篇。从文章发表数量分析调查研究法应用情况,多位学者的统计结果都论证出国内图书馆学使用调查研究法分析解决图书馆问题的数量不断上升且具有持续性。但调查研究法一直未进入国内图书馆学的核心学术方法中,未受到主流期刊和高层次研究群体的重视。
关于调查研究法应用的研究,许多文献对一定时期内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法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这些总结分析成果,可发现国内图书馆学界利用调查研究法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图书馆物理建设和图书馆与人的交互这两大主题。这与调查研究法的社会性特点有关,也与现阶段国内图书馆以服务和用户导向为发展目标有关。国内图书馆学多用调查研究法探究读者行为和图书馆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书馆评价问题,注重图书馆与人的关系。分析2013 至2016 年的每年国内图书馆期刊问卷调查法的文章,用户信息行为主题占比一直最大并且逐年上升。2016 年用户信息行为主体占比为51.7%[33],读者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图书馆管理与建设的占比也较高,还有一些对图书馆员心理认知的调查。徐从平[34]对2007—2016 年《图书馆学研究》期刊所载的调查研究相关文章进行主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图书馆信息空间服务等互动服务的论文主题占比最高,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读者和图书馆员。问卷调查是调查研究法的主要手段,分析知网收录的图书馆问卷调查相关文章,图书馆服务问题,包括参考服务、信息服务、科研服务等是主要研究方向,以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的论文远多于以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的论文。国内图书馆学对调查研究法的应用领域明显局限于对单个图书馆服务效果与读者满意度的调查,缺乏社会性大规模的图书馆现象调查,同时,过于关注高校图书馆服务状况也忽视了调查研究法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社会性和宏观性特点。
国内图书馆学界较大型的利用调查研究法的案例包括:徐建华团队于2007 年开展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实证调查以及进一步探究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影响。2013 年起,其团队又做了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实证分析。王子舟一直致力于乡村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调查,包括2005 年对湘鄂豫陕桂五省十县的县级图书馆进行个案调查,2008 年对深圳、武汉、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需求进行问卷调查,2009 年面向弱势群体开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调查。从2013 年开始,王子舟还对乡村图书馆进行了一系列田野调查。肖希明对国内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开展的调研等。
国内学者在利用调查研究法解决图书馆问题、分析图书馆现象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调查研究法的应用技巧以及反思国内图书馆学使用调查研究法的问题。许多问卷调查文章存在研究方法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出现预测试、信效度检验缺失,样本选择过于随意,数据分析只停留在表面,调查过程步骤不规范等问题。周黎[35]在此基础上还指出,国内图书馆学应用调查研究法的研究主题调查群体范围不断在缩小,主要集中于高校师生和一般公众。
图书馆学从接触调查研究法到将其真正移植引入方法论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内图书馆学自形成以来就一直有学者运用调查研究法,到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图书馆学者开始意识到需要建立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时,调查研究法才正式成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美国图书馆学研究虽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但社会调查法仍然是最被倚重和认可的研究方法[36]。国内图书馆学却从未给予其更高的认可,这一方面与国内图书馆学重视思辨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虽引进调查研究法但没有科学使用有关。国内图书馆学引入调查研究法的时间很早,而现阶段调查研究法依然未能在国内图书馆学科内得到成熟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这种不健康的发展状态,反映了国内图书馆学在引入调查研究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调查研究法在国内图书馆学领域一直被用于研究图书馆现象和问题,但作为一种发展成熟的科学方法,其作用显然未得到充分发挥。芝加哥学派从社会科学学科中汲取了实证研究方法,利用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分析图书馆领域的各种关系,从而构架出一般理论,使图书馆学的科学地位得到大幅提升。移植一种研究方法不单是利用它解决问题,还要利用它推动理论探索,同时使研究方法自身获得新的发展。
调查研究法的引入对于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研究视角的转变和学科方法论体系的丰富。图书馆学由关注技能训练和实用经验,到对图书馆现象和问题的思辨探究,再到从社会、哲学、历史角度考察图书馆,这些研究视角的转变都得益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而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这些带有明显社会科学特色的经验方法,被引入图书馆学的前提就是图书馆学研究视角转向图书馆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芝加哥学派有跨学科交流的传统以及Works 院长有意提高图书馆学科学地位的背景,借助有多学科学术研究经验的教授团队和趋向成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研究视角转向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关系,借此构建图书馆学的一般理论,如芝加哥学派的出发点和核心概念“社会机构”理论。同时研究视角的转变使得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图书排架和整理等实践性问题。如Butler 在《图书馆学导论》中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角度考察图书馆现象和活动。
调查研究法的引入一方面辅助图书馆学者从社会和历史角度研究图书馆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新发展。抽象理论研究是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科学的必要条件,一般理论是支撑图书馆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基础。调查研究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无疑为图书馆学一般理论的构建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芝加哥学派引入全盛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图书馆,为图书馆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基础。初步实现了其引入科学研究方法,构建学科一般理论,使图书馆学成长为真正科学的目标,随着对调查研究法广泛熟练的应用,图书馆学者开始寻找新的应用领域以及新的科学研究方法。80 年代开始,美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统计方法的应用增多,调查研究法与统计方法结合使用至今仍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
国内图书馆学自创立就已通过日美学习到了利用调查研究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图书馆领域遇到的问题。调查法对国内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图书馆学的初创期就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从社会历史角度考察图书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法的科学化训练并未成功实现。国内图书馆学中“要素说”的提出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大理论的引入都建立在哲学抽象思辨的基础上,调查研究法发挥的作用有限,仅局限于实体设备和浅层社会关系的调查,而且这些理论成果也不是依靠调查方法探究图书馆外部和内部关系得到的。这与芝加哥学派有明显区别,也是后期调查研究法在国内图书馆学领域中应用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国内图书馆学在引入调查研究法时科学化训练不足,国内学者很难在使用调查研究法中得到理论启示和创新。因此,调查研究法一直在国内图书馆学中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80 年代后,国内图书馆学明确了方法论体系,调查研究法又被局限在获取信息的用途中,其对推动理论构建的作用一直没有被重视。
要发挥调查研究法对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促进作用,调查研究法的科学化改造是关键。但在错过国外的研究方法科学化改造后,国内调查研究法一直发展迟缓,存在诸多问题。据多位学者对国内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法应用情况的分析统计,国内学者在使用调查研究法时仍存在研究方法不规范、随机抽样不科学、缺乏必要的误差估计、预测试等问题,同时,访谈法的编码、调查结果的深层次分析等调查研究法技能都很欠缺,也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这些情况的改善必然需要具有利用其他研究方法如数学方法、抽象逻辑方法等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行更多科学化训练。同时研究方法科学化训练的欠缺也直接反映在国内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刊登使用或研究调查研究方法的文章数量上。2007—2016 年刊载于CSSCI来源刊物的相关文献占与调查研究法相关的所有文献的27.5%。这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论文质量上看,核心期刊对调查研究法文章收录的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调查研究法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从主流学术方向来看,国内图书馆学一直以理论研究为主,推崇理性思维方法,部分学者对实证研究持怀疑态度。解决调查研究方法窘境的途径在于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国内图书馆学科学化程度低的问题,国内图书馆学者引入调查研究法的过程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真正移植一种研究方法不能“只引不用”。很多学者都指出国内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看似丰富多样其实不然[1,30,37],呈现出一种“繁荣但苍白”的状态。调查研究法的引入较其与国内图书馆学融合的时间,要长半个多世纪,但却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作用,这不能简单归因于国内图书馆学学术背景和传统,更是国内图书馆学者的责任。其次,调查研究法对于发现社会问题,促进抽象理论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引入一种新研究法时,不应主动限制其使用范围。国内图书馆学在将调查研究法正式纳入方法论体系时,轻视了调查研究法对理论构建的作用,将其用途局限于获取信息,直接影响了学界对调查研究法使用范围的认识。调查研究方法应由其自身在学科领域中的发展状况决定其用途,不能为了分类而主动限定其适用范围。
调查研究法在国内图书馆领域未得到充分发展,既有引入时的先天不足,也有后期科学化训练未及时跟上的原因。如何发挥其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是调查研究法提高其在国内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地位,获得自身革新发展的关键。